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Google和Facebook等4大科企因何事被國會傳召作供?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Facebook、Google、亞馬遜(Amazon)及蘋果(Apple)的負責人在7月29日應國會傳召,以視像形式出席聽證會,就公司涉嫌壟斷市場的指控作供。這是美國歷來首次展開類似的聽證會,4名CEO在國會接受質詢。
這4間美國巨企為人所識,在美國以至全球有相當影響力,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成為美國國會的目標?

圖為7月29日,Facebook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正接受美國國會質詢。(Reuters)

Facebook:消滅潛在對手

Facebook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絡平台,同時是兩個最大的通訊和社交軟件Whatsapp和Instagram的母公司,全球用戶數以十億計。但這只不過是Facebook至今收購80多家公司中的其中兩家。

Facebook在2013年收購移動分析初創公司Onavo,就被指是利用Onavo收集的數據,判斷下一個要收購或複製的候選人,以「打壓其他公司發展」。

而這情況在初創企業中尤其嚴重,Facebook被指長久以來以各種手段逼迫初創公司,並以「複製、獲取、擊殺」的方式消滅潛在對手。若無法複製就進行收購。

而同時間,Facebook亦被指責未有管理在平台上流竄的仇恨言論,成為種族歧視及散播謠言的溫床。美國近日有過百間企業,包括迪士尼(Disney)、福特汽車(Ford)、星巴克(Starbucks)等宣布停止在Facebook上刊登廣告。

圖為7月29日,Google母公司Alphabet行政總裁皮柴(Sundar Pichai)正接受美國國會質詢。(Reuters)

Google:主宰網絡世界

Google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搜尋器,且是手機操作系統、電郵、導航、影片分享網站的主導者。與Facebook一樣,Google通過各種吞併,包括收購Youtube及Android,使其幾乎完全主宰網絡世界。

由於透過網絡搜尋器找尋網頁,成為今天上網習慣和主流,Google的影響力非常大。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指責Google根據企業廣告投放的資源,決定搜尋首頁的排名先後。Google亦被指同時優待自身的旗下產品網頁,排斥其他對手。

Google已多次被歐盟就壟斷市場罰款,包括被控在網上屏蔽競爭對手的內容、在手機強行安裝指定軟件等等,總額超過百億歐元。

圖為7月29日,亞馬遜行政總裁貝佐斯(Jeff Bezos)正接受美國國會質詢。(Reuters)

亞馬遜:惡意減價趕走競爭對手

亞馬遜是國際最受歡迎的購物平台之一,規模也是全球最大。亞馬遜被指責的壟斷行為是以掠奪性定價趕走競爭對手,並借自身龐大迫使供應商及零售商就範。

亞馬遜平台的特色是方便,而且價錢便宜,但事實這個價錢便宜是建基於擠壓供應商上。由於亞馬遜的龐大客量,致使生產商及供應商不得不使用亞馬遜平台,被迫接受亞馬遜提出的任何協議,包括大幅減價,使生產商及供應商蒙受損失。

在美國亞馬遜佔全國電子商務總支出近40%,第二名的全美最大超級市場沃爾瑪(Walmart)卻佔不到6%,相差極大。

圖為7月30日,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正接受美國國會質詢。(Reuters)

蘋果:高昂且強制服務收費

針對蘋果的壟斷指控,與亞馬遜相若。蘋果憑着其在美國市場的高佔有率,致使手機軟件製造商只能在App Store上架。而App Store的複雜審查制度,及其高昂的服務費造成業界長久不滿。

在蘋果App Store上架的軟件,任何消費必須透過App Store進行,而App Store將在有關消費抽取30%的費用。Google Play收取的費用同樣是30%,但並沒有蘋果的必須透過App Store消費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