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郭⼀葦中學牽頭元朗⼩學校⻑教師 北上深圳作專業交流
為響應教育局新學年於⼩⼀及⼩四全⾯推⾏⼩學科學科課程,由東華三院郭⼀葦中學(郭中)領導的「香港元朗區⼩學科學科專業學習社群學與教協作⽀援計劃」組織了30多位來⾃元朗區八間先導⼩學的校⻑及教師,於6⽉18⽇前往深圳進⾏為期⼀天的港深⼩學科學專業協作交流活動,深化⼤灣區教育合作,提升⼩學科學教育質素。
考察團由郭中校⻑文可為擔任團⻑,成員包括八間元朗區⼩學的校⻑、副校⻑及科學科骨幹教師。
是次交流活動⾏程緊湊內容豐富。考察團參觀了福⽥區圓嶺教育集團圓嶺⼩學,觀摩了⼀年級的《⽔中的動物》和《它們吃什麼》等科學思維型探究實踐課堂。內地教師結合⽣活經驗設計教學,啟發學⽣主動探索和思考,課堂氣氛活躍。
課後,港深兩地教師進⾏了深入的評課交流,圓嶺⼩學教學主任分享了教學理念及課堂設計,香港教師代表積極參與討論,分享本地學⽣學習特點及教學挑戰。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學陶群眷校⻑表⽰,透過觀課和交流,對內地如何運⽤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科學思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值得借鑒。
雙⽅舉⾏了圓桌論壇,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科學教研員童海雲主持,就觀摩課堂進⾏點評,並引導專業交流討論。
童海雲指出,兩地教師均重視學⽣在科學課堂上的主動參與及動⼿實踐,未來可加強課程協同設計,推動⼤灣區基礎教育⾼質量發展。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鄭庭輝校⻑則表⽰,論壇讓他們深入探討教學細節,了解內地在科學教育評量及跨學科學習的最新思路,對優化校本課程⼤有啟發。
考察團還參觀了圓嶺⼩學校園設施,包括創新科學實驗室、智能學習空間及校園⾃動化農圃,體驗內地學校多元化教學環境。伊利沙伯中學舊⽣會⼩學分校胡國威校⻑認為,圓嶺⼩學重視環境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學⽣可在真實情境中學以致⽤,值得香港學校思考如何在本地推廣。
此外,考察團也參觀了深圳科學技術館,在館⻑帶領下參觀了⼈⼯智能、⽣命科學等前沿展區,並參與互動⼯作坊,體驗多項創新科技。東華三院李東海⼩學盧震河校⻑表⽰,科技館的沉浸式學習體驗為教師帶來教學新視野,他們正思考如何引入更多跨界資源,提升學⽣對科學的興趣和創新能⼒。
參與是次交流活動的香港老師普遍認為活動內容豐富,促進了專業對話,也為兩地教育同⼯建立⻑遠合作網絡。他們表⽰將持續推動校際協作,攜⼿提升科學教育⽔平,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未來⼈才。郭中校⻑文可為強調,作為協作計劃的牽頭學校,郭中將繼續發揮平台作⽤,舉辦更多⾼質素專業交流,推動本地⼩學科學教育與時並進,回應國家及⼤灣區發展需求。
是次港深交流活動不僅加強了兩地學界聯繫,也體現了⼤灣區教育協同發展的成果。元朗區⼩學科學科專業學習社群將繼續深化與內地學校的合作,為香港學校提供更多學習與發展機遇,助⼒香港教育⾼質量發展,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與科學素養的優秀⼈才。
八所⼩學: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學
聖公會天⽔圍靈愛⼩學
伊利沙伯中學舊⽣會⼩學分校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學
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
嗇⾊園主辦可銘學校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學(元朗)
東華三院李東海⼩學
(內容由東華三院郭⼀葦中學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按此瀏覽投稿須知及提交稿件。
另外,《香港01》推出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標題註明 『中華文化學人計劃查詢』),或WhatsApp / 電話(35828747)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