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MIT」崛起 挑戰英語大學霸權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今年8月中公布的《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中,美國大學毫無懸念地獨佔鰲頭,首十位佔據其中八席,其餘兩個席位分別屬於英國兩大名校,唯一令人意外的要算是法國大學異軍突起,成績最好的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排名全球第14位、位列歐洲第三,僅在著名的劍橋和牛津之後,在數學科更位列世界第一,成績出眾。
大家或許對「巴黎-薩克雷」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這間由全國十多間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機構合併的大學剛於去年11月才正式成立。它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口中的「法國MIT」(MIT à la française,法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這間頂級學府主打科研產業,擁有9,000名研究人員,48,000名學生,數目遠超美國的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這所巨無霸般的歐陸學府能否挑戰過去數十年由美、英大學主導的高等教育霸權?

歷經數年時間談判,法國政府與各大教育及科研機構於2014年宣布於首都巴黎以南的外圍地區成立巴黎-薩克雷大學。目前,大學合併了三間綜合性大學、四間大學校(grande école)和七間研究所。當中包括法國最頂尖的商學院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 Paris)、最優秀的工程師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尚有其他頂尖高等教育學府。

雖然大學處於成立之初,但已經令人期待。單計作為大學創始成員的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é Paris-Sud 11),去年便於《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第37名,位居法國第一,而在《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則位列全球118名、全法第四。雖然巴黎-薩克雷大學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只屬第262位,但對於這所新校而言,整體成績已相當不錯。隨着大學不斷整合和吸納人才,有望更上一層樓。

+1

憂成法蘭西大白象

法國國內其實對這個項目抱持懷疑態度,質疑是否又一項大白象工程。而且,大學有別以往高等教育體系,在實際營運方面會否遭遇考驗,尚待時間證明。更有意見認為,投入的資金只會令精英階層受益,反會阻礙法國其他大學的現代化發展。

雷恩高等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Rennes)畢業生、現職法國高中教師的Joseph Ghariani向《香港01》表示,大學的原意不錯,「教育部和高等教育機構認為每個機構原本的規模太小和孤立,將他們整合成一個更大的機構將對所有人都有利。」

法國總理卡斯泰(Jean Castex)(前排中)和高等教育部部長維達爾(Frédérique-Vidal)(前排右)參觀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

不論是全球研究、協同作用、機構合作、城市發展,以至配合大巴黎市新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等方面均有益。Ghariani說:「我感到悲觀的是,類似英美在指定地點上課的『校園文化』,或多間機構之間的『合作文化』,並不能單靠政府通過法例自上而下決定。」他認為法國高等教育體系今天仍處於非常分散的狀態,且彼此間存在不信任,雖然地理位置靠近有助克服這些障礙,但不足以帶來真正的合作。

Ghariani以自己的母校為例,校區距離雷恩市中心僅20分鐘車程,但沒有人住在那裏,只有大量科研人員和學生每天往返,影響地區整體的發展。他補充,巴黎-薩克雷大學所涉的項目龐大,為各大學和科研機構興建新的基礎設施,可能牽涉的投資額很高,或許並不一定合理,因此需要較長時間觀察。

法國政府的教育改革願景在部份法國人眼中被視為大白象工程。(美聯社)

國內集氣 聯手打造歐洲矽谷

巴黎-薩克雷大學備受關注,因為它表現出急欲發展的野心和藍圖,冀打造與哈佛、牛津和劍橋比肩的學術機構。現時,大學擁有275個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與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法國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等多間機構合作,相當於全國13%的科研實力,並吸引全國15%的潛在研究預算。

那麼,巴黎-薩克雷大學能否帶領法國大學進一步挑戰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英語大學霸權?現階段來說,或許為時尚早,畢竟法國直至近十多年才矢志改革大學,需要較長的時間去落實、改進以至做出成績。然而,若根據法國當局的願景計劃,的確有望提升法國大學的教育水平以至整體吸引力,未來法國大學或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也正好扭轉法國長年於國際大學排名不佳的局面。

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目標是扮演史丹福大學在矽谷的角色。(Getty Images)

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在合併多間高等學府後,除了規模效應所帶來的全球影響力,校方希望在大巴黎地區打造一個集教學、科研、技術產業為一體的科教中心,配合位處的巴黎-薩克雷創新研究區,扮演「美國史丹福大學於矽谷」的角色。

佔地7,700公頃的創新研究區,希望集國際知名的旗艦產業群和大學科研於一身,提升科研、項目開發和教育的能力,目前已吸引空中巴士、西門子、法國電力公司等著名企業,以及300多家中小型公司進駐。《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已將巴黎-薩克雷列為八個世界創新集群之一。

法國當局希望透過整合國內的科研力量發展創新事業。(Université Paris-Saclay)

改革仍存不確定性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法國高等教育制度有別於其他國家,許多專業課程均開設在大學之外的院校,而且教學、研究也有所區隔。首先,法國教育的模式分為兩大範疇,一是全民開放的大學(université),全國約270萬學生中有五分之三人入讀。這些大學的學費較低廉,但予人次一級的感覺,概言之是「易入難出」,畢業率偏低。二是通過會考篩選最優秀學生的大學校(grandes écoles),入讀的學生都是國內的少數精英,入學考試的資格至少需要兩年的專上課程學歷。傳統上,研究範疇並不會在大學或大學校進行,而是在專門的公共機構。因此,巴黎-薩克雷大學打破了國內高等教育的框框,把大學、大學校、科研中心的角色三合一。

法國如何整合來自不同學術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是未來的重點工作。((Université Paris-Saclay))

多年來,法國這種獨特的高等教育結構令外人感到沮喪。原因是法國本身擁有世界一流的工程學校、經濟學系和數學家,而且僅次於美國,法國比其他任何國家擁有更多的菲爾茲(Fields Medal)數學冠軍。然而,這樣分散的教育體系令法國大學在世界排名中表現不佳。法國高等教育的體制令大學校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系統的優質象徵,也代表着法國高等教育最強系統,著名學府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和巴黎政治學院(簡稱「Sciences Po」)等。相反,鑑於大學的畢業率偏低,也無法培養出獲社會廣泛認可的人才,故此一直廣受批評。

因此,由2018年開始,法國掀起了近幾十年來最為重要的教育改革,包括高中畢業會考和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巴黎-薩克雷大學也是整場改革的努力成果。作為全球第四大的留學國家,馬克龍政府宣稱,這是追隨國際趨勢,並透過近期大幅提高留學生學費的舉措,意圖打造法國高等教育「卓越、名牌」的形象。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3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5日)《「法國MIT」崛起 挑戰英語大學霸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藉「一帶一路」 重整香港人才戰略

鄰區極速超車 本地持續落後 香港需要怎樣的智慧城市藍圖2.0?

與改革派青年黃裕舜對話 香港須在改革中「愈辯愈明」

利君雅突遭延長試用期 港台與港台記者的「雙重尷尬」

NVIDIA創半導體史上最大併購案 晶片霸主之位仍待確認

「法國MIT」崛起 挑戰英語大學霸權

閉關鎖國 探尋城市不同可能 疫情下,「宅度假」變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