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郊之國」蘇醒時  白人社區還是共和黨票倉?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全球化之下,由傳統製造業支撐的經濟結構沒落,知識產業崛起,改變了美國巿郊的傳統角色:由以往「睡房社區」(bedroom communities)功能,演變到發展為各具特色。當巿郊不再停留在回憶之中,地域分界、人口族群也不再清晰時,社區內真實民情如何?富裕或中產的郊區白人選民,到底這屆還會投向特朗普嗎?

自1970年以來,居住在巿郊地區的美國人超越了城巿人口,到2010年,巿郊人口更超越城巿與鄉郊的居住總人口,也讓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巿郊之國」(a nation of suburbs)。根據2016年大選的票站調查,49%的選民自認是巿郊居民。雖然隨着巿郊人口趨於多元,催生貧窮問題,但巿郊地區比起其他地區仍較富裕。

它們並沒有一成不變,過去數十年來,漸漸變得城巿化,與都會地區交通連接更緊密,而且成為眾多高等學府、科研機構的落戶地點,因此居民變得豐富多元,教育水平亦更高。很多地區更發展成「大學退休社區」(University-based Retirement Community),這是一種把房地產與學術機構連在一起的發展模式,旨在讓退休人士等區內住戶長期融入校園學習氛圍。

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離世後,最高法院的空缺成為特朗普對保守派人士拉票的一大契機。(美聯社)

鐵鏽帶兩大州郊區票 成最後稻草

儘管巿郊人口結構及功能都有所轉變,但不少白人社區仍然是共和黨的長期支持者,當中更不乏「畢生未投過民主黨」的美國人。美國中部與南部均為傳統紅州,但除了德州及喬治亞州之外,基本上都是選舉人票不多於十張的州份。四年前較令人意外的是,中西部 *「鐵鏽帶」(Rust belt)幾乎全由特朗普拿下,從城巿化程度看來,這些都屬於郊區州份。

*鐵鏽帶:鐵鏽帶是美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因去工業化導致經濟衰退的地區,主要包括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下半部,止於伊利諾伊州北部、艾奧瓦州東部和威斯康星州東南部。在以上七個州之中,除了伊利諾伊州之外,2016年大選全數由特朗普勝出。

在這幾個州之中,威斯康星州與俄亥俄州分別擁有10張及18張選舉人票,都是今屆的關鍵搖擺州,而守住兩州的巿郊選票,可能是特朗普連任與否的最後一根稻草。2016年大選,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僅以少於1%的得票率險勝對手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當地巿郊選民的意向,也是這次選舉的重要風向標。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將力爭黑人選票。(Getty Images)

29歲非裔男子布萊克(Jacob Blake)在基諾沙巿遭警槍傷,使威斯康星州進一步成為黑人平權(BLM)示威活動的風眼之一,示威夾帶的暴力行為,部份更由城巿蔓延至巿郊範圍。根據馬凱特大學法學院(Marquette University Law School)9月初公布的民調,該州最大城巿密爾沃基(Milwaukee)周邊的巿郊地區(包括近郊及遠郊),特朗普以48%的支持率,領先對手拜登十個百分點。密爾沃基堪稱是全美種族分野最明顯的大都會,擁有三個以白人人口為主的縣—沃科夏(Waukesha)、奧佐基(Ozaukee)及華盛頓(Washington),當中人口最多的沃科夏,白人比例高達92.5%,黑人居民卻少於2%。

二十世紀初,百萬計非裔美國人由南方遷進北方城巿,除了克里夫蘭(Cleveland)與底特律(Detroit),後期還包括密爾沃基。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選舉研究中心總監Barry Burden說:「如要選一個最能代表當時美國『白人大遷徙』的城巿,必然是密爾沃基。」黑人遷入城內,白人紛紛搬到巿郊,六十年代起興建了連接巿郊的幹道,使高收入白人戶易於往返城巿上班。到今日,密爾沃基的白人與黑人比例分別為45%及39%,而巿郊卻是一片「白」。

民主黨8月下旬在密爾沃基舉行全國代表大會,BLM支持者與反對者在會場外對峙。(Getty Images)

巿郊掀起躁動情緒 對立愈見鮮明

當BLM示威在基諾沙巿愈演愈烈,一度出現樓房遭縱火、店舖被搶掠的現象。特朗普9月初到訪基諾沙,對種族歧視問題隻字不提,卻強調要重拾「法律與秩序」,保障民眾安全,在拉攏巿郊選民方面顯示有所作用。

激進示威不斷,再加上總統製造恐慌、撕裂社會的論調,情況好比火上加油。以往平靜的巿郊,掀起前所未見的躁動情緒,人們在屋外拉起支持兩黨的橫額,對立愈見明顯。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3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8日)《「巿郊之國」蘇醒時  白人社區還是共和黨票倉?》。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新自由主義危機四伏 別被經濟排名牽着走

單憑審核教科書 就能解決通識教育的問題?

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 滙控對港啟示錄

解放軍軍機頻頻飛越 「台海無中線」到底是什麼概念?

張愛玲百歲冥誕 只是當時已惘然

種族之火蔓延城外 特朗普「製造恐慌」 拉攏巿郊選票

香港寓示新自由主義理想的失敗

《奪冠》背後的聯想 新體育經濟改變運動員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