【韓流在香港】熱潮靜下來 「星星」「太陽」後繼無劇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2005年1月,傳奇韓劇《大長今》登陸香港,全港近一半人口也是它的觀眾,更為無線電視(TVB)創下自199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收視,由此開啟各大電視台大規模引進韓劇的時代。如果說K-POP為韓流吸納年輕一代粉絲,那麼韓劇則能夠承載這股潮流,敲響家家戶戶的大門,影響力滲透至不同年齡層。當港人仍對《來自星星的你》(2013年)、《太陽的後裔》(2016年)的熱播記憶猶新,卻也不難發現一個尷尬的現實—下一部熱爆韓劇似乎姍姍來遲……
(此乃【韓流不息】系列報道之四)

韓流在香港:圖為2005年5月,韓國演員李英愛來港宣傳韓劇《大長今》。(VCG)

在旺角信和中心經營韓星商品專賣店的Simon認為,現在本地電視台較以前少播韓劇,「可以說已經做到盡,現在(韓流)是靠K-POP頂住。」開店已有十三年,Simon見證信和明星商品店的興衰,也經歷韓流的起落。

韓流在香港:在信和中心經營韓星商品店十多年的Simon表示,近來生意一落千丈,靠賣電話卡幫補生計。(黃舒慧攝)

無「現象級韓劇」 賣電話卡幫補

他回憶,生意最旺是2012年前後,那時他的店舖在一樓中間舖位,「(每到周末)店裏擁擠到客人都進不來,排隊等待的人一路喊着『快點結賬』。」 Simon說,最高峰時期,這間商場曾經有逾十間主打韓流明星商品的店舖,如今僅剩他這一間。

以前很多『師奶』來買東西,她們喜歡孔劉那些男演員。現在都沒有了。
經營韓流商品專賣店的Simon

「現在(生意)好差,差到不夠交租。」這位年過五十的店主感嘆。生意不景氣的背後,與信和中心「沒落」、網絡購物興起,乃至今年的反修例風波導致人流減少有關。不過,Simon也提到,自《太陽的後裔》以來,再未見到「現象級韓劇」出現。因此,不少以往愛追韓劇的師奶不再光顧,可謂雪上加霜。

韓流在香港:由宋仲基及宋慧喬主演的《太陽的後裔》曾在港掀起熱潮,風潮更席捲整個亞洲。(資料圖片)

內地市場失勢 「美好童話」不再

「你看店舖外面,擺在最顯眼位置的就是最好賣的商品。」 Simon走到店門口,逐一展示海報、應援棒等商品,還有掛滿整面玻璃門的海外旅行用電話卡,如今電話卡的銷量佔店舖收入的四分之一。「兩三年前開始賣(這些)來幫補,因生意很難做,不知道下一個(韓流)潮流什麼時候才興起。」

翻查無綫電視、Now TV各頻道資料,引進韓劇數量在2017年明顯下滑。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講師鍾樂偉表示,近兩年本港進口韓劇市場變小,源頭在於2016年中國頒布「限韓令」,後續影響波及整個大中華、亞洲地區。

韓流在香港:圖為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鍾樂偉。(鄭子峰攝)

專研韓國社會及流行文化的鍾樂偉分析,「限韓令」實施後,韓劇缺少中國資本支持、也難以賣給內地,變相沒有人為其製作成本「包底」。「(韓國製作方)不敢像以前那麼鋪張,海外宣傳配套也遜色,韓劇不再有風靡亞洲的影響力。」

他認為,失去內地市場後,韓方也開始調整以往迎合亞洲市場的劇集製作方向。如今不少韓劇開始探討社會議題,也涉獵偵探、懸疑、戰爭等領域,這與其開拓歐美市場、與Netflix等平台加強合作有密切關係。

(韓劇)少了『美好童話』式的愛情故事,也不一定要找最靚的明星。
韓國文化研究學者鍾樂偉
韓流在香港:圖為2018年11月上映的韓劇《SKY Castle》,探討韓國教育制度及上流社會生活,在本土大受好評。(資料圖片)

「沒有退只有進」 韓團優勢仍在

在鍾樂偉看來,2014至2015年是韓流在香港的頂峰時期,其成功有不少偶然因素,例如頂級韓星拍劇帶來的「明星效應」,內地資本熱衷於進口韓劇等。他形容當時的盛況是「畫大了餅」,如今雖然靜下來,但也許這才是正常狀態。

另一方面,K-POP在香港熱度不減,限韓令使韓星難以進入內地宣傳,轉而赴港開演唱會和粉絲見面會。「香港是(限韓令)緩衝地帶,有彈性餘地。」鍾樂偉稱,2016年夏季至2017年年底是韓星來港高峰期,每月有一、兩場韓星活動。

↓↓↓韓國Mnet亞洲音樂大獎(MAMA)過往多次在香港舉辦,即刻去片觀看:

「我覺得(K-POP)是愈來愈強烈,沒有退,只有進。」在西九龍中心蘋果商場經營韓流商店的Vivian說。八年前因愛上韓劇,Vivian萌生開店售賣進口韓星商品的主意,如今每月都親自到韓國取貨,順帶觀看K-POP演唱會。

「日本、台灣歌星已被韓星取代……韓流仍吸引十幾歲、甚至年紀更小的青少年。」 Vivian介紹,近年來她的客人愈來愈年輕,以小學和初中生為主,「小學三、四年級就開始追韓星了,已經不是喜歡公仔玩具。」因此她認為,K-POP在香港仍後勁十足。

韓流在香港:因愛上韓劇而開店售賣韓星商品的Vivian表示,主要客源為中小學生。圖為Vivian的店舖。(攝影:鄭逸雯)

同樣在蘋果商場經營精品店的Alan,起初賣玩具、水晶球,但因不斷有客人問起韓星商品,他自四年前開始入貨,兩年前又因內地明星崛起,於是又加入了相關商品。「與內地明星相比,韓星(紅的程度)會更加持久,沒消失得那麼快。」他表示,店內賣得最好的仍是韓流商品,佔營業額七成左右。

Alan直言不是特別喜歡韓流明星,綜觀K-POP團體在不斷變化,但這些歌星不停推出新歌,宣傳力度夠大,故得以保持人氣。他更表示,並不覺得K-POP的熱度在未來會有太大起伏。

韓流在香港:2017年11月,「魅力韓流冬旅嘉年華」在香港舉辦,偶像團體B1A4現身活動。(VCG)

港市場趨飽和 韓商另闢蹊徑

「論偶像工業,仍然沒有其他亞洲國家有(韓國)這個能力。」鍾樂偉稱。不過,他指出韓流在香港已存在多時,粉絲基礎較固定,2016年後大批韓星來港宣傳,「但韓星來得太密,經濟效果卻不一定好。」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美妝、服飾等韓流品牌方面。從商貿活動的角度來看,借助韓流文化炒起的韓風,普遍獲港人接受。尼爾森(Nielsen)2018年6月發表的報告顯示,香港千禧世代消費者之中,「哈韓」的比例首次超越了「哈日」,其中以25至34歲的女性消費者為主要助力。

韓流在香港:SPAO、Pony Effect、SHOOPEN等韓國服飾及美妝品牌,均在2019年撤出香港市場。(資料圖片)

但鍾樂偉亦提出,韓流在香港的市場已近飽和,韓國商家進軍本港後,「拓展快、增幅大,卻並非sustainable(可持續),他們其實是想賺快錢。」他分析,香港已非韓流商家最賺錢的地方,故他們會將目光轉向東南亞、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

上文節錄自第19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9日)《港商見證興衰 韓流退潮「星星」「太陽」後繼無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