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潛艦國造」終於啟動 但「艱困才剛剛開始」

撰文:謝佳鑫
出版:更新: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台灣海軍就開始正式推進自造潛艇項目(台稱「潛艦國造」),直到2020年11月24日,歷經了重重障礙總算正式舉行了開工典禮。然而就在第二天,負責自造潛艇項目的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以下稱「台船公司」)就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一人重傷一人身亡。雖然台船公司聲明稱兩人隸屬於該公司一承包商,且與自造潛艇項目無關,但還是讓外界再次懷疑台灣是否有能力完成自造潛艇計劃。

兩艘已經服役三十餘年的劍龍級潛艇是台灣手上最新、最先進的水下力量(陳宗逸/多維新聞)

台灣對自造潛艇的追求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數十年間相關計劃屢屢碰壁,直到11月24日舉辦開工典禮才終於邁入了建造階段。根據此前台船公司的展示,該潛艇長約70米、寬8米、高約18米,排水量在2500噸至3000噸左右,在常規潛艇中屬中上游,但由於並未採用AIP技術(即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所以潛航能力較於主流常規潛艇較差。

從韓國的經驗來看,由台船公司自主設計並製造這樣一艘潛艇並不現實。韓國從1985年發出招標書並最終確認引進209型潛艇,在德國人依約幫助韓國建立潛艇生產線的情況下,1996年才第一次自行建成了該型潛艇,這還只是一艘不足1500噸的「小」潛艇;至於自行設計並建造潛艇,那已經是21世紀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台灣的意向是自行設計並製造一艘在噸位上兩倍於209型的潛艇在2024年下水,從台灣自造潛艇計劃正式立項的2016年算起,他們只有8年的時間。如果台灣打算像韓國一樣紮實地磨練潛艇設計、製造能力並最終達到韓國現在的水平,這8年時間遠遠不夠。

台灣方面早前發布的自造潛艦模型。(中國時報)

除去潛艇艇體的製造以外,艇內的一部分設備對於台灣而言也很難實現自主生產。台灣方面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將自造潛艇所需零件組按照「必須從外界採購、有自行研製可能、可自行生產」三個標準分為三類,分別稱之為紅區、黃區、綠區,並想方設法從國際市場上採購紅區所涉及的技術和設備。

在軍事裝備研發中引用外國技術或設備並不罕見,中國大陸就曾因發動機技術問題而在本國戰機中長期使用俄羅斯發動機技術,但台灣自造潛艇計劃對外國技術與設備的依賴實在太過嚴重,包括通訊系統、動力系統、聲納系統乃至於作戰系統等均在外購之列,以至於所謂的自造實質上等同於來件組裝。

同時,由於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有些零部件台灣方面無法以軍購名義下單,所以只能走商用渠道。如此一來就不只是對外國的依賴問題了,而是出現了軍規、商規混用現象,致使艇體及相關設備的可靠性受到影響,按照出席了開工典禮的國民黨馬文君所說,「風險之高,世所罕見」。

高雄台船公司24日上午舉行海軍潛艦國造開工典禮,台灣總統蔡英文(右2)、國防部長嚴德發(右)、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左2)、海軍司令劉志斌(左)等人出席,一同啟動儀式。(中央社)

其實來件組裝本身無可厚非,它往往是軍工企業學習某種裝備製造技術與製造流程時的一個基礎步驟,台灣自造潛艇計劃目前的問題在於它很明顯不是為了承接某種潛艇的製造技術而進行來件組裝,倒像是在想方設法拼出個什麼東西來交差。

這樣的拼裝將不可避免地損傷潛艇的性能,因為潛艇上搭載的設備應當考慮其大小、重量等問題,以便從總體上統籌艦體各部位的配重、整體的降噪設計等等,可台灣這個自造潛艇項目的供貨廠商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提供的設備遵循着不同的設計理念,在設計之初考慮的搭載平台和佈置方式更是天差地別,就算被強行拼湊到一起也無法與同噸位的潛艇達到同樣性能,只能是個「四不像」。

而台灣方面的問題遠不止是各種設備、零部件來源的問題,台灣海軍潛艇專家王志鵬就曾表示,台灣自造潛艇計劃將面對高性能技術電池測驗、焊接與動靜態測試等考驗,由於相關係統都是商業渠道獲得,且供貨商甚多,很可能會出現分工與權責不明的情況,「艱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