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安、記者、IT人最難撈 「過勞死」平均年齡不足44歲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有一個老闆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求你不要說出那句話,寶貝加班吧,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隻狗。」
前段時間,內地這首神曲《感覺身體被掏空》橫空出世,迅速走紅網絡。原因之一是歌詞唱出了當前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過度勞累,透支健康。

「過勞死」新聞不斷,工薪階層的生存狀況亦堪憂。(央視新聞)

日本每年有數百名打工仔,因中風、心臟病及自殺等與過勞有關的問題死亡。首相安倍晉三內閣早前發表首項有關「過勞死」的官方調查報告,顯示日本每5名打工仔中,便有1人面對「過勞死」風險。

在內地,「過勞」也已成職場的常態,而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中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逐步增加,「過勞死」的威脅對象從體力勞動者轉向腦力勞動者,且呈年輕化趨勢。而這已不是某一行業獨有的現象,廣告、媒體、醫療以及金融等行業均不能倖免。

現實情況是,當看似是個體原因導致的「過勞死」,卻慢慢變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時,便成為了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種綜合結果。比如,經濟社會轉型的壓力增大、競爭加劇、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內地《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了八小時工作制,同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每天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延長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彈性工作制」,卻成了企業變相剝削勞動力的依據。

《央視》微博刊出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指,綜合公安、新聞、IT和科教界這四大行業的個案分析,「過勞死」的平均年齡低於44歲。其中以IT界最為驚人,平均「過勞死」的個案年僅37.9歲。

反觀香港,早前亦因「月薪1.4萬日做15小時 26歲女白領疑過勞死」新聞轟動一時,然而對於「過勞」,香港一直未有定義。

綜合個案分析,「過勞死」平均年齡僅44歲。(央視新聞)

央視評論指,當今的「過勞死」現象,乃是用人單位與個人選擇兩個層次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企業所謂的彈性工作制,可能更加催生變相剝削,導致非自願的「自願加班」;另一方面,個人選擇亦很重要,片面為了「績效考評」、抑或自我超越,卻將自己逼成了「勞模」。

評論進而指,現時時代大背景是高強度的社會競爭,然而,這樣的競爭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消減。因為一時之間,我們很難「實現物質極大豐富」,將勞動當做一種快樂。眼下能做的,只能是給超負荷勞動更強的制度約束,給休息休假權利更好的制度保障,給個人更多的彈性解壓方式。給壓力一個喘息的窗口,也是給生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