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爆炸】6萬人聯署請願法國再接管 兩國淵源從何說起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爆炸後兩日,正當民眾忙於清理街頭的頹垣敗瓦,突然有政客抵達。不過他不是黎巴嫩的官員,而是從巴黎趕赴當地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馬克龍將黎巴嫩人擁在懷內,具象徵意義之餘,也是兩國關係的另一印記。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國內被抨擊不聽民意,來到黎巴嫩則成為當地人眼中的「救世主」。圖為2020年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到黎巴嫩貝魯特視察,與當地民眾擁抱。(路透社)

馬克龍落區體察民情 官員無影

貝魯特8月4日發生爆炸,馬克龍隨即聯絡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愛麗舍官後來宣布馬克龍8月6日將親身前往貝魯特,跟當地政治人物會面。反應迅速得似是自己家園遭毀一樣。

馬克龍戴起代表哀悼死者的黑色領呔,捲起衣袖,到爆炸地方視察,跟搜救人員交流。他到百年建築林立的社區問候平民,那時還沒有任何一位黎巴嫩官員有落區體察過民情。

有在場女子跟馬克龍說:「你跟軍閥坐在一起,他們長年一直操縱我們。」馬克龍回應指:「我不是來幫助他們,我是來幫助你們。」也有人大叫:「不要將錢送給我們的政府。」另一人說:「你是我們唯一的希望。」馬克龍承諾,援助不會落於貪腐之手,並指將要求所有政治勢力達成新的契約,「我將於9月1日再來,如果他們做不到,我會承擔政治責任。」期間群眾不時高叫「革命」。

黎巴嫩司法部長納吉姆(Marie-Claude Najem)後來也到訪同一地方,卻不被歡迎。示威者要求她辭職,並向她潑水。納吉姆停下來想跟示威者交談,對方大叫遮蓋她的聲音。納吉姆最終「敗走」。馬克龍和當地政客的待遇形成強烈對比。

法國已故前總統希拉克和黎巴嫩已故前總理哈里里關係友好。圖為2003年2月13日,黎巴嫩時任總理哈里里訪問巴黎,跟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克會面。(Getty Images)

法國曾接管黎巴嫩 兩國領袖關係密切

法國和黎巴嫩淵源深厚。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戰敗,遭歐洲列強瓜分,法國接管黎巴嫩和敘利亞。這種關係持續近廿年,直到1940年代,黎巴嫩和敘利亞脫離法國統治獨立。

巴黎和貝魯特後來仍然維持緊密關係。黎巴嫩外交官員於國際舞台尋求法國支持;法國則視黎巴嫩是通往中東的窗口。旨在維持世界強國姿態的法國領袖,過往曾不遺餘力地討好黎巴嫩。

法國已故前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和黎巴嫩已故前總理哈里里(Rafic Hariri)關係尤其密切。希拉克離任後遷進哈里里兒子名下面向羅浮宮的住宅。至於馬克龍則於2017年現任總理薩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被沙特阿拉伯扣留時,提出交涉成功營救對方。馬克龍一年後於巴黎籌辦國際峰會,為貝魯特籌款。

只是今時今日,法國對黎巴嫩的經濟影響力仍然相當有限。法國只是黎巴嫩的第七大出口國,以及黎巴嫩商品的第十八大進口國。

圖為2020年8月7日,黎巴嫩一名軍人於爆炸身亡,親友於葬禮向死者作最後告別。(美聯社)

6萬人聯署要求法國再接管 黎巴嫩人「戀殖」?

憤怒得要將官員問吊的黎巴嫩人甚至發起聯署,要求法國接管黎巴嫩十年。聯署書指摘官員無力管理國家,制度敗壞、貪污、恐怖主義和民兵組織使這個國家已經呼出最後一口氣,認為應該歸還法國管治,建立廉潔和持久的管治。截至8月8日,已經有逾6萬人簽署。

有人形容聯署是「叛國」,拒絕外部勢力干預。旨在於中東舞台確立國際領袖形象的馬克龍也即時否決建議,「你不可以要求我代替你的領袖。這是不可能。在任何情況都不是解決方法。要由你撰寫你的歷史。」不過他仍然承諾,法國永遠不會離棄黎巴嫩,「法國人的心仍然隨黎巴嫩人的脈搏跳動。」黎巴嫩人也許不是「戀殖」,只是對國家的領袖和目前的處境絕望。

憤怒的黎巴嫩人甚至發起聯署,要求法國接管黎巴嫩十年,有逾6萬人參與(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