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非洲之巔.起步】非洲哲學 通過爬山認識兼實踐

撰文:非毛腿
出版:更新:

當我跟肯亞人說,我在香港經常爬山,然後舉西貢蚺蛇尖、大嶼山鳳凰山等例子,他們會大笑起來。
為什麼?
因為香港那些1000米以下的,叫山丘(hill),在他們心目中都不是山,叫得做山(Mountain)的,至少2500米起跳,紮營三數天,不洗澡,無訊號,每天與星宿、雲海和烏鴉為伍的。

(作者提供圖片)

既然來到非洲,便不得不挑戰非洲的最高點,高達5895米的非洲神山——吉力馬扎羅山(Mount Kilimanjaro),亦是全世界最高的單座山(highest free standing mountain),每年都有幾萬人去朝聖。

Kilimanjaro是斯瓦希里語,意思是閃閃發光。這座山在百多年前,從山頂至山腰一大片都長年被冰雪覆蓋,反射着非洲炎熱的陽光。很可惜,來到今天,冰雪覆蓋的部分只剩下山頂附近的一小帶。如果你問我,全球變暖是否真的在發生,我會答,只要看看Kilimanjaro這一百年的變化,就證據確鑿。

全球暖化令覆蓋非洲神山的冰雪愈來愈少。(網上圖片)

專家預言,再過十年,可能連最後的冰雪都要溶化,想挑戰此山的你和你,請儘早計劃!

上Kilimanjaro有幾條路線,我們選擇了Machame,又名「威士忌路線」。這條路線一共要爬六天:五天上山,一天下山。全程總長度大約70多公里,最後兩天的強度有如威士忌般烈。縱觀同行的人,我們是唯一一隊亞洲人,其他都是以歐美旅客為主。嚮導Frumence說,中國人很少挑威士忌路線的,大多數都是選擇另一條較簡單的「可口可樂路線」Marangu。

威士忌路線的首幾天路段,風景怡人。第一天上山,由於海拔仍低(2000多米左右),山上植被茂盛,兩旁杉木形成樹蔭,感覺我們置身於綠油油的森林之中,步履都輕快一些。我和隊中的另一位小弟弟一路談出國留學的好處,一路快步向前走,把主隊伍丟在後面。

走着走着,碰到一群金髮美少女,聊一下才發現原來她們是來自蘇格蘭的大學生。青春無敵的她們,比我們出發至少早一個小時,但因為走得慢,被我們趕上。

(作者提供圖片)

小弟弟和我本來想繼續趕路,正當起動之際,蘇格蘭少女群的嚮導問我們:

「你們兩個人是自己爬嗎?」
「不是啊,我們的隊友都在後面。」
「爬Kilimanjaro不能快,要Pole Pole。別再這樣趕路啦,跟着我們慢慢走吧。」

第一天學到Pole Pole 放慢腳步

Pole Pole是東非國家方言Swahili的名句之一,意思是「慢點慢點」。爬過Kilimanjaro的人都一定有一個共同回憶,就是嚮導不厭其煩的說Pole Pole,一天說三四十遍絕不為過。更有趣的是,這個詞語重要到一個點,令它成為嚮導們唯一會說的普通話詞語:man dian man dian!(慢點慢點!),發音還挺準確呢!

事實上,不只是爬山,非洲人的哲學貫徹Pole Pole。正面點說,你可以說他們樂天不焦急,「天跌落嚟當被冚」,什麼事情都不用焦急,慢慢來。反過來說,這叫做沒有效率。香港人本身出名節奏快,俗語有云:「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我一直想改掉的這種「追求速度、趕頭趕命,到最後不知在趕什麼」的生活態度,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不到這次爬Kilimanjaro成為了一個契機,因為高山反應,我領略到Pole Pole的真諦。

我行山行得很專注!(作者提供圖片)

