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雨水」飲食宜清淡 多攝取陽光趕走「春困」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今天(2月19日)是廿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代表天氣開始回暖,降雨會逐漸增多,濕度亦相對增加,天氣變得乍暖還寒,由乾冷轉變為濕寒。雖然按過往紀錄,香港於「雨水」這天的降雨量一般不多,但降雨變多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上又可以如何緩減這些影響,本文請來了香港註冊中醫師陳敏為大家解答疑難。

(圖片:cmk.ha)

疲倦、嗜睡、沒精神 原來是「春困」!

每年的2月18或19日,當太陽的直射點會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北半球的日照時數和強度慢慢增加,氣溫開始回升、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變得活躍並漸漸向北移動,於是北半球的雨量逐步增多。

冬去春來,不少人都會出現疲倦、嗜睡、頭昏腦漲的狀況,感覺凡事都提不起勁。中醫稱這種生理現象為「春困」。陳醫師解釋:「因為天氣逐漸回暖,加上潮濕多雨的氣候,身體無法即時適應環境的轉變,不斷積聚的濕氣被視作陰邪,帶有重濁黏滯的特性;停留臟腑經絡會阻滯機體,繼而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機能,例如會令人覺得頭重沒精神,即使晚上有充足睡眠,都會感覺疲累;如果濕邪影響臟腑,會導致沒胃口或腹脹,大便稀爛,嚴重情況甚至會手腳腫脹。」

「濕邪」又可再細分為外濕、內濕。外濕主要由外在環境所致,例如氣候潮濕、長期處身濕潤環境或經常涉水等;內濕則是人體自身的濕邪,病因多數與脾胃相關,例如進食過多生冷或肥膩、辛辣的食物等損害脾胃,導致代謝功能減弱,令水氣積於體內而形成濕邪。「除了以上兩種,當濕邪侵入人體會因體質的不同等原因而發生轉變,例如平日脾陽偏虛的人,濕邪便容易轉化為寒濕,他們會出現精神委靡、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大便稀爛等症狀;而胃熱偏盛的人,濕邪就易轉化為濕熱,他們會出現口臭、口乾口苦、舌苔黃膩和大便乾硬等症狀。」

日常飲食得宜 有助袪濕減春困

濕邪對身體有着林林總總的影響,如皮膚會出現風疹、濕疹、容易長暗瘡等問題,腸胃也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引致口臭等,當濕邪積聚於關節,更會導致關節繃緊、疼痛,甚至會無法屈曲,可謂影響身體多個器官。

(圖片: freepik)

坊間有不少方法可以幫助解春困和祛濕,例如多吃辣椒、飲祛濕茶等,陳醫師說:「雖然有說法是多食辛辣食物可以袪濕,但這種說法並不適用,因為香港氣候與四川等地不同,進食辣椒並不能有效袪濕,過辣的食物甚至會影響脾胃發揮代謝水濕的功能,令身體更難排出濕邪;而酒精、牛奶和油膩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甜食、炸物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如生菜、苦瓜、西瓜等更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這些食物也不宜經常食用。」

有些老人家在春天的時候會感覺特別不適,尤其關節更感痛楚,老人家除了以上的日常保健外,還應特別注意添衣、以暖水洗臉洗手,亦宜飲食清淡、避免肥甘口味,當中濕濁由脾胃產生,宜養脾。

另外,陳醫師強調,春季應盡量多曬太陽、多進行戶外運動,也建議多吃含豐富維他命的食品,如:蘿蔔、馬鈴薯、瘦肉、蛋類、豆製品,有助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改善腦組織的能量供應,保持清醒狀態。

(圖片: Jiaiwan)

「雨水」保健重在養脾 紅豆薏米袪濕兼易處理

「雨水」的養生重點是養脾,因為脾胃虛弱者,其行氣化濕能力亦較弱,容易積濕,當濕氣重又不能排出體外,「濕邪」便會侵犯人體致病。飲食清淡外,也可配以適當茶飲,如:陳皮薏米紅豆水,因為紅豆和生熟薏米有祛濕的功效,只需三兩紅豆,生薏米、熟薏米各一兩,陳皮兩角,洗淨後加水中火煮四十五分鐘即可製成一人份量的湯品。

同時,陳醫師也推介春季時可多煲粉葛扁豆赤小豆瘦肉湯,以祛濕活絡。只需用粉葛二至三斤、大白扁豆三十克、赤小豆十二克、土茯苓三十克、牛大力三十克、陳皮六克、瘦肉適量,將以上材料洗淨後加水,煮沸後小火多煮三小時即可,每周可飲一至兩次。

(圖片:kknews)

最後,陳醫師特別提醒,在乍暖還寒的春季要額外注重保暖,常備雨具以免淋雨感染風寒。

陳敏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