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核試 全面發展經濟 朝鮮國家路線開啟新階段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周五(4月20日)作出對國家發展乃至東北亞政治環境有極重大意義的決定,宣布中止核試及停止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及增強與國際社會聯繫。朝鮮半島局勢近來日異月新,金正恩這番表述,除了再次彰顯朝鮮此次棄核承諾不同於往年舊例之外,更明確地透露了另一個重要信息—朝鮮的國家發展前景已經轉上全新的路線:改革經濟。

這不是朝鮮首次作出停核承諾。出於各方原因,往年半島無核化談判皆無功而返,半島問題也一直僵化,然而這次的情況明顯不同。3月中旬,金正恩會見來訪的韓國總統特使鄭義溶時已承諾無核化;3月底秘赴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他再次親自承諾無核化;在七屆三中全會上,他除了重申這一態度,並提出停止核武試驗、廢除核試驗場等具體落實措施。

種種迹象顯示,金正恩的最新表態,不再與停核承諾本身所應具備的莊嚴背道而馳,各界對此紛表歡迎,美國總統特朗普形容「這對於朝鮮和世界來說是個好消息」,中國外交部強調,此舉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朝鮮召開第七屆第三次全體會議,宣布中止核試、聚焦經濟發展的重大消息。(視覺中國)

主動放棄談判籌碼?

原本外界認為,無核化承諾將是平壤在本周五(4月27日)召開的「文金會」,以及或於6月初召開的「金特會」這兩場解決朝鮮問題的談判中,用來討價還價的重大籌碼。外界普遍判斷朝鮮會像以往一樣,將核開發的各個階段分割交易,暫停核試驗、遞交核材料清單、炸毀寧邊核冷卻塔等,均會分別成為交易對象,以換取能源進口、糧食援助、解除經濟制裁、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等回報。如今金正恩在即將分別與韓國、美國進行首腦會晤前,率先「做出表率」,顯得頗為詭譎。

出人意料的不止如此,韓國總統文在寅上周四(4月19日)在青瓦台舉行午餐會,招待傳媒,席間表示朝鮮當局表明了完全棄核的意志,而且沒有提出撤走駐韓美軍等美方無法接受的條件。

一直以來,朝鮮在半島無核化問題談判上的根本目標,是要獲得安全保障。多年來,朝鮮針對此目標開出過多項條件,包括:2005年,朝方將駐韓美軍撤軍問題與六方會談掛鈎,並多次指摘駐韓美軍是朝鮮半島的毒瘤;2006年3月,平壤常駐聯合國代表朴吉淵致函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tta Annan),要求解散設在韓國的「聯合國軍司令部」;2015年10月,朝鮮呼籲美國通過談判達成正式和平協議;2016年7月,朝鮮提出美國必須從朝鮮半島撤軍、承諾不對朝鮮進行戰爭威脅、不對平壤使用核武器等;2017年11月,朝鮮官媒《朝中社》還提出「美國等擁核國家應該帶頭棄核」的倡議。

由以上不同條件可見,美國對朝核威懾及30,000名駐韓美軍,都被朝鮮視為擺在枱面上的安全威脅。現在朝鮮一邊停止核試,一邊接受美國繼續在韓國駐軍,到底想從談判中得到什麼?要解答這一問題,必須詳細剖析朝鮮如今面對什麼樣的內外環境。

金正日(右)曾指摘駐韓美軍是朝鮮半島的毒瘤。圖為他與主張「陽光政策」的前韓國總統金大中在2000年會晤時的情況。

朝鮮與美國的敵對源自韓戰,由於當年只簽署停戰而非和平協議,理論上美朝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這也使得金家政權長年奉行「先軍」道路。

一直以來,美國的核打擊與「精準斬首行動」是最令金家政權憂心的外在威脅。在平壤的眼中,發展核武器意在抗衡美國這張戰略威脅王牌,而其最直接的導火線是冷戰結束之後,中國沒有像前蘇聯一樣為平壤提供核保護傘。隨着朝鮮擁有核武器,美國已難以對朝動用核打擊和「精準斬首」這些動武前的最後選項。特朗普渲染以軍事選項對付朝鮮,作出諸如「對平壤使用核武器」等警告,更多的是口頭嚇唬,核武器的殺傷力足以讓美國對投放核武慎之又慎。

跳出死胡同 不堅持撤駐韓美軍

事實上,對美國來說,擁核是一種戰略威懾,不只針對朝鮮。「美國帶頭棄核」涉及全球核治理,是有關核制度層面的國際問題,美國答應的可能性並不大。平壤方面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平壤過往叫嚷着要美國帶頭棄核,更大程度上是要表達自身推進核研發的強硬立場。如今朝鮮也擁有了核威懾能力,金正恩聲言朝鮮的核設施「已完成了使命」,也就不難理解。

朝鮮已擁有核威懾力,核設施自然「完成使命」。(視覺中國)

排除了核打擊的威脅,朝鮮要防備的是美軍大規模入侵。韓國從1990年代來以來堅決反對向朝動武,使得美國再動用這一選項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話雖如此,朝鮮不會願意見到美軍一直在自家門口虎視眈眈,因此長年堅持把美國撤軍作為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先決條件之一。不過,解決美軍駐韓的問題顯然無法一蹴而就。

