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檢查】乳房、心臟檢查該40歲便做 即睇5大體檢年齡建議

撰文:曾凱茵
出版:更新:

受惠於政府、醫療組織及商業機構等的持續宣傳,香港人對於定期身體檢查的意識已有所提高。然而,不少人仍對於身體檢查的內容和細節抱有很多疑惑,例如踏入哪個年紀便要進行子宮頸、大腸鏡或心臟檢查,以及隔多久才做一次相關檢查等。
以下是五項大眾較常接受的身體檢查項目,大家不妨先參考,並諮詢家庭醫生的建議,才決定進行哪些檢。

在家庭醫生陳銘偉眼中,,一般人不應該、也沒必要一開始便進行專科或套套式檢查,因為所謂的專科檢查其實交由家庭醫生進行即可。(Getty/VCG)

雖然坊間有不少醫療中心推出各式各樣的套餐式身體檢查或專科檢查服務,但對一些家庭醫生而言,一般人其實不應該也沒必要貿然便去接受這些檢查,因為很多所謂的專科檢查其實交由家庭醫生進行已行,而且若大家不明白檢查所得數據的含義,那不僅是浪費金錢與時間,更可能產生虛假的安全感卻忽視了該跟進或留意的地方,隨時得不償失。

先接受家庭醫生檢查

其實,正確的身體檢查方式是每年定期與家庭醫生見面,跟他討論過去一年的生活方式、身體狀況、心理精神及運動習慣等各方面的狀況,並進行各類基本檢查,才再由醫生評估是否有需要接受專科或更深入的檢查。

不過,有部份的檢查項目是大家到了一定年紀或身體狀況便應進行,家庭醫生一般來說亦會作出相似建議,大家不妨留意。

接受五大體檢項目年齡建議(按圖了解):

+1

1. 乳房超聲波:40歲以上女士

乳腺癌是本港頭號女性癌症殺手,所以乳房檢查和子宮頸檢查一樣重要。十八歲或以上女性,應每月於兩次經期間的日子自行檢查乳房_;年度乳房檢查則應由醫生檢查胸部有沒有出現硬塊。

不少人疑惑該否接受乳房超聲波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其實一般來說,只有四十歲以上或已停經的女性才需要每年進行一次。如年輕女士真的想接受這些檢查,超聲波的準確程度應會比X光造影較高,因為未收經前乳房組織密度較高,會間接影響X光造影的精準。

2. 血液檢查:45歲以上

據家庭醫生指,不同年齡組別進行血液檢查的次數、目的都不盡相同。青少年檢查血液是為了確認打疫苗後的成功率,成功的話,三十歲以前都毋須再驗血;二十五歲或以下的年輕成年人可進行一次抽血作為日後的基本參考,但毋須每年都做;四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則應該每年進行一次。

3. 心電圖檢查:40歲以上人士、已停經女士

一般的血壓、血糖、血脂及聽心肺檢查,尋找家庭醫生協助已經足夠,但四十歲以上人士和已停經女士可以每兩至三年進行跑步心電圖檢查,以判斷患冠心病的風險。為什麼是已停經女性?因為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減少,使膽固醇較容易滯留於血管,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便會提高。

4. 大腸鏡檢查:50歲以上

凡年屆五十歲或以上人士,便有需要接受大腸檢查。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兩種,前者最好每年一次,後者是為了檢查腸內有沒有瘜肉,視乎其病理,有需要就三至五年再重複進行腸鏡檢查。沒有瘜肉的話,可於十年後才再做。

5. 子宮頸檢查:已有性接觸人士,沒年齡建議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統計顯示,子宮頸癌是本地第四大女性癌症殺手。隨着女性的健康意識抬高,愈來愈多人主動進行子宮頸檢查,而子宮頸細胞檢驗(柏氏抹片)就是其中一項大眾常接受的檢查。

不過,只有已有性接觸的女性才需要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建議每一年進行一次便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