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聲音是當地的文化成果 有時太靜反而周身唔聚財

撰文:Sheeta
出版:更新:

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外地生活,租了倫敦Zone3住宅區一間平房二樓的小房間。到埗初初數天,時差還沒有適應過來,晚上總睡不着。後來發覺不對勁,原來是因為四周太寧靜,靜得耳朵嗡嗡作響。真是犯賤,沒有了窗外不絕的車聲人聲,反而心中不踏實,平常十分鐘就能入睡我的,居然差不多整整一個月都失眠。有時終於睡着了,午夜過後又會忽然有人大叫把我嚇醒。

每到一個城市居住或旅遊,第一個體會必然是我們自己的感官接觸。一個地方的聲、色、香(嗅)、味往往是當地文化、氣候、歷史的混合成果。倫敦的靜是因為一年大部份時間天氣偏冷,又常有毛毛雨,外出晚饍又貴,晚上大家除了回家就是往酒吧鑽。我住的地方方圓十里都沒有商店,只有一間酒吧,路上行走的巴士班次稀疏,自然就沒有什麼雜聲。酒吧的客人一直飲到半夜,英國最可怕就是醉酒鬼,尤其是有球賽的晚上,有酒吧的地方吵得有如開嘉年華,窮學生如我都寧可花錢坐兩個站巴士,繞道回家。

晚上大家除了回家就是去酒吧。(視覺中國)

有家住西環的朋友說,他香港家中房間就對正公路,早就習慣溫書洗澡看電視都有引擘聲作伴,後來到新加坡工作,即使鄰近市中心,晚上還是覺得太安靜,一定開收音機作伴。我覺得有點誇張,相比倫敦,新加坡人口比較稠密,公共交通使用率比香港低得多,換言之,路面幾乎沒有一刻聽不見車聲。不過,因為規劃政策故意將人口打散在小島不同地段,雖然本地人說英文(或Singlish)的語調與港人說粵語的「抑揚頓挫」程度不遑多讓,吵吵鬧鬧的說話聲則不常聽見,而車聲也環境較開揚而沒有香港那般隆隆作響。

近年我每次回港,都覺得在老家聽到的飛車黨引擘聲、街坊們高談闊論的人聲很親切。這不是風涼話,我的親身經驗是,太靜反而讓人周身唔聚財。香港居住密度之高全球少見,看看銅鑼灣和大角咀一帶就不難明白,車聲人聲早就成了背景,唯獨有一個地方例外。處於鬧市之中、被商場和多條高公路圍繞着的志蓮靜苑以及對外開放的南蓮園池,巧妙地利用流水聲和鳥鳴,阻隔了外圍的嘈音。其實用水聲作隔音,是園景設計業內人所共知的方法,只不過香港的管理者,包括商場和康文署往往又怕成本高,又怕細路跌落水,寧可放棄這種可自然消音的方法罷了。 

香港夜晚的車聲人聲早就成了背景。(視覺中國)

香港唯有一種嘈音叫我最受不了,就是巴士上的Roadshow電視。我過往總是一上車就塞住耳朵,免得聽到那些沒完沒了又缺乏營養的所為電視節目和廣告,但是螢幕在眼前閃動,不小心看到就見頭暈。其實在狹逼的車廂中,還要盯着一個小小的發光體,以及在車聲人聲之外加上無間斷的電視聲,實在是種折磨。我就曾跟朋友討論過要做一項研究,看看自從Roadshow啟播以來,香港精神病病發率有否上升。早前回港發現Roadshow已經停播,對我來說是福音,新聞說九巴會再招標,希望延續電視服務,我衷心希望他們做做好心,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着想,不要再讓這種擾人的雜音回到我們的城市。

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着想,不要再讓像Roadshow這種擾人的雜音回到我們的城市。(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