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對負面消息感麻木 關心人反而易患「情感疲勞」?

撰文:張玉如
出版:更新:

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引發連串示威活動,相關新聞與資訊海量湧現,負面消息難免令人情緒猶如「坐過山車」大上大落。你本來會關心人,但不知何時開始變得麻木? 你覺得無力或因而感困擾? 你可能不是無情,而是 可能患了「情感疲勞」。
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指「情感疲勞」(Compassion Fatigue)可使人感到情緒低落、感到無力、自責等。情感疲勞不等同於抑鬱或創傷後遺症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有病徵?

在十月期間,「2019精神健康月」的籌委會研究工作小組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僅12.6%受訪者精神健康能被評為良好,可見社區彌漫著負面情緒。(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其實,不幸的消息不獨指反逃犯條例風波,如早前的亞馬遜森林大火、北極熊消瘦等國際消息,即便不是親身體會事件,也會為不幸感到可惜和同情。尤其在現今世代,社交媒體資訊流通,四面八方的訊息都能喚起大眾的同理心,當大家不斷接觸不幸及創傷事件,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情感疲勞」,產生疲倦感。

你有否患「情感疲勞」?

如果你接觸負面新聞及資訊後,情感變得麻木、感到無力、失去希望、焦慮、無法開心起來等,你可能已受「情感疲勞」困擾,應儘快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協助!

「情感疲勞」常見徵狀(按圖了解):

+7

接收負面資訊可致「情感疲勞」?

「情感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由美國杜蘭大學創傷心理研究學家Charles Figley教授提出。程衞強表示,「情感疲勞」一般指提供援助的專業人員(較常見於醫護人員、社工及治療師,甚至老師及幼兒園工作人員)因經常照顧弱勢社群或個別人士,誘發負面的精神狀況。他們感到無法救助所有人,長久以下,漸漸失去同情和情緒反應,感到自責等。他補充,情感疲勞為「繼發性創傷」(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的其中一種,患者均對某事身同感受,付諸予同情,甚至過度投入後間接造成二次情感傷害。

可是,「情感疲勞」並非專業救護員專屬。情感疲勞及壓力管理專家Juliette Watt曾在2018年7月的Ted Talk演講分享患「情感疲勞」的經歷,她因長時間照顧患病的母親,飽受「情感疲勞」折磨。她說:「只要你會關心他人,你便可能會得『情感疲勞』」,程衞強補充,曾有研究指部分家庭照顧者,或照顧長期病患者的人也會有「情感疲勞」。

其實,「情感疲勞」於現今科技世代,有了一重新的定義。程衞強表示透過社交媒體等接觸負面資訊,不間斷地關注不幸事件,的確會間接造成壓力,致「情感疲勞」。面對不幸,患者或會對世界失去希望,並認為自己無用和無法幫助事件。

太過著緊反而使自己透不過氣來,單純的「麻木」並不會感到自責內疚。(GettyImages/視覺中國圖片)

「情感疲勞」不等同「麻木」 

雖然「情感疲勞」會令人情感麻木,但程衞強釐清:「『麻木』和『情感疲勞』不盡相同。『麻木』是指當某事頻繁發生,人會對此習慣,逐漸變得無感,當中並沒有失望、認為自己無用和無力的感覺;『情感疲勞』則是由於過份地著緊,才會覺得自己無法提供救助,以致失望和無力。」

程衞強解釋「麻木」會經歷「去敏感化」(desensitization)過程,這是一個對普羅大眾相對新奇的概念:「去敏感化」意指人類初對某事物勃然色變,對其抱很大的反應,一旦接觸增多後便會變成常態,理所當然地接受,此過程亦能用作幫助患者克服恐懼的手法之一。

這就類似於早於五年前,港人對警方發射第一枚催淚彈感嘩然,但時至今天,當已發射的催淚彈已達數千計,大家看似已司空見慣,反應亦淡薄不少,這可解作為「去敏感化」的現象。

什麼人易有「情感疲勞」?

程衞強從專業角度表示,沒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性能清晰界定「患情緒病的成因」。當大眾所擁的「危險因素(Risk Factors)」(在生理或環境方面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的因素)愈多,與此同時他們患病的「保護因素(Protective Factors)」(可發揮保護作用、提升抗逆力和減低個人患病風險的因素)愈少,情緒病的機率便節節增加。

程指出有部分人患「情感疲勞」的機會較一般人高(按圖了解):

+2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情緒問題不但影響心理健康,更會影響生理健康。程衞強闡釋,其實「情感疲勞與一般抑鬱症所造成的生理影響大同小異,由於受壓過度,患者或會感到腸胃不適、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免疫系統變差,例如感冒。」

抑鬱症對身體有甚麼變化﹙按圖了解﹚:

+1

覓同路人支持改善情況

不論生理上的疾病或情緒病,都必然是「預防勝於治療」!程衞強重申「情感疲勞」是因為在乎,而現實上的確無能為力,以致感到力不從心。首先,他指應從源頭解決,「情感疲勞」一般涉及不合理的期望,患者宜理解自己的限制和能力範圍,不宜對自己抱有不合理的期盼。他以醫護人員作例,生死有命,在生死前,醫護人員的能力有限,故不應將所有病患個案歸罪於個人。

其次,不擅表達情緒的患者可嘗試各種方式以控制情緒、焦慮感,諸如靜觀練習、冥想、放空、游水或跑步等的減壓活動。同時,若被負面情緒淹沒,適時的抽離泛濫的資訊,亦有助防止負面情緒加劇。

當然社交是重中之重,普遍人及患者都十分需要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患者可與同路人、背景或感受近似的朋友抒發情感。程衞強建議可自發一些自助小組、團契活動以得到同路人的理解和交流,令他們感到並不孤單。他指其實坊間現有不少同類型的活動,如SEN(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家長也會組織「家長自助會」,背景相近的人較易會懂得易地而處,給予理解和支持。

治療情緒病的良方妙藥,便是身邊人的支持與陪伴。(evertonvila/unsplash)

說到底,患者因為在乎,情緒才會變「負」。適時放下,讓身心休息,才可以走得更遠!若情緒持續低落,應儘快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協助。

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受訪者授權提供)

(資料來源:Ted.com

情緒支援求助熱線及網站: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生命熱線(青少年專線):23820777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24小時網上輔導:91012012(SMS)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學友社學生熱線:25033399
協青社 24小時青少年服務熱線:90881023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WhatsApp熱線 62181084 / 92383400 (英語及粵語)

【心理健康】發惡夢或是患病徵兆 4條問題評估有否患創傷後遺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