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理非非、以武制暴到威權治國——卡斯特羅的一生

撰文:林輝
出版:更新: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制裁、巧婦難為無米炊,這個數十年來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卡斯特羅,會不會是拉丁美洲版的李光耀、把古巴變成另一個新加坡?這世界素來以成敗論英雄,對於卡斯特羅的評價,又會否大大不同?
林輝
卡斯特羅(美聯社)

在古巴大小城巿的街頭,很容易會遇上哲古華拉頭像的塗鴉,而最常見的標語,就是「 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 」,意思是「直至永恆勝利」。對於哲古華拉而言,他的失敗多於勝利,自從在古巴奇跡地革命成功後,無論是戰剛果還是玻利維亞,奇跡都沒有再度出現,直至他身死於玻利維亞森林之中,死後卻成了革命和反抗的圖騰。而他的戰友,卡斯特羅則在差不多半個世紀之後,才與他於另一個世界重逢。

卡斯特羅與哲古華拉

卡斯特羅去世之後,有朋友在臉書貼出以前一款電視遊戲,是個玩法有點像「魂斗羅」的射擊遊戲。但背景竟是革命中的古巴,兩位主角則是哲古華拉(1P)和卡斯特羅(2P),似乎對於許多人來說,哲古華拉才是故事的主角,但現實上與古巴的命運相連卻是卡斯特羅。如果用今天的流行文化套到二人身上,相信一定會出現 BL 式的二次創作,把二人改成 Hehe 的故事。

二人在年輕時相遇,卡斯特羅年長一點,有博士學位,也做過律師;哲古華拉則是醫科畢業,在浪漫的電單車旅行後,矢志要為窮人而戰。要是將二人漫畫化的話,大概卡斯特羅就是那種認真、嚴肅、甚至不擇手段的人,而哲古華拉則是充滿魅力、不受拘束、永遠追求理想的一類。後者注定成為偶像,前者卻是管治國家的人。

卡斯特羅(左)與哲古華拉(Getty Images)
哲古華拉是充滿魅力、不受拘束、永遠追求理想的一類,注定成為偶像。(相片由作者提供)

從「和理非非」到「以武制暴」

二人在墨西哥相遇而成為革命拍擋之前,卡斯特羅其實有過一段「和理非非」的日子。他本來家庭環境不俗,為人又聰明好學,成為了律師,後來更取得法學博士;而他最初的政治參與,是協助一位政治人物參選競選,他自己後來也曾參與過選舉。雖然卡斯特羅參與學生運動時曾被警察毆打,甚至收到死亡威脅;但有好幾年時間,他都主要在選戰中和法庭上推動社會變革——雖然很快他就覺得成果有限,需要尋求其他出路。

棄筆從戎,其實有一半是被迫出來的。他的「以武制暴」路線是在發現傳統路線無效之後的選擇。1953 年,卡斯特羅發動了攻打軍營的行動,可是行動失敗,不少同伴被殺,他和弟弟也被捕。他在法庭上宣讀了著名的自辯《歷史將宣判我無罪》:

「但是我們還有一個理由,比其他一切理由都更為有力:我們是古巴人,作為古巴人就有一個義務,不履行這個義務就是犯罪,就是背叛……自由不能祈求,只能靠利劍來爭取。 」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Fidel Castro)成功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建立革命政府。圖為1959年1月7日,卡斯特羅與士兵們一起亮相,他們打算於翌日前往首都夏灣拿與民眾見面。(美聯社)

革命素人推翻親美獨裁者 遭美國制裁半世紀

自辯振奮人心,但沒有改變他被判入獄的命運;他兩年後獲釋,到了墨西哥重組力量,也在當地認識了哲古華拉,確定了武裝革命的路線。

這場革命是傳奇性的,甚至是一場奇跡。一班本是文人的革命素人執起槍枝,回到古巴要推翻當時的獨裁者巴蒂斯塔(Batista),才剛抵岸便幾乎全軍盡墨;偏又能絕處逢生,走進山林中的他們,力量迅速擴張,加上美國後來停止對古巴政府的支援,使卡斯特羅和哲古華拉為首的革命軍,在短短三年之間便推翻了政府,並在美洲建立起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共產主義國家。今天在夏灣拿東邊城巿 Santa Clara,就是當年由哲古華拉領導拿下的其中一場重要勝仗,因此後來古巴政府從玻利維亞領回哲古華拉的屍身後,也將他安葬在此地。

