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借屍還魂的「羅馬精神」 美國的「羅馬夢」

撰文:泰倫西
出版:更新:

羅馬帝國是西方文明當中一段極為重要的歷史。羅馬帝國曾經統治過歐洲大部分的地方,在西方歷史上史無前例——它代表了強盛、文明、和霸權。羅馬帝國雖然早已滅亡,但其所代表的精神卻一直陰魂不散,在遙遠大西洋的彼岸「借屍還魂」。

不少人經常都恥笑美國立國不過200多年,根本「沒有歷史」可言。然而,美國人也許歷史真的比較短暫,但他們卻很有自覺地非常「尊重」歷史。美國人喜好「以史為鑒」已是人所共知。當我們這邊正在問「讀歷史有什麼用?」的時候,歷屆美國總統的幕僚中卻不乏歷史學家。早期的學者Donald Kagan、克林頓時期的Graham Allison、布殊時代的Victor Davis Hanson等都是美國著名的古希臘歷史學者,甚至是才卻辭職不久的特朗普幕僚班農也曾醉心於研究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除了借鑑於古希臘的歷史外,美國更一直以「羅馬帝國」為目標。(視覺中國)

美國的歷史研究,與其政治局面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由50年代冷戰開始時,美國大力推動古希臘歷史研究,尤其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研究。所謂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是指公元前431至404年,古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及各自的同盟爆發過的大型戰事。此時,美國假想自己是以海權和資本見稱和實行民主制度的「雅典」;而蘇聯則為實行「集中主義」和寡頭政體的「斯巴達」。美國希望在歷史研究中能找到改變命運令「雅典」得以戰勝「斯巴達」的戰略,而事實證明了他們在這方面非常成功。

但美國人「尊重歷史」並不止於此。除了借鑑於古希臘的歷史外,美國更一直以「羅馬帝國」為目標。早在立國伊始,美國的國父們已經以羅馬共和為藍本意欲將美國打造成新的羅馬。在美國日常文化中,我們也可看到「羅馬」的影子。這包括我們熟知的美式英語中,非常刻意地將原來英國所用的「法式拼字」轉回拉丁文所用的拼字——例如-our轉為-or(honour轉為honor)和-re轉為-er(centre轉為center)。美國參議院(Senate)的名字也是取名自羅馬時代的「元老院」(Senatus)。第三任美國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更是鍾愛羅馬共和的制度與建築文化。甚至連象徵美國的美洲鷹跟象徵羅馬的鷹巧妙地相似也不算意外。

象徵美國的美洲鷹跟象徵羅馬的雄鷹巧妙地相似也不算意外。(Wikipedia)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國。它在各地設立軍事基地、輸出其政治體制與文化、控制重要的戰略資源,這種種都與羅馬的擴張極為相似。也許早期的美國國父們只是想建立一個「羅馬共和」,但美國近年已一步一步地踏上了「羅馬帝國」的階梯。然而,「盛極必衰」——強盛如羅馬帝國,也因為發展停頓而步向衰亡,最終被日耳曼人入侵而亡。今日的美國在多方面也展示出帝國強弩之末的疲態:軍費日重以致負債不斷增加;而由於懼怕勢力衰落而又只可以投入更多資源於軍費上,造成一個「惡性循環」。近年美國所興起的排外情緒,與羅馬末期擔憂日耳曼人入侵如出一轍。

19世紀的美國畫家Thomas Cole畫有一套名為「帝國之路」(The Course of Empire)的畫作,以羅馬帝國的歷史為畫本將一個帝國發展的歷程分成5個階段。而當中第4階段的題為「破壞」(Destruction),令人彷彿聯想起今日的景象。我們關心國際大事之餘,不妨多了解歷史,也許可以看出別一番景象。

近年美國所興起的排外情緒,與羅馬末期擔憂日耳曼人入侵如出一轍。(The Course of Empire 4:Destruction/Wikipedia)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