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筆記|以音樂為呼吸的中一生——何潁詩

撰文:尹浩然校長
出版:更新:

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尹浩然校長
最近與兒子觀賞了中國動畫電影《哪吒2》,深受其中描繪的深刻親子情感,以及主角勇於創造命運的精神所感動。在現實生活中,我很慶幸能遇見許多擁有相同特質的家庭與年輕人。其中,就有一位視音樂為呼吸的中一學生——何潁詩。若說哪吒是熱血的化身,潁詩便是溫暖的陽光,她用音樂回應生命的美好,溫潤著元朗信義的音樂人。

剛入元信的Vincy參與學校舉辦的英法交流團,在英國倫敦Waterloo車站內即席彈奏協奏曲,大展琴藝。身旁為鄧副校長及一眾元信同學。(校長提供)

不用為校爭光,學校讓您發光

潁詩五歲通過鋼琴五級,六歲師從名家梁文尊博士,九歲鋼琴八級,十一歲獲鋼琴文憑。潁詩的音樂天賦令人驚羨。然而,她並未止步於鋼琴,更廣泛學習作曲、古典結他、長笛和爵士鼓等多種樂器。她在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小學階段已累積200個獎項。升讀元朗信義後,她繼續贏得多項全港及國際音樂賽事大獎。儘管如此,學校並未宣傳潁詩的成就,也未將獎盃陳列校園。獎盃雖多,卻遠不及她將分享比賽獎品送贈同學的真誠、不及她主動創立的鋼琴演奏學會、不及她在英法團與同學共譜的倫敦Waterloo 車站協奏曲、更不及她在聖誕在元朗Yoho Mall與同學四手聯彈時的從容自若⋯⋯⋯因為,教育的目標不是打造獎盃,而是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賽道,並勇往直前,亮己亮人。當日升中簡介會我一句「不用為校爭光,學校讓您發光」,原來已深深觸動了潁詩,激發她盡情綻放才華。

父母之愛,是展翅高飛的底氣

放棄自己,是為了成全家人。潁詩天生患有眼疾,父母之心只更愛惜。為照顧女兒,潁詩爸爸毅然辭職,改為在家工作;一次偶然,他發現女兒在聽到音樂後表現雀躍,堅持在家播放古典音樂,讓女兒快樂。就是這份心思,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潁詩對音樂興趣愈益濃厚。爸爸更發現原來上天早賜予了她一份「獨特的禮物」——「絕對音準」的天賦和對音樂的非凡敏感度。不過,由於潁詩當時年紀太小,琴行不接受她學習鋼琴。爸爸決定自學樂理和鋼琴知識,親自傳授音樂知識分享音樂喜悅,甚至委身家庭,將自己變得最渺小,將潁詩放到最大,讓潁詩在溫暖中感到呼吸中也有音樂,樂於也敢於築夢,以音樂為友,甚至矢志成為音樂家。這份大愛,就是潁詩展翅高飛的底氣。

VIncy榮獲蕭邦「波蘭」國際鋼琴大賽獎頂。(校長提供)

眾裡尋它千百度,元朗信義

潁詩以其天賦才華,自然是不少學校羅致的對象。但潁詩爸爸坦言,所謂最好的學校,就是最適合潁詩發展的學校。爸爸認為,元朗信義的學術成就與樂學氛圍,自然是吸引的。但學校對實踐校訓「正心修身」的堅持,對他倆夫婦尤為重要。「你手上有一把刀,如果給一個好的學生、有品德的學生,與給一個有壞的學生,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我信任校長與學校。」而對潁詩而言,學校大堂旁邊的三角鋼琴以及同學玩音樂的自由與享受,讓她選定了元朗信義,因為她感受到,這裡就是她將來以夢翱翔的平台。

呼吸音樂,我自求我道

對潁詩而言,「音樂是一種聲音。」人之為人,是用自己的創造力和感情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音樂是呼吸的,因為當我表演音樂時,我會投入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令音樂像一個人一樣,有生命的感覺。」她對音樂的熱情打動了我,讓我做背後的粉絲,給她最大的空間,讓她盡情御物而不御於物,任意翱翔。猶記得當老師安排潁詩在開學禮演奏日本歌曲《Remember》時,潁詩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原曲較為鬱抑,不符合開學禮應有的朝氣。她希望可以自己編曲,用自己的感覺重新演繹,「因為音樂是有生命的,音樂是我的生命。」我就說「去做,大膽一點做吧」任由她自己發揮,也不安排老師特別監督。因為我相信,信任就是動力,也是我這個不懂音樂的校長可做的最簡單之事。最後,潁詩彈出了有著靈魂,有著潁詩呼吸的《Remember》。也許,這就是真正的藝術。

教育,就是為下一代尋覓屬於他們的賽道

相比於獎賞、相比於規則,愛的力量是最巨大的。教育,其實複雜,但也十分簡單。或者,複雜在於,今日香港秒速發展,對學校教育的期望亦不斷提升,前線老師要有效回應,需要支援同行、需要勉勵賦權,更需要常持教育初心。但即使再多變的社會,再多添的期望,只要我們緊記,每一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子女,只要以父母之心為心,給他自信尊嚴,更給他真摯愛,必會讓孩子好好珍惜本身光采,讓他們閃亮,令一代更勝一代。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尹浩然校長。(尹浩然校長提供)

作者簡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尹浩然校長

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堅信教育是一門「本於過去,盡在當下,開創未來」的崇高志業,以「優越有愛,關懷求義」為個人發展理念以「成為國際化的津貼中學,培養學生成為有國民底氣的國際人才」為學校發展目標;與學校團隊一起為年青一代作鹽作光,讓一代更勝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