推翻獨裁者,革命者成為執政者,沒多久,就和美國決裂;古巴被美國禁運制裁了半個世紀,卡斯特羅也如此管治了古巴半個世紀。與哲古華拉不同,卡斯特羅的浪漫主義並沒有用在穿梭森林不斷革命之上,而是用於建立起一個不向美國屈服的共產主義小國。古巴是如此一個小島國,旁邊就是世上最大的經濟體,被美國孤立制裁半世紀,這日子並不易過。走在夏灣拿街頭,見到那些早就絕種的老爺車,別陶醉於懷舊情調,因為那是古巴人物質嚴重匱乏的明證。從建房屋的水泥油漆,到街上行走的汽車,以至一個打火機,古巴人皆懂得維修,只因每件東西都得來不易。

1961年卡斯特羅(底)在豬灣事件(The Bay of Pigs Invasion)指揮大局,擊敗了美國支持的古巴流亡分子。(美聯社)

不向美國屈服,有其歷史原因。美國自古巴獨立戰爭之後,就成為了古巴的「幕後玩家」,操縱着國家的經濟和政治,被卡斯特羅推翻的獨裁者巴蒂斯塔也一直得到美國支持。卡斯特羅革命成功後,進行土地和經濟改革,觸碰到美國的固有利益,於是美國就打算幹掉這個政府,是為後來失敗的「豬灣事件」。種種前因,加上美國本來就是資本主義霸權的象徵,使古巴即使面對禁運和制裁,卡斯特羅也堅決不向美國屈服。

卡斯特羅帶領古巴在美國的制裁中找活路,於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先後與蘇聯、委內瑞拉、中國等成為親密的伙伴,從他們那處得到資金和資源。古巴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依靠蘇聯的資助,抵抗美國對他們的禁運和制裁;直到1990年代蘇聯倒台、冷戰結束,古巴經歷了一段頗為艱難的日子。到後來委內瑞拉查韋斯上台,大家既是左翼同志,又有共同敵人,於是委內瑞拉便成了那段時間古巴的親密伙伴。近年古巴與中國的關係較為密切,在夏灣拿街上常會見到簇新的巴士,車身上寫着「宇通客運」,正是由中國進口的新汽車。

在2012年的《地球幸福指數》(HPI)中,古巴則排全球第十二,幸福指數為世界前列。(相片由作者提供)

如無美國制裁 可成拉美版李光耀

然而古巴不似北韓,古巴雖然窮,但在卡斯特羅治下,一來沒有個人崇拜(古巴街頭極少有卡斯特羅的照片和畫像,哲古華拉卻有不少),二來在許多方面的社會發展,有不遜於已發展國家的水平,例如古巴的文盲比例近乎零,政府提供所有免費教育;古巴的醫療水平甚高,每年有數千醫科生畢業,古巴的人均預期壽命也處全球中上游位置;而在 2012 年的《地球幸福指數》(HPI)中,古巴則排全球第十二,幸福指數為世界前列。縱觀其他沒有被美國制裁的中南美洲國家,能做到這個水平的大概只有哥斯達黎加。卡斯特羅的管治才能,無庸置疑。

而在另一方面,古巴的經濟自由和新聞自由也是極端地差,資訊被政府牢牢控制。管治能力顯著、人權自由差劣,是不是聽着有點耳熟?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制裁、巧婦難為無米炊,這個數十年來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卡斯特羅,會不會是拉丁美洲版的李光耀、把古巴變成另一個新加坡?這世界素來以成敗論英雄,對於卡斯特羅的評價,又會否大大不同?

「歷史將宣判我無罪」,年輕的卡斯特羅如是說。

在卡斯特羅治下,一來沒有個人崇拜,二來在許多方面的社會發展,有不遜於已發展國家的水平。(相片由作者提供)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