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市區活化.來稿】善用妖怪文化傳承 救活鬼太郎作者故鄉

撰文:李維儉
出版:更新:

文:李維儉

旅遊旺季到日本到商店街購物,入神社許願已成為旅客觀光活動。日本各地各區為吸引旅客都以各種各樣可愛裝飾來美化商店街,尤其進入夏季,隨著各市夏祭的展開,商店街就更熱鬧。商店街成為著名觀光地背後各有鮮為人知的市區發展奮鬥故事。近年港人常談論如何發展市區以適當時代與社會的變遷,我想在此討論日本國內一個成功經驗作為參考。

當地不少商店街成為著名勝地與活用當區的文化資產有莫大關係。境港市位於鳥取縣西部,以日本海為鄰的港灣。該市並不為港人所熟悉,但家喻戶曉的著名動漫鬼太郎作者水木しげる故鄉就在此。今天該市以鬼太郎等一眾可愛趣緻妖怪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市區,每年吸引大批旅客觀光,據稱到今年五月二十日為止已達三千萬到訪人數。

當地不少商店以妖怪做賣點。
隨著1993年樹立妖怪銅像,妖怪道路隨之而起。

其實境港市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一度衰落。之前該市以近海優勢發展成日本其中一個漁業港,市區商業街林立,但隨著七十年代經濟發展,汽車成為必需品後,駛車外出消費及附有大型停車場的大型商場發展後,境港市商店街店舖不敵競爭,加上人口老化衝擊,市區一片寂靜死氣消沉。人人都認為境港市完蛋了。

天無絶人之路,境港市於1989年以打造自然及文化市區為號召著手以水木しげる的妖怪動漫為題發展該市。隨著1993年樹立妖怪銅像,妖怪道路隨之而起。由境港市到水木しげる紀念館沿途以超過一百五十三隻大大小小的妖怪銅像來點綴本來死寂了的境港市。商店全以妖怪做賣點不在話下,警局,郵局及告示均以妖怪人物為命名,神社也由妖怪保佑。當地海陸交通也與之配合,由米子站到境港市各站均有妖怪介紹及相關的裝飾,由境港市港口延伸出外的島嶼也能見到妖怪的足跡。

米子站到境港市各站均有妖怪介紹及相關的裝飾。

日本向來善於商業推廣搞噱頭,值得深思的莫過於商業背後如何就地取材善用本地文化資產的心思。境港市並非單單以動漫人物來鼓勵消費那麼簡單,關鍵在於妖怪文化背後的文化傳承。如同別國一樣,中世日本對超人智的東西都有豐富想象,妖怪傳說於是遍布日本各地各村各市。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外,中世紀以來妖怪已是文人畫家創作的題材,最著名的莫過於百鬼夜行圖,曾出現多種不同版本,描繪了被人類棄置的物品化成妖怪的長篇畫卷,把妖怪圖象化可愛化,文人娛樂之餘也記錄了各地妖怪傳說。

江戶時代文人更在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妖怪文化上進一步發展。鳥山石燕根據大量文獻把妖怪圖象化,創作出《画図百鬼夜行》,收錄數百隻妖怪之餘,更描繪妖怪的性格與特徵,反映江戶時代妖怪談娛樂發展到高峰。當然,江戶時代浮世繪裏妖怪及怪談都是常見題材受浮世繪師葛飾北斎的鐘愛,背後與當時妖怪题材廣受不同階層歡迎有密切關係,到了現代妖怪與妖怪文化繼續得到發展,水木しげる先生於1960年代發表鬼太郎妖怪漫畫系列,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妖怪觀,他筆下的眾妖怪人物都參考了中世之來遺留下來的文獻遺產而創作出來,不同的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把妖怪文化動漫化搬上螢幕而且。當中他參考了日本民俗學始祖柳田國男所記錄的妖怪及江戶時代鳥山石燕的妖怪集分別創作了鬼太郎的戰友及敵人,所以他是一位承先啟後的妖怪漫畫家,研究者及藝術家。

「妖怪」點綴本來死寂了的境港市。
+1

可以說,由江戶時代開始,從鳥山石燕到浮世繪大師葛飾北斎,到現代水木しげる及近期的妖怪手錶,都是文化傳承的見證。妖怪在日本人心裏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符號。因此,水木しげる獲得日本當局給絕高殊榮的文化功勞獎,及成為東京市榮譽市民,給稱妖怪學研究代表,為民俗學界的肯定。境港市也多次被政府當局,傳媒及企業界稱許得到多過市區發展獎項(包括がんばる商店街77選及美しい日本の歩きたくなる道500選等)。

境港市的發展經驗啟示了市區活化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單單以此並非成就根本所在,境港市善用當地文化資產打造市區新路向,也緊緊連接著日本民俗學數百年的文化大傳統,體現出一種文化傳承的人文氣色。我認為香港當局多年熱心推動旅遊產業成為本港主要支柱,境港市的故事值得本港當局借鏡,運用當地文化特色,細心規劃才能發展出一種可持續生活方式利及各方。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所有圖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