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抗戰歷史記憶 已在台灣劃下句點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士兵演習失蹤,攻擊駐守河北省宛平縣蘆溝橋的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面抗戰也由此拉開序幕。這個關鍵事件也被稱為「七七事變」。
今年是七七事變83周年,相較於大陸媒體的重視,台灣政府上自蔡英文、下至國防部都沒有任何表示,一眾官方媒體僅軍系媒體當中的《青年日報》發表社論紀念,這還是首次如此單薄;在野黨部分,以往相當在乎抗戰史的國民黨,這次直到傍晚才發佈Facebook貼文,時間上並不積極、社會反響也不高,Like僅不到3,000,其他主要在野黨更無動作;在台灣舉辦紀念活動的,僅有幾個小型社團而已。
長期以來,抗戰史觀是兩岸官方爭奪的、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歷史場域,但在民進黨二度執政後的第五年,台灣似乎已宣吿放棄這段歷史記憶。

七七事變中,從宛平縣出動的中國守軍。(資料圖片)

「70年來」史觀主導歷史記憶

不到100天前,由於台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的逝世,才掀起了一股緬懷抗戰甚至是民國初年史的討論,但是現在看來也只是曇花一現。郝柏村在《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書的序言中即表示,他出生於1919年,當時距離鴉片戰爭已有79年、距離英法聯軍攻入北京59年、距離甲午戰爭24年、距離八國聯軍則是19年,「如果你問我對上述四次戰爭所知多少,我的答案是甚少」;「現在80歲以下的同胞,你問他們對抗戰所知多少,答案和我對鴉片戰爭的了解一樣」。

當前,蔡英文2019年開始大力強調的「70年來中華民國屹立在台灣」,這層歷史敘事已經更加穩固,同理「70年前」的諸多歷史記憶,在官方淡化處理的態度中,只能隨着親歷者的凋零,而失去傳承。循此脈絡,民進黨政府對郝柏村的追憶,着重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八二三炮戰),而隻字不提他本人顯然更為在乎的抗戰,既然抗戰是如此,其他更早的相關歷史記憶,就更不用談了。

抗戰史在台灣越來越不被注意,圖為國民黨2018年遊行慶祝抗戰勝利。(塗柏鏗/多維新聞)

國民黨的此番批評中共「為了建立政權正當性,積極研究對日8年抗戰歷史,甚至扭曲史實」、也批評民進黨「選擇不聞不問的作法,直接斬斷國家的歷史,更是刻意遺忘戰爭的殘酷」,但是這樣的批評無法產生共鳴,原因在於,台灣人的歷史認知對抗戰史的斷裂性極強,這背後不只是郝柏村所謂年代差異的疏遠,更有台灣受日本殖民的現實,以及戰後「二二八」事件對國軍形象的傷害,和多次歷史教科書課綱調整的結果。

抗戰認知的「燈下黑」

抗戰歷史對當代台灣相當重要,沒有當時國軍抗戰勝利就不會有台灣光復。而若談及為此付出的代價,據台灣《青年日報》統計,抗戰全期,國軍與日軍共展開22次會戰、1,117次以上大型戰役、38,931次小型戰鬥;殉國將領包含21位上將、73位中將、167位少將,戰死的國軍平均年齡僅23歲;據台國防部統計,當時國軍將士傷亡360萬餘人、平民死傷2,000餘萬人;財政損失若按1945年貨幣折算約為6,500億美元。不僅如此,文化上更有無數文物遭日軍摧毀與掠奪,堪稱近現代史上中國面臨的重要文化浩劫之一。

2019年10月23日蔡英文親赴金門古寧頭紀念古寧頭戰役70周年,履行她強調「70年來」的歷史。(林士祥/多維新聞)

台灣現有的博物館,不少文物即是與抗戰史息息相關,眾所皆知的故宮文物南遷,即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由專家挑選精品分為三路遷移到四川地區,1947年運抵南京後,1948年又開始運往台灣;此外,目前仍在整修的歷史博物館,是國府遷台後建造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文物主體是1956年教育部撥交戰後日本歸還古物以及原河南博物館所藏文物,其中河南博物館所藏文物是七七事變爆發後挑選精品運送到重慶、1949年底運至台灣;再者,藏有安陽殷墟考古發掘成果以及內閣大庫檔案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樣也是在抗戰背景下將文物輾轉遷移雲南、四川一帶,爾後國共內戰運抵台灣。

當代台灣的重要文物典藏,不少就是如上述幾個博物院館,在七七事變背景下,幾經輾轉最後遷移到台灣。若沒有這些文物精粹,台灣的文化面貌就會失色許多。

台北故宮為台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院藏文物多為中國九一八事變到抗戰期間南遷所保存的文物。。(維基百科)

去歷史脈絡化的「台灣文化主體性」

近年來民進黨政府雖強調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主事者堅持認為「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追尋「我們是誰?台灣文化的主體是什麼?」是首要課題,搭配着2016年民進黨甫執政就修改歷史課綱、蔡英文也屢屢稱「70年來中華民國屹立在台灣」、台立法院長游錫堃更拋出中醫應改名為「台醫」。這些從文化、教育與政治角度,把歷史脈絡一刀切的論述,其實隱藏一定的尷尬。

以台灣文化部發布的「文化相關機關參觀人次」統計來看,2018年參觀人次排名前三名的博物館分別為「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以及「中正紀念堂」,這三院館皆有400萬以上參觀人次,其他博物館則都未能達到300萬門坎,落差巨大。台北故宮居龍頭地位的現實,就算是「故宮台灣化」政策,也無法掩蓋故宮文物的輻射範圍是以中國文化為主,而不是僅具台灣本土性。目前新任文化部長李永得面對媒體詢問未來是否會設立「台灣人的故宮」時,鬆口表示「確實需要類似故宮這樣的空間」,從側面印證了前任主事者的故宮台灣化政策並不成功,現任台北故宮院長也坦承「故宮再怎麼樣也去不了中國化」。

民進黨政府倡議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但2019年1月,台灣文化部提出「首都文化雙軸線」,包含「東西向文化創新廊帶」與「南北向藝術及博物館廊帶」,連結台北東西向以及南北向的文化場域,卻未整合故宮、郵政博物館等重要場館。(台灣文化部供圖)

從尊重文化主體性的角度來看,七七事變爆發衝擊了當時中國大陸的博物館遷移館藏,為當代台灣的文化底藴保存了豐富的古物和資源,這是無法抹滅的歷史事實,但是台灣社會在政治正確的引領下,對於「去脈絡化」的文化和歷史思考,已經太過習慣,伴隨着抗戰記憶在台灣劃下句點,這個斷裂也將更難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