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鏈球菌|兩月內爆79宗個案 街市或為傳播點專家籲揀魚忌落手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本港兩個月內即錄得至少79宗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由於部份個案患者曾接觸鯇魚等淡水魚,事件掀起外界對街市衞生的憂慮。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周四(21日)在港台節目指,這次爆發乙型鏈球菌型號致病性較高,年輕人亦有機會受感染。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亦呼籲市民,在街市避免落手揀魚,盡量「用眼揀」。

衛生防護中心早前到楊屋道街市採樣,調查侵入性乙型鏈球菌連串感染個案。(資料圖片)

醫生籲淡水魚切勿生食

衞生防護中心至今已通報了79宗感染個案,其中34名病人已經出院,七名病人死亡,死亡個案佔約一成,年紀最輕僅一個月大,數字較過去3年錄得每月介乎9至26宗個案有所增加。患者主要出現敗血症、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等症狀。當局亦發現部分患者病發前曾接觸鯇魚等淡水魚,亦有人處理生魚時手上帶有傷口。

據林緯遜醫生在港台節目上介紹,一般孕婦、新生嬰兒、體弱多病的人士等會較易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其併發症及死亡的機率較高,不過這次爆發的乙型鏈球菌型號ST283則「冇咁揀擇」,其致病性之高連年輕人亦會受感染,這型號的乙型鏈球菌更有機會引致敗血病、關節炎、腦膜炎等疾病,而患者的心臟、肺部、皮膚亦有可能受感染。

此外,他亦提到這型號的乙型鏈球菌在亞洲不少地區的淡水魚中亦可找到,不過一般而言市民難以透過肉眼觀察到淡水魚是否已受感染,因此他提醒,市民在挑選或處理淡水魚時,應戴上手套。如未有戴上手套而受傷,則應立即妥善處理傷口,包括用消毒藥水清洗等;如有需要,應求醫協助清洗傷口。他又提醒市民切勿生食淡水魚,「一定要煮熟食,亦要留意烹調方法。」

▼街市揀魚安全貼士(按圖了解👇👇👇)

+2

相關文章:乙型鏈球菌|專家籲避吃生魚片 指年輕人亦易感染︰該菌冇咁揀擇

乙型鏈球菌死亡率可高達三成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同日亦表示,短時間內出現爆發性群組屬不尋常事件,有需要調查有關淡水魚源頭。至於乙型鏈球菌死亡率方面,他表示患者年紀愈大,死亡率則愈高,介乎6至30%不等。

而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亦在港台節目呼籲市民:「唔好用手摸魚,要用眼揀魚」。他指出,一般在街市售賣的大部份淡水魚均為活魚,由於貴花魚等淡水魚死後會發出腥臭味,因此魚販較少以冰鮮方式賣淡水魚,不用特別挑選。

▼同場加映,食魚有幾好?(按圖了解👇👇👇)

+5

相關文章:魚營養|吃魚改善失眠減心臟病風險 奧米加3最多9款魚點食最好?

至於鹹水魚方面,主要分為「游水魚」及「冰鮮魚」。李彩華指,若市民觀察到「游水魚」的魚鱗掉落、咀部或身體受傷,則代表該魚不健康,通常魚販亦會以便宜的價格出售。

而「冰鮮魚」如紅衫魚等,一般被鋪在冰面上。李彩華指,市民可先觀察魚身是否保持光澤,「就算黑色都好,有光澤就新鮮,通常都靚!唔使拎上手聞。」他亦指,若魚身硬亦代表新鮮,而魚尾柔軟、魚眼沒光澤、眼珠凹陷,並散發腥臭味,則代表不新鮮。他亦提醒市民如果必須要落手揀魚,可以膠袋套手的方式揀魚,千萬不要使用魚檔的共用毛巾。

▼同場加映,大閘蟹吃幾多才不會過量?甚麼人士須「忍口」?(按圖了解👇👇👇)

+4

相關文章:大閘蟹|適量食用不「邪惡」 營養豐富每次可吃兩隻兩類人要忍口

乙型鏈球菌可分寄存性及侵入性

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寄存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的細菌,受乙型鏈球菌寄存的人士一般並無任何病徵。約10-30%懷孕婦女的陰道或直腸拭子樣本中可找到此細菌,這些孕婦在妊娠後期,有可能將乙型鏈球菌傳給嬰兒。乙型鏈球菌是最常見引致新生兒嚴重早期感染的病菌,引起的嚴重發病和死亡率約5-10%。

至於大部分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疾病的感染途徑目前仍然不明,較常見的感染途徑包括母嬰傳播、進食或不當處理含菌的淡水魚等食物有關,而魚塘養殖淡水魚更是常見帶有乙型鏈球菌,有研究發現東南亞地區帶菌比率可達12.5%至100%,食安中心並提供以下預防乙型鏈球菌貼士: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

.適當處理好手部傷口才準備食材

.生熟食物要分開擺放,並且用不同刀及砧板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

.徹底煮熟食物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