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局勢.博評】卡特欲赴朝鮮斡旋 特朗普堅拒太自大?

撰文:李幼岐
出版:更新:

朝鮮的「核導」問題,對世界影響太大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一次比一次嚴厲,可惜至今未見有什麼大作用,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指的對付朝鮮「只有一種辦法」(軍事行動),也是難上加難,包括中、韓、俄等國的反對,到目前仍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簡單說就是「搞來搞去搞唔掂」。

這是一個尷尬的時刻,這是一個危險的時刻。此時此刻,現年93歲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第39任)站出來表示,他願意親赴朝鮮,再做一回和平使者,希望調解朝鮮的核導問題。卡特自1981年卸任後積極參與調停有關戰爭或人質危機的工作,他因此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6月,時任總統的克林頓計劃對朝鮮寧邊核設施發動定點打擊。當時美朝雙方也是劍拔弩張,氣氛凶險,就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卡特突然訪問平壤,與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會面商談,最終說服金日成凍結核開發,成功化解了一場局部戰爭的風險。卡特後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也是原因之一。試想,當時如果寧邊核設施受襲,朝鮮很有可能以大炮及中、短程導彈攻擊首爾和東京。(那時朝鮮尚無「火星12」、「火星14」型中、遠程導彈。) 上述兩地受襲,也是不得了的大事,半島必然烽煙重燃、戰火再起。

據美國佐治亞大學國際事務名譽教授、朝鮮問題專家朴漢植(音譯)透露,卡特曾多次向特朗普表達擔當和平使者協助解決朝鮮半島危機的意願,但特朗普堅持「朝鮮問題應由美國現任政府解決」,甚至表示「前任總統不應管得太多」。筆者認為,特朗普的取態有欠妥善,理由如下:第一,卡特的出發點,百分之百是好的,他不愧為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第二,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有人肯來幫忙,有什麼不好?為何要不客氣地「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三,解決朝鮮問題至今並無善策,無論制裁或外交努力均未見效,為何不試一試卡特的「和平使者」方案呢?第四,卡特提的方案,筆者敢說,成功就帶來和平解決的好處,失敗也不會造成任何壞處。換言之,絕對「利好」,絕不「利淡」。這樣的建議都不能接受,特朗普是否過於偏執?或者,是不是過於自大?

雖然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都向朝鮮實施經濟制裁,但仍阻不了它多次核試及試射導彈。(路透社)

非常明顯,特朗普之拒絕卡特的好意,是因為他的立場傾向於「動武」,除了他說對付朝鮮「只有一種辦法」,他還說過目標是「徹底毀滅朝鮮」。不久前,他對國務卿蒂勒森說,尋求與朝鮮談判解決核導問題是「浪費時間」。特朗普11月訪問亞洲(包括中、韓、日)時,計劃親自到「三八線」板門店和非軍事區內的瞭望台考察,相信是要美韓軍方「加油」之意。說來有趣,特朗普三位最重要的閣員,即國務卿蒂勒森、白宮幕僚長凱利、國防部長馬蒂斯,原本在朝鮮問題上都主張走「和解」路線。筆者在想,要不是這三人,按特朗普的主張和性格「想說就說,想做就做」,朝鮮半島的第二場戰爭早就開打了。外傳蒂勒森指特朗普「白痴」,白宮和國務院都由發言人作了官式否認, 但蒂勒森本人至今沒有表態究竟有沒有這回事,大家可以自行考量作出答案。假如特、蒂二人真有矛盾,相信也就是在朝鮮核導問題上的「和」、「戰」分歧了。

不過,近期又有一個新變化,即:防長馬蒂斯公開表示,已下令軍方作好開戰準備,只要總統一聲令下,軍方就可以立即行動。按照常規程序就是如此,因為總統身兼三軍司令,可以決定是否及何時開第一槍。馬蒂斯這樣說有兩層含義:一是仍然是對朝鮮威嚇,二是戰爭的脚步聲真的近了,說不定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半島又再戰火瀰漫。筆者個人的祈求是:不要!不要!千萬不要!

假如特朗普決定「行動」,他仍然要面對一些阻力。其一,就是前文提及的中、韓、俄等國的反對。其二,盟友雖表示支持美國對朝施壓,甚至是軍事行動,但同時也表明主張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例如澳洲就是如此。其三,從技術上說,美軍先發制人,但對朝鮮核設施及核武庫能否「一擊全中」仍有疑慮,倘若不能「全中」而有「漏網之魚」,可以造成很大變數。例如,剩下一兩枚核彈,朝鮮用以攻擊首爾和東京,那就「大件事」。現時,核動力航母「列根」號戰鬥群已在半島海域,王牌潛艇「密歇根」號亦已抵達該區,後者擁有可在1600至2300公里作精準打擊的154支戰斧巡航導彈。局面堪稱已是「箭在弦上」。在這緊張、危險的時刻,美國或特朗普是不是可以認真考慮試一試讓卡特作和平使者去平壤見金正恩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