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化武襲擊 將世衛變戰場 解讀英法為何突熱衷軍事行動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敘利亞東古塔地區的杜馬鎮上周疑遭受化武襲擊,死傷者的片段與照片流出,歐美媒體爭相引述報報道,矛頭直指巴沙爾政府及俄羅斯。但對事件真偽,實際只是各說各法。
直至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11日)發表聲明,指最少有500名民眾出現中毒迹象,認為他們曾遭受化武襲擊,事態終一觸即發,軍事行動似乎無法避免。

電視片段畫面中有小童遭到化武襲擊受傷,被送往一個地方救治。(路透社)

這單新聞背後,有一些細節必需說明。明白世衛基於甚麼情報得到化武襲擊的結論,和明白英法為何站出來表示將與美國合作發動軍事行動,或許會對這次敘利亞新一輪的危機,有更透徹的理解。

事件始未 由敘利亞民間組織發表消息開始

鄰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反政府軍控制的東古塔區杜馬市上周六(7日)遭懷疑化武攻擊,超過70多人死亡,500人受傷,死傷者包括婦孺。消息最先是由敘利亞民間組織「白頭盔」發布,總部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The 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罕有未即時證實消息。

該人權組織其後稱,敘利亞政府軍空投載有化武的炸彈,造成最少25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死亡數字後期修正為70多人,隨着影片和照片公開,震撼世界。

美國總統特朗普翌日隨即譴責襲擊,並稱事件是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及其盟友,俄羅斯與伊朗所為,當中更罕有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事件亦引來了英法兩國關注,法國在周二(10日)表示將會考慮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同日俄羅斯亦聯合國安理會上否決了美國提出對敘利亞化武攻擊進行調查的決議草案,並聲言會擊落所有射向敘利亞的導彈。

世衛在周三(11日)發表聲明,證實事件中大量死傷者出現中毒情況,間接地證實了化武襲擊。美國隨即表示會以導彈攻擊敘利亞,英國亦在此時宣布加入,表示將聯同美國採取軍事行動。一場三國聯合,針對敘利亞政府及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即將展開。

俄羅斯駐聯合國常駐代表涅邊賈(Vasily Nebenzya)質疑美國動機,並警告美國動武將面臨嚴重後果。(視覺中國)

白頭盔與人權觀察組織可信性質疑

閱讀至此,可以理解到在敘利亞遭受襲擊的消息,是沿自兩個敘利亞的人民觀察組織,而事件公開後美國隨即判斷事件是巴沙爾政府或俄羅斯所為。而聯合國世衛組織的聲明,進一步支持了美國對化武襲擊的指控。

不過若認識敘利亞局勢,都應不會對「白頭盔」及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這兩個組織陌生。白頭盔正式名為敘利亞民間防衛團體,是一個與敘利亞反政府軍有密切聯繫的組織,而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總部在英國,同樣是親反政府軍,過去曾被揭露誇大及虛報死傷事件的組織。特別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在事後承認,他們「未能確認是否化武襲擊」的關係,事件真確性受疑。因此俄羅斯的反駁,主要針對着消息來源的真實。

「白頭盔」是敘利亞的民間志願者,駐守戰火前線搜救受傷平民,被指與反政府軍有聯繫。(白頭盔官網)

世衛僅靠消息來源 未能親自確認

而當世衛證實死傷者是遭化武襲擊時,俄羅斯反應更激烈。俄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加季洛夫(Gennady Gatilov)表示:「我們質問世衛的消息來源,那500多人在哪間醫院接受治療、死傷數字是誰給的、誰給予治療等等,世衛全都無法提供詳細答案。」

俄羅斯媒體其後引述世衛回應,稱是從「醫療機構伙伴」中得悉消息。世衛組織承認,他們的消息來源沿自敘利亞邊境的土耳其城市加濟安泰普(Gaziantep)。他們並無人員在受襲的杜馬,亦無參與相關的搜證及化驗工作。

俄羅斯聲稱他們沒有在當地找到化武襲擊的痕跡,這都可能被視之為謊話,但作為國際具有權威代表性的世衛組織,在無法親自證實消息下發表當地受化武襲擊的聲明,成為了美國針對巴沙爾政府及俄羅斯攻擊的口實。

俄羅斯指責世衛遭受反俄羅斯的西方勢力壓力,發放不正確消息加劇敘利亞局勢。再加上無法確認的消息發布來源,若根據俄羅斯的邏輯,這可能是事實的另一面。

文翠珊有意繞過國會,直接下令參與對敘利亞軍事行動。(視覺中國)

英國等待「證實化武襲擊」消息

值得留意的是,法國就今次化武事件早已表態。法國總統馬克龍表明使用化武觸及「紅線」,稱此舉會令法國向敘利亞政府動武,更準備好單獨行動。而在世衛發表聲明後,英國亦旋即回應。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已下令潛艇開往攻擊敍利亞的範圍,最快周四(12日)晚可以展開行動。

整整一年前,利亞伊德利卜省亦受到空投化武襲擊。當時英法只是譴責,卻沒有聲言要採取軍事行動。最終,只有美國在數天後針對空襲中戰機升降的機場發動攻擊,向該目標發射逾50枚戰斧巡航導彈。

那麼英法兩國今次反應為何這麼不同?

先說最近與俄羅斯的關係因毒害間諜風波跌至冰點的英國。英國國內雖有擔心捲入敘利亞的戰事,會升級至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特別是會否重演如2003年針對伊拉克軍事行動的挫折。但由文翠珊領導的執政保守黨已因脫歐問題深陷泥沼,加上最近與俄羅斯鬧得很僵,該黨認為必要在這件事上瞬速表態,以免對英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有負面影響。

有分析指出文翠珊有意繞過國會直接與內閣商議,下令參與軍事行動,實際獲得保守黨支持。所以文翠珊等待的,是聯合國的一句「證實化武襲擊」的消息。

法國在周二(10日)已表示將會向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較英國早一天表態。(視覺中國)

法國新政府要彰顯不一樣

至於法國理由有三個。總統馬克龍在去年暑假時曾發表聲明,表示「若某些事超越了你的底線,再不行動就是懦弱。」馬克龍認為,在今次化武事件上的姿態,將能奠地法國欲做歐洲一哥的領導者地位。至於德國總理默克爾,至今仍然未有明確表態,只是認為事件不宜過早下定論,歐洲兩大國的態度截然不同。

馬克龍的強勢,反映他要彰顯與前任總統奧朗德不同:他不需要依賴美國也能在敘利亞事情上發聲。因此他在周二,即世衛證實化武襲擊前一天,率先表明要針對敘利亞的化武設施進行攻擊。

第二是歐盟持續受敘利亞難民的困擾,馬克龍既一直希望成為歐盟的新領導者,因此促使他更早決定部署進一步行動。至於最後的理由,是馬克龍將於在4月24日訪美,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可以加強法國與美國的友好關係,讓馬克龍在對話時增添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