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來稿】說走就走的旅行——2017年慢游地球「一圈」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張海慧

2017 年即將結束,我們用了百多日遊走 16 個國家,40 座城市,行程總長 40,522 公里,剛剛超過地球的圓周長度。2016 年底經過了一番掙扎和辯證的思考後,我相信這是我 30 多年人生中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2017 年初老公辭職,我們開啟了全新的另一種生活狀態——環球旅行,成為一名旅者,這種毅然看似任性的決定對家人和朋友來說也是一種近乎瘋狂的舉動,畢竟我們要去的國家不是大家熟悉的西歐北美等,但人生需要有一次衝動是為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經說過:

旅行是消除無知和仇恨的最好辦法。
Travel is fatal to prejudice, bigotry, and narrow-mindedness.

沒有去伊朗之前,我們還曾經因在雜誌上看到有關伊朗的不實報導而爭執過,我甚至發問為什麼一定要去這樣一個充滿暴力恐怖分子的國家。但實際是旅行到現在,伊朗依然是我最愛的幾個國家之一。如果沒有去伊朗旅行,我不會知道幾千年前,伊朗就已經產生了高度發展的文明,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的偉大至今被世人稱頌。沒有去過伊朗,我不會發現,其實這個民族是如此的淳樸和友善,他們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不誇張的說,他們是我們半年旅行中遇到最熱情的民族。

在愛沙尼亞我才知道,原來當時中世紀的城市建設已經高度發展了,城市中有一群特殊的群體——Brotherhood of Blackheads,他們成為波羅的海文明發展的中堅力量,如今我們看到的波羅的海的很多歷史遺蹟都是他們建造的。

在馬來西亞生活了一年,當我們到新加坡的時候,才慢慢瞭解這個曾經和馬來西亞同屬一個國家的地方,他們是如何看待兩國的差異和如今的社會發展。

伊朗卡尚的費恩花園和一群熱情的伊朗人。(作者提供)
來到新加坡,才慢慢瞭解和他們是如何看待和馬來西亞的差異和如今的社會發展。(作者提供)

旅行會讓人用盡五官來感受,好像從每一個感官都長出了長長的觸角,去觸碰那些以前我以前從來都不曾聽過的看過的感受過的文明。畢淑敏說旅行是為了忘掉自己是誰。是的,旅行會讓我暫時忘記出生的年月,成長的地點,因為旅行會把生活的片段在短期內放大或縮小——放大人與人彼此的差異,縮小時間歲月的年華。

我們有幸在亞美尼亞聆聽一場民族樂器杜讀管(duduk)的音樂會,我才猛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熟悉的東方和西方音樂,其實很多民族的音樂都特別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拉脫維亞,我們剛好趕上了他們慶祝國家獨立 99 年,當晚成千上萬的市民手持火炬到自由廣場去慶祝來之不易的自由。從 13 世紀開始,這個國家就開始淪為日耳曼、丹麥、俄羅斯的領地,800 年以來他們一直走在抗爭獨立自主之路,在現場的我們特別能感受到他們那份發自內心深處對自由和民主的珍惜。旅行讓我們有機會來置換一種生活的可能,當下的體驗很重要,但如果可能的話,我會把這種人生體驗一直揣在路上,心上,未來的日子它也將成為我的一部分,變成我的靈與魂。

旅行的日子,開始願意嘗試新穎、新奇、新鮮的事物,不斷地擴展自我。我們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 10 公里,在哈薩克阿拉木圖 3,000 多米的雪山頂端挑戰自己的身體狀態。

帕韋斯(Cesare Pavese)說:

旅行可真是野蠻。它強迫你信任陌生人,失去所有家庭和朋友帶給你的那種習以為常的安逸。你不斷地處於失衡狀態。除了空氣、睡眠、做夢以及大海、天空這些基本的東西以外,什麼都不屬於你,所有的一切都像要天長地久下去,要麼就只能任我們想像。
Traveling is a brutality. It forces you to trust strangers and to lose sight of all that familiar comfort of home and friends. You are constantly off balance. Nothing is yours except the essential things: air, sleep, dreams, sea, the sky - all things tending towards the eternal or what we imagine of it.

其實我們這種長途的旅行和短期的旅遊是有一些不同的,短期的旅遊是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需求休閒放鬆,而我們這樣長期離開熟悉的環境,每一天都處於面對新的事物和挑戰,這種壓力下也鞭策著我不斷成長成熟,除了生活適應能力,性格方面的改變,我想最大的改變就是心態的轉變。

亞美尼亞自由廣場(作者提供)
+1

結婚兩年,第一年就在國外生活,剛剛適應了國外的「月亮」,一年後我們又開始一年新的流動生活。旅行讓我們彼此的差異擴大化,兩個有着不同家庭和生活背景的人,要不斷地磨合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

