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局勢.博評】伊核間接影響朝核 安倍朝鮮牌的刺激

撰文:李幼岐
出版:更新:

影響半島形勢的因素實在很多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朝鮮、美國這兩個國家的立場、政策及態度。毫不誇張地說,有時兩國大人物例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或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句話,都可以改變半島的局勢和氣氛。由此可知,領導人說話「金口玉言」千萬要小心,以免「言多必失」或「禍從口出」,影響大局,以至「一發而不可收拾」。

其次是韓國及日本的取態,亦對半島局勢有重大的影響。尤其是韓國,作為與朝鮮南北對峙的半島國家,對半島局勢無疑有關鍵的作用。舉例說,在朝鮮一再核試和發射導彈的挑釁之下,被朝鮮激到「扎扎跳」的特朗普,至今沒有採取軍事行動,原因之一就是韓國總統文在寅不同意「開戰」。至於日本,既是近鄰,又是美國盟友,且歷史上與朝鮮有許多仇恨之處,雙方的敵對不難想見。例如,金正恩就說過要用核彈把東京炸成「一片火海」。日本的對朝政策,可說緊跟美國,其基本傾向明顯是偏於強硬。此點下文會再分析。

其三是中、俄、歐盟、澳洲、加拿大等國的對策和影響。甚至,朝鮮對核武的國策與伊朗的核問題也有間接的關連。這是其他「第三國」對半島形勢的影響。例如,中國主張「半島無核化」和「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又例如,歐盟加強制裁朝鮮,收緊匯款朝鮮及朝鮮外勞到期就不再續約,藉以減少外匯即研發核武的資金來源。再例如,澳洲表明支持美國,包括可能的軍事行動,以至朝鮮要發函給澳洲國會表示不滿。這些「第三國」的表態,說明「朝核」問題並非「得道多助」,而是「失道寡助」,大失人心,與眾為敵。這樣的情景,實在值得朝鮮再思、三思。

那麼,美國對「伊核」的新取態,對「朝核」有何關連呢?(資料圖片)

說到「朝核」與「伊核」的關係,有幾點值得一提,可供參考。其一,朝鮮在東北亞,伊朗在中東,兩國本來「不搭界」,也沒有結盟,但因兩國都要發展核武,威脅地區和全球安全,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至世界各國視之為「邪惡國家」,不但「群起而攻之」,還實施多項經濟制裁。其二,研發核武,伊朗起步較遲,外傳是得到了朝鮮的技術支援,所以被認為是「沒有協議的實質結盟」。其三,制裁尤其是限制出口石油,沉重地打擊了伊朗的經濟,令伊朗陷入困境。其四,2015年,美國(奧巴馬主政時期)、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及歐盟與伊朗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外界俗稱「伊核協議」,伊朗停止發展核武,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換取撤銷制裁。其五,特朗普今年7月還證實「伊朗遵守協議」,但後來變卦,說伊朗不守諾,威脅要退出協議,讓國會在60日內決定是否恢復制裁。雖然國際不認同,但特朗普堅持己見。

那麼,美國對「伊核」的新取態,對「朝核」有何關連呢?簡言之,粗看無關聯,細想有關連。從朝鮮角度看,美國想談判,但即使達成了協議,例如「伊核協議」,美國想退出就退出,想推翻就推翻。因此,影響所及,朝鮮就會不願意談判而堅持發展核武。顯然,特朗普有決策失誤之嫌。淺見以為,應該是先加強對「伊核」的檢查,找到伊朗違反協議的確切證據後再提「退出」也不遲。「伊核」仍在起步階段,「朝核」則已基本成功。相比之下,「朝核」的危險和威脅大得多了。

日本也是多關注「朝核」而少關注「伊核」,其中地域的差距是原因之一。朝鮮就在旁邊,「朝核」當然更具威脅,更何況日朝兩國本是世仇。這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他打出的其中一張王牌是「對付北韓的核導挑釁」。安倍在因濫權問題而民望低下之時大選,顯然是賭博,結果他賭贏了。在眾議院465席之中,他所屬的自民黨取得284席,已過半數,其聯合執政的盟友公民黨得29席,合共313席,超過三分之二即310席的絕對多數。稍作剖析,除了日本選民希望政局穩定之外,安倍打「北韓牌」也是取勝因素之一。理由相當明顯:朝鮮的核彈對日本的威脅也極大。但反過來說,由於美日等國的敵視政策,按朝鮮及金正恩針鋒相對的脾氣,也就更加要堅持發展核武及遠程導彈了。

總體而言,特朗普揚言要退出「伊朗核協議」以及安倍晉三談「北韓核威脅」,從和平及安全角度考量,對「朝核」問題的談判解決,造成的都是負面影響。當然也有正面的壓力,那就要看美、日等國如何運用壓力及因勢利導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