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我這一代發生就好」 台灣還可逃避「兩岸統一」議題多久?

撰文:林犀
出版:更新:

若説十年前聊「兩岸統一」這話題,在大陸會認為「還不知道要拖多久」,在台灣同樣會認為「可能會發生,但不要在我這一代發生就好」。這是很遙遠的事情,只怕在五年前兩岸還如此認為。
到了2021年的當下,台海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兩大強國最可能爆發衝突的爆點,中美台三方都感受到,風雨欲來,只是不知何時引爆。

台灣社會對「統一」一詞並不陌生,每年都會出台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未來預期的民調,大陸對台灣的喊話也從來沒有停止。

然而,隨着中國大陸在國際聲量的提高,近年「統一」這個詞在台灣越來越鮮明瞭,而統一「明確化」後,反而造成了台灣在面對兩岸議題的「逃避感」上升。

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引起台灣輿論譁然。(中央社)

「要統一,先民主」

中國大陸與台灣意識形態不同,而且生活差距這麼大——這是十多年前講起「統一」,台灣社會的第一反應。

大陸社會今日常常認為台灣天真,兩岸關係,很大一部分看實力(船堅炮利),民意變化不過是一種參考。但台灣社會對「實力差距」(或「國際現實」)的體會一直深深存在。

不論是台海危機、還是在各國際場合的邊緣化,民眾一方面對國際現實深深無奈,另一方面對「台海就是中國與美國較量」也深有所感,更明白在台海局勢中台灣是最被動的一方。

台灣社會在過去認為「統」這個詞是天方夜譚,不是那時兩岸經濟實力的落差,而是中美的巨大落差。

陳水扁時代,國台辦也曾屢次警告陳水扁政府「懸崖勒馬」,但台灣民間對這些相對無感。

其一,那時中國崛起僅限於「經濟」,人們認為中國大陸「打不過」美國,台海無虞;其二,在體制差異、及對大陸的各種不瞭解情況下,民眾很難鮮明地想象「哪一天被統」。

2004年6月4日,馬英九在台灣媒體上發表文章,呼籲大陸「和平民主才將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成就,也才是兩岸趨同的歷史選擇」。那時的國際看中國也好、台灣看大陸也好,都認為經濟成就必使得中國大陸走向「大家期望的那條路」,而馬英九「大陸先民主化」之言論在那時的台灣也不少見。

「統一鮮明化」

陳水扁任內比起大陸對台灣的各種「反對台獨」呼籲,台灣社會更關心經濟問題,而後馬英九上任。

在馬政府執政時有兩派聲音,綠營認為經濟交流可能帶來過度依賴對岸、進而以經濟達成政治上促統。藍營則認為必須交流,台灣要先解決經濟問題,不能因為對大陸的恐懼就抗拒經濟潮流。

值得注意的是,藍綠都有一個共同點,藍營對所謂的「以經促統」避而不談;而認為經濟交流可能會使台灣過度依賴大陸的綠營,也沒辦法否認「兩岸經貿很重要」。

這現象在近年的台灣民意對兩岸看法問卷中,同樣沒有改變。民間不想要改變政治現狀,同時又要支持兩岸經貿。

這種矛盾情結,隨着中國大陸在國際的影響力日強,越發嚴重。

在馬政府執政時期,台灣論壇上對於「馬英九親中」的罵聲所在多有,但對於「兩岸會不會統一」、「大陸會不會武統」、「美國幫不幫」的相關討論,在蔡政府上任後密集出現。

2019年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若放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恐怕沒有多少人在意。比起過去的中美落差大、台海不會出事,如今統一在台灣,特別是在年輕一代心中,是真正有「可能會發生」的緊迫感。

蔡英文能憑藉「亡國感」在2020年大選中大獲全勝,某方面很諷刺地,正好印證了「中國存在感太大」這個現實。

北京已經表明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的拖下去」,馬英九時代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關係,恐怕已難再續。(中央社)

不願面對的兩岸

綜合以上,一,台灣自認在台海中比較被動、端看中美大國博弈;二,「經濟親中,政治想親美」的矛盾;三,確實意識到中國崛起。

這三個現實,反而讓台灣社會,更不願去面對兩岸問題。

於是在2010年時,可以看到馬英九和蔡英文為了兩岸經貿協議在電視上理性辯論;2012年時,也還可以看見總統候選人理智地辯論兩岸關係。

到了2020年,「親中賣台」對上「芒果乾」(亡國感),情緒更大,對於候選人未來的經濟、外交政策人們更不關注。

與此同時,社會對美國,有了更強烈的依賴感。美國抗中、台灣懼中,美國用盡台灣牌,中國大陸敏感於美國用台灣牌。於是台海局勢,成為國際矚目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