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恐襲.博評】倫敦人的身份認同:淡定有錢剩

撰文:Sheeta
出版:更新:
(恐襲)慌張過後,第二日即被當地朋友的另一條訊息洗版。一名男子在逃忙時還帶著手上的啤酒…不少人在twitter上為此男子辯護時說:「這就是倫敦,我們在走佬時仍可談笑風生」…他的行徑本身未必有什麼大意義,但後來竟引起互不相識的倫敦人在twitter上拿自己的城市開玩笑,更發展成為倫敦人的共同身份認同。
Sheeta
一名男子在逃忙時還帶著手上的啤酒。在twitter中廣傳後很快推到上新聞。(The Independent Twitter 截圖)

周六倫敦恐襲,朋友們紛紛在臉書上報平安。我以往也頗常流連London Bridge 附近一帶,除了有名的Borough Market,那間在新聞片段中,看見人們在疏散的白色磚牆酒吧,也是我和朋友們常到之處,它本身位處地庫,地面只有一個小小的入口,但往下鑽即如進寶山,能找到很多款式的德國啤酒和腸仔,頗受當地人歡迎。

慌張過後,第二日即被當地朋友的另一條訊息洗版。一名男子在逃忙時還帶著手上的啤酒。在twitter中廣傳後很快推到上新聞,該男子的行徑更被稱讚為

「True London Spirit」

什麼是「True London Spirit」呢?用中文講就是臨危不亂。雖然也有人批評他毫無危機感,但不少人在twitter上為此男子辯護時說:

「這就是倫敦,我們在走佬時仍可談笑風生」
(Nah, this is London. We make jokes *as we run away*.)

也有人扯到倫敦的物價上:

「那地方叫London Bridge呢老友,他付了5.5鎊才買到的啤酒!」(筆者按:我記得不止5.5鎊…)
(It's London bridge ffs he's paid £5.50 for that pint)

近年城市發展一個流行的概念是Resilience,這個概念是指城市本身應有一種承受壓力的能力,務求做到臨危不亂,並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的狀態,例如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靠著沿途冷靜的人群,迅速極速鎖定疑犯和按各人傷勢送到合適的醫院或護理站,翌日市面完全恢復正常,就是其中一個最受稱頌的Resilience 例子。

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靠著沿途冷靜的人群,迅速極速鎖定疑犯和按各人傷勢送到合適的醫院或護理站,翌日市面完全恢復正常。(視覺中國)

有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把項目帶到中國時譯成「韌性」,但用在華文世界作為形容詞使用,譬如「韌性城市」、「韌性生活」,不管是廣東話抑或普通話,都覺得繞口。從「捧杯走難圖」我終於得到靈感,Resilience應譯作「淡定」。

我指的淡定當然不是說那男子,我估計其實他可能是過於慌亂,根本忘了手上拿著杯子,他的行徑本身未必有什麼大意義,但後來竟引起互不相識的倫敦人在twitter 上拿自己的城市開玩笑,更發展成為倫敦人的共同身份認同。

我覺得這一份淡定,除了源自倫敦本身作為英國這個一代霸主的首都,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地有一半人口都是從外地移居,大部份人都有一種心態: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我未見過?如果你說今天看見一頭有五隻腳的貓,對方很可能會回應道:我家鄉的鄰居養了一頭狗有兩個頭。」又或者淡淡然地問「是麼?那牠在做什麼?」但語氣中不會有美劇中那種「I'm so excited!」的反應。一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英國政府製作的Keep Calm and Carry On宣傳海報,我總是覺得倫敦人有一種天跌落嚟當被冚的態度(在地鐵被趕時間的人推撞時除外)。恐襲?第二日如常上下班,我的朋友們更如常到London bridge happy hour,當然他們更不可能接受外國勢力說三道四,例如紐約時報說全國陷入恐慌(a nation still reeling),倫敦人讀到都只會翻白眼,說句Keep Calm and Drink Beer。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