記得在日本我們用 Airbnb 租了一間不是特別乾淨的房間,我特別不能接受床單上還有其他人的頭髮,當時我就提出打電話給房東換床單,但是老公提出 Airbnb 和酒店不一樣,他堅持先發短信給房東等待房東的回覆。其實這只是一個太小的矛盾,每一個家庭都在發生,但是如果不出門旅行我不會發現原來其實男女性別的差異,看待問題的方式有這麼不一樣。一路上有過爭執,有過賭氣,但是也慢慢發現了他身上有我不曾瞭解的很多優點。我們或許正像錢鍾書錢老說的一樣,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在路上的日子只會讓我們愈來愈瞭解彼此,愈來愈珍惜彼此,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彼此不斷成長的唯一見證者。

旅行中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認識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們,他們是我打開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豐富了我的生命。

因為白俄羅斯的朋友,我們才真正瞭解白俄羅斯語在白俄的生存狀況是全世界的可能會有危機消失的語言之一,他為了保護民族語言一直堅持和朋友家人講白俄羅斯語;一名在亞美尼亞大屠殺生還的老人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家族顛沛流離的故事,我看到了這名 80 多歲老人身上所擁有的對生活樂觀和堅強;一名陌生的叔叔在老公生日當天,好心地送了我們兩張音樂會的票,讓我們有幸去體驗了一場當代格魯吉亞交響樂;一名陌生的小妹妹在亞茲德的街道上,微笑著對著我們,拿著她手上的零食主動請我們吃;我在愛沙尼亞醫院門口難受地等待醫生檢查時,一名陌生的芬蘭女生主動過來安慰我,給我了巨大地鼓勵。

因為他們,我收穫了了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感情,這份情義是我最想分享給正在閲讀我文字的你。

京都體驗和服(作者提供)
+7

旅行之前,我對自己的思考一直局限性一個不大的圈子裏,這裏有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是現在的我,更願意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大的環境中去。

從每一個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來看,我們人類的發展演變都經歷了長期的歷程,智人從 7 萬年前遷移到歐洲和亞洲,經過石器、陶器、鐵器時代,似乎我們在眾多的國家博物館看到的信息都是如此展示我們的演化發展過程,當我不斷地和那些原始文物對視對話的時候,我愈發覺得人類發展至今,能夠生存在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特別和珍貴。

而縱向比較,100 年多前,亞美尼亞人在一戰時曾經被屠殺了 150 多萬以上,目前全球有 800 多萬亞美尼亞人因此流亡海外。70 多年前波蘭人因為二戰曾經有 600 萬人喪生,至今到波蘭去參觀有關二戰的紀念館和集中營根本無法想像,當時的人掙扎在生死邊緣,是多麼地無助無望,人最起碼的尊嚴都蕩然無存。比起這些悲傷的民族,現在的我們又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

前幾天認識了一名 60 多歲的波蘭叔叔,我們曾好奇的問,現在的你是如何看待德國人的,他告訴我說:

他從來不用國籍來判斷一個人,因為每一個國籍下,都有好人也有壞人。

這名叔叔給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的答案,身份認同的問題。我們到不同的國家旅行,認識了很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有很虔誠的穆斯林,有不太虔誠的基督教徒。也結識了特別保守的歐洲人,特別樂於分享的亞洲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特別多的身份,有性別賦予的,工作給與的,宗教傳遞的,文化圈影響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是多重的,複雜的,我們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把人劃分為不同類型的人。

如果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話,那就真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說:

一旦人際關係被視為一種單一的群體間的關係,諸如文明、宗教或種族之間的「交善」與「對話」,而完全忽視同一個人還屬於其他群體(如各種經濟、社會、政治或其他文化關係),那麼,人類生活的大部分重要內容就消失無形了,個人被填塞入一個個「小盒子」之中。
阿瑪蒂亞森《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有可能繼續討論世界公民的概念呢?

我們在出發前,其實就把不同的國家劃分了不同的文化板塊,比如波羅的海國家,比如斯拉夫國家,但其實到今天我會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所認為的波羅地海三個國家是同一個文化圈,但其實愛沙尼亞、芬蘭和匈牙利,他們的語言才是同屬一個語系,是完全有別於其他西歐的語系。而斯拉夫的國家,其實早在 16 世紀的時候,波蘭和立陶宛曾經組成波立聯邦,成為中歐最大的一個國家,而立陶宛是大家認為的波羅的海國家,這些和我們印象中的文化圈其實是較大的差異的。而文化的傳承和交融其實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過,整個世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交融才會如此豐碩。

看過《沖天救兵》(Up)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其中有一個胖胖的小男孩羅小飛(Russell),為了得到一枚關愛老人的胸章而陪著老人卡爾去到仙境瀑布的故事,我們每到一個新國家,都會買一個當地的冰箱貼,我們笑著說,彼此又多了一枚胸章,只是這一路我們不是去尋找仙境瀑布,而是我們這一路走來的每一處都早已成為我們心中的仙境瀑布。

我們在各個國家買的冰箱貼(作者提供)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