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京、新加坡 三城街市大不同

撰文:Sheeta
出版:更新:
古語云:「君子遠庖廚」。從這個意義上,城市人比鄉郊居民更有機會做到遠庖廚。(資料圖片)

古語云:「君子遠庖廚」。從這個意義上,城市人比鄉郊居民更有機會做到遠庖廚。因為在城市中,才有機會一日三餐都不用下廚,要麼食物都在老遠的工廠加工和包裝,要麼幫襯各式大大小小餐廳,中西意法日,天天不同也不成問題。

我自己,則大概永不可能成為一位君子。因為我愛廚房,更愛街市。

香港屋邨常見的那種街市,其實不是必然存在。很多地方,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大部分街市已經被淘汰。

士紳化的北京城 舊城區才有街市

那年剛到北京工作,公司安排的住處位於比較簇新的地區,附近從摩登購物商場到即叫即拉小麵店,什麼設施都一應俱全,不知怎的,就是沒有街市,買餸就只能到一家像宜家傢俬一樣大的超級市場。看着那些透明塑膠袋中的菜心,總覺得彆扭。

後來因緣際會,搬到了一家改裝過的四合院。如果舊城牆還在,我家就真真正正是在「京城」之內。據說由於位近中南海,那一帶的房子不能拆,也不能賣。但由於出入也太方便,租金不算便宜,成為北京城中獨特的風景。

就在這個有點破舊的地區內,我有如發現新大陸般,找到街市!它在一個獨立的一層高建築物之中,燈光比還沒有領匯/領展化之前的香港街市更昏暗。但它是顧客和店主中間不會隔着一度玻璃,可看見食物真實顏色的那種街市!

那年到北京工作,在這個有點破舊的地區內,我有如發現新大陸般,找到街市!(百度地圖)

我喜歡逛街市,如果一個地方的食物最能反映當地文化,那麼,一個地方的街市,就代表這種文化最基本的組成材料。我從未見過那麼多賣麵粉、麵條、包子和餃子皮的店舖。較少青嫩葉菜,以根莖類蔬菜為主,統統都反映出當地氣候和水土。當時北京已經沒有新鮮雞鴨會送到街市,倒是還有游水魚。

還原城市本質 有街市才有人氣

另一個喜歡街市的原因,是人。

除了近年講到爛的人情味,還有那種嘈雜聲、快關門時的叫賣聲,很有生活質感,還原了城市本質——一個供眾人聚集、做買賣的地方。

很多人會覺得煩擾,因為在事事都有一套度量衡的現代生活中,街市像個怪胎——有時菜販無端端多送你幾棵葱;有時明明想買 10 蚊梅頭肉,「肉類切割員」切完才告訴你要 12 蚊;有時你夾在走廊兩邊正在聊天的商販中間,從他們女兒的成績,到拍拖,到喜歡看那齣不知叫《紅豆》或《黃豆》的網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是一種很自在、不拘泥的氛圍,在愈來愈人工化的城市空間之中,街市和各種市集是唯一一個計算得不那麼精準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你和陌生人肩貼肩,卻覺得很自然的地方。相比社區中心,街市是一個能讓更多人覺得熟悉和親切的空間。

有時明明想買 10 蚊梅頭肉,「肉類切割員」切完才告訴你要 12 蚊。(資料圖片)

夜半開工的新加坡街市 有廚房但不能煮嘢食?

我常常投訴新加坡太整齊,沒有生活感。至今,我開始覺得自己可以有一點生活。主要原因,在於我在新加坡選了一個位近街市的單位。

每周去買餸,看菜,看肉,也看人。從訝異地發現這個沿海城市竟然沒有游水魚可買,到在菜檔尋寶,去找泰國菜經常用到的皺皮檸檬。賣菜的幾位阿姐都眉精眼企,賣雞蛋的顯得特別小心奕奕。

北京和香港的街市,從清晨運作到黃昏,新加坡街市卻是半夜開始,到翌日下午一時收檔,明着不是讓上班族光顧。

事實上,雖然很多朋友對於新加坡的印象,是個充滿東南亞美食的國度,但對於一個在這裏生活,而又不想日日出街用餐的 OL 來說,吃,是個惱人的問題。

每周去買餸,看菜,看肉,也看人。從訝異地發現新加坡這個沿海城市竟然沒有游水魚可買,到在菜檔尋寶,去找泰國菜經常用到的皺皮檸檬。(作者提供圖片)

更麻煩的是,在新加坡要找個廚房也不是易事。

這裏的生活空間,大得可以在裏面翻筋斗的廚房並不罕見,但不等於你可以使用。不知道新加坡人是不是也奉「君子遠庖廚」為金科玉律,在租屋網站上,不少房子列明「no cooking」。

我試過去看一個 studio flat,巨型衣帽間加雙人床,偏偏沒有一個正式煮食爐頭。問經紀,他信心滿滿地說:「你可以在這邊(指着矮櫃頂)放一個電磁爐,煮個麵什麼的,沒問題。」也遇過年老屋主夫婦,堅稱 3 分鐘路程就有 hawker centre,「唔使煮,仲方便啦!」

天呀!不是方便不方便的問題,是生活要如何過的問題!你懂不懂?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