第二天感染風寒 開始胡思亂想

第二天的營地Shira camp,遼闊高原,雲海之上,風呼呼作聲,在帳蓬裏聽着,外面就好像是十號風球。原本說好了晚上觀星,結果卻是大家吃完飯便急急腳回被窩待着,管它外面銀河多美。那天晚上,我肯肯定是感染了風寒,於是在第三天的路上,頭重腳輕,走得十分辛苦。

據說九成的爬山者,在爬山的某個點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Why am I doing this?在家裏待着躺着多溫暖多幸福,為什麼要花錢買難受?那一天,我問了自己不下三十次。

捱到第三天的營地,我整個人的狀態糟糕得不得了,身體當時過熱得很,患感冒了。我知道如果維持這個狀態,明天肯定不行,難道我的登頂之旅要這樣結束?我心裏發毛,開始胡思亂想:我的隊友們都要爬到山頂,然後給我展示美美的照片,而我只可以心裏葡萄,這實在太殘忍了……

我決定這天晚上盡量休息,把燒給退了,盡量恢復體力。於是,憑着這一點意志力,我灌水降溫,又迫自己吃了一個合味道杯麵當晚餐;無論身體多難受,我哄自己睡,不睡不行!

(作者提供圖片)

第三天感受Hakuna Matata 高山反應也沒問題

最貼心的,還是嚮導Frumence。他二話不說,給我盛了一點晚飯,端到我的帳蓬裏,跟我說:

「Hakuna Matata,這是正常的高山反應。吃飽,睡好,明天Pole pole。」

Hakuna Matata,直譯「沒問題」或「一切都會ok」。非洲人是靈性動物,非常相信神靈,覺得凡事都由上天決定,冥冥中自有主宰。Hakuna Matata也是他們的生活哲學之一:好的壞的,都得接受。我個人認為,這或許是非洲發展遲緩的因素之一,因為大家若果接受Hakuna Matata,得過且過,什麼事情都以上天旨意來作解釋,那就不需要文明科學。這亦解釋為何有些非洲人這麼「忍得」,因為他們相信這都是上天的安排,最後都會Hakuna Matata。

高山反應是爬Kilimanjaro的最大敵人,據說不少中途放棄的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非洲人對抗高山反應的土法是:多喝水。據我的嚮導Frumence說,由於山上缺氧,而水裏有氧氣,多喝水可以補充氧氣。

我們一聽,不禁「唧」一聲笑了出來,心想:吸收水裏的氧氣?這是把人類當成金魚嗎?有趣的是,這土法其實在科學上證明有效:由於高山地帶較為乾旱,身體可能因缺水而出現不良反應,所以需要補充水分。在科學文明不是十分發達的非洲,存在着不少傳統的「民間智慧」,只是未經考證,誤打誤撞是正確還好,但錯誤的就可能會令人受罪。

第四天化身老伯速度 Pole Pole總會到的

漫漫長夜,終於過去。第二朝醒來,我的體力沒有恢復到100%的狀態,但至少有60%至70%,心裏跟自己說,可以一試。戰戰兢兢的我,拖着半條人命的身軀,以超Pole Pole的速度上山。打從一開始,我就決意不管團隊步伐,只按照自己的步伐走,每一步小心翼翼,有幾慢得幾慢。

(作者提供圖片)

慢到什麼程度?幻想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伯伯,每踏出一步,先呼吸一下,看清看楚下一步,然後再踏出另一隻腳出去。我慢到一個程度,是嚮導不再提示我Pole Pole。

我問嚮導:

「是我走得太慢嗎?」

他說:

「Hakuna Matata,Pole Pole 慢慢走。」

正當我心裏想,就是嘛,Kilimanjaro is all about Pole Pole。他後補一句:

「不過你也可以走快一點點。」

嘩,矛盾到你呀。既然如此,我決定「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這一天,我心裏一直告訴自己:「Pole Pole, 總會到的。」然後兩天後,我順利登上了Kilimanjaro 的頂峰。

【決戰非洲之巔.攻頂】杯麵加無知之幕 我到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