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肝癌早期病徵不彰恐奪命 機構提供免費篩查 冀助市民及早發現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肝癌被喻為「沉默殺手」,究其原因,它於早期時或沒有任何症狀,直至腫瘤隨時日增大,患者右上腹及右肩出現疼痛、皮膚及眼白呈微黃,食慾不振等症狀時,病情才被發現,昔可能為時已晚。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基金會)提醒市民,如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或肝硬化,便屬高危一族,而現時已有效治療肝癌的方案,治療成效理想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及早診斷。有見及此,基金會將提供150個免費肝癌篩查名額,以助高危的市民,及早進行檢查。

肝臟位於身體右上腹,負責分解體內的廢物,是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由於肝臟是人體唯一能自行修復損傷的器官,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肝臟依然可以如常發揮作用,故早期肝癌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使患者難以察覺。

根據2019年醫管局數據顯示,肝癌為本港第三大致命癌症,年增約1,800宗個案,是第五大最常見癌症。肝癌的成因眾多,其中以乙肝病毒(HBV)感染為最高風險因素,佔全球過半肝癌病例「元凶」。此外,根據2020至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引述一項研究指,本港有75至80%的肝癌與慢性乙型肝炎相關,另有3至6%與慢性丙型肝炎相關,同時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則佔0.4至3%。

肝癌惡化速度快 及早診斷可提升存活率

惟肝癌的病程進展頗快,腫瘤增大一倍的時間,平均只需要大約四個月¹。因此,及時發現並阻止腫瘤繼續生長,成為提升患者存活率的關鍵。若患者能及早發現並配合治療,肝癌0-A期平均存活率大於5年;一旦延至肝癌C期才被發現,存活率則大幅降至6至14個月;若末期(D期)發現,存活率則急跌至少於3個月²。

現時衞生署指引建議,患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或肝硬化等肝癌風險較高的人士,應考慮定期每6至12個月接受臨牀監測³,例如:腹部超聲波檢查及血液測試;前者不具侵襲性且安全性高,能偵測直徑僅一厘米或以上的異常情況。至於血液測試,則檢測甲胎蛋白(AFP)水平,因肝癌細胞不斷增生時,血液中的AFP水平可能會上升。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細胞癌個案中,約七成患者的AFP水平會有上升的情況。

但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指,上述兩種方法對早期肝癌(0-A期)檢測效果較低,檢測敏感度約只有63%。若單獨使用AFP血液測試,檢測敏感度更降至約36%,故單以AFP水平偵測較小的肝癌腫瘤未必可靠。

檢測PIVKA-II指標 可提升早期肝癌的檢測敏感度

正因如此,近年醫學界開始轉用另一個檢測肝癌腫瘤指標: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PIVKA-II為異常凝血因子,也是一種肝癌的腫瘤標記。在正常的肝細胞中,維他命K可協助PIVKA-II轉變成正常的凝血酶原。但在肝癌細胞中,由於相關的運作機制異常,PIVKA-II會持續在身體累積,令血液濃度上升,研究顯示,血液中PIVKA-II與肝癌腫瘤大小成正比⁴。此方法在日本已常規應用於臨牀監測,例如高危群組的篩檢、肝癌的輔助診斷、監測治療效果,並作為預後和復發風險的預測工具。

另有研究顯示,合併使用PIVKA-II及AFP測試可提升早期肝癌的檢測敏感度至87%以上,大大增加檢測早期肝癌的機會⁵。

為幫助高危市民及早發現是否患上肝癌,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特別提供150個免費肝癌篩查名額,由專業醫護人員為登記市民進行新一代的肝癌篩查,包括:肝臟超聲波,異常凝血酶原 (PIVKA-II)及甲胎蛋白(AFP)測試。

申請資格必須為有效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或硬化患者,6個月內沒有進行肝癌篩查,包括甲胎蛋白和肝臟超聲波。如有意申請參與肝癌篩檢計劃,可上「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 - 免費肝癌篩查計劃」網站了解計劃詳情。

詳情請看: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 -免費肝癌篩查計劃

¹肝癌腫瘤大一倍只要4個月!醫籲:40歲以上每年抽血+肝臟超音波檢查

²Clinical guideline SE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³衞生署預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督導委員會

【檢驗小百科】我有肝癌嗎?會不會復發呢? 肝癌腫瘤指標-PIVKA-II

Elecsys PIVKA-II and Elecsys AFP assays demonstrate good clinical perform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diagnosis across different disease stages and aetiologies.

#此文章資訊由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提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如有疑問請向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