韓戰時期,美國出兵並不只是為了打朝鮮,而是為了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持續蔓延的「紅色瘟疫」。停戰後美國不願意撤離,原因也是繼續對壘中、蘇、朝三國,形成軍事壓力。冷戰結束後美國仍然保持駐軍,是希望威懾中朝,並維持在東北亞的影響力。因此,美國駐軍從來不是僅僅為了朝鮮而設定,尤其是在中美結構性矛盾日益緊張的今天,美國駐軍是針對朝鮮還是中國,很難說清。

從這個角度來看,朝鮮不再堅持駐韓美軍撤軍,恐怕是不想困在死胡同。美韓早就以雙邊安排為由拒絕撤軍,朝鮮暫時不提撤軍要求,改為謀求簽訂和平協議,是務實做法,如果美朝之間的敵對關係能夠得到改善,平壤就不必過於擔心駐韓美軍突然攻擊朝鮮。

駐韓美軍一直被朝鮮視為安全威脅。圖為美韓軍演的情況。(韓聯社)

既然朝鮮不擔心美國發動大規模軍事入侵,擁有核反擊能力後,也不再擔心來自美國的精準打擊,那麼對朝鮮來說,更為緊迫的談判目標,實際上是解除經濟封鎖—以往在無核化談判上朝鮮要的是安全,現在要的則是以無核化換取外界在制裁事宜上與其接觸。這也說明聯合國安理會在中國支持下對朝的一系列制裁行動取得效果,迫使金正恩改弦易轍,換取融入世界的通行證。當然,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是金正恩理性行事,而他近期態度突變,恰恰說明他在政治上並不像許多人所形容那樣「瘋」,而是頗見外交手腕。

全面開啟經濟建設

除了發出停核訊號之外,朝鮮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中更重要的內容,是在通過《關於宣布經濟建設與核武力量建設並進路線的偉大勝利》決議書同時,也通過了《關於按照革命發展新的更高階段要求,集中全力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決議書。金正恩表示,朝鮮「已經站在了世界性的政治思想強國和軍事強國的地位上。當前要集中全力進行經濟建設」,並指這是「新的戰略路線」。金正恩又提出「要把經濟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首位」,「實現國民經濟的主體化、現代化、信息化、科學化,讓全體人民過上不羨慕別人的富裕文明的生活」。

該決議稱,為了營造有利於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將積極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密切聯繫和對話,並要求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內閣,為全力發展經濟採取相應的法律、行政及實務措施。

要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有利的國際環境必不可少。圖為平壤市面。(韓聯社)

恍如1970年代的中國

上述決議對外宣示,不管各方是否承認朝鮮是核國家,是否承認朝鮮的核開發已完成,朝鮮都將進入全面發展經濟的新階段,不再集中精力搞軍事建設,國家發展戰略和路線出現重大轉變。

不少評論因而形容,這一決定的意義堪比1978年中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宣布「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吉林大學朝鮮問題專家王生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分析,金正恩敢於說「全力發展經濟」,說明他對即將舉行的朝韓與朝美峰會很有信心,「朝鮮認為,這兩次會談如果彼此有誠意解決朝核問題的話,將能取得美國與韓國的安全保證承諾。一旦平壤的安全獲得了保障,也就意味着朝鮮有可能和美國、日本等國建交。我覺得這種情況和1970年代的中國有些相似。」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國際環境的改善,中日、中美建交。

從策略上講,朝鮮在朝韓、朝美峰會之前宣布停止核試的重要決定,確實是為了給會談取得成功創造有利環境,爭取對韓對美談判主動權,獲得更大談判空間。毋庸置疑,此舉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半島局勢緩和進程。

從戰略上看,朝鮮所做的絕非只是率先對美韓示好之舉,更是在擁核之後的全方位外交攻勢。在金正日時代,朝鮮是被動參與到無核化談判當中,應各方要求作出無核化承諾。現在朝鮮主動宣布暫停核試而不當做談判的籌碼,避免被外界認為這是在外部壓力下的讓步,而金正恩選擇在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七屆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宣布停止核試,形式上也更具有官方權威性。這樣明確的表態,反映了勞動黨黨內的共識。

各方都注意到此輪半島問題的和解以金正恩新年賀詞為開端。事實上,2017年9月朝鮮宣布完成核開發之後,2017年10月勞動黨就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會議專門討論了「針對造成的形勢的若干當前任務」。金正恩在報告中分析和評價當前圍繞朝鮮的複雜的國際形勢和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並提出了勞動黨針對造成形勢的當前活動和經濟發展方向,以及為其實現的戰略任務和途徑。

國家戰略轉向經濟建設,也體現出金正恩對朝鮮國內發展思路的調整。「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絕對不會改變,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不能保衛國家和民族的自主權、生存權和社會主義。」金正日生前在多個公開場合說,「先軍政治就是萬能寶劍。」「沒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沒有子彈就不能生存。」可以說,一切以軍事工作為先,一切以軍事工作為重,是金正日時代最明顯的印迹。

然而,「先軍政治」不只導致朝鮮的經濟民生凋敝,更導致朝鮮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佔對朝鮮貿易額90%的中國事實上掌握着朝鮮的經濟安全。金正恩上台後在2013年3月的勞動黨中央全會上,提出「經濟建設和核武建設並進」路線。此次時隔五年金正恩提出全面轉向經濟建設,是對「先軍政治」繼續撥亂反正,是在完成軍事建設目標後,全面發展經濟,走向經濟獨立自主的開端。

朝鮮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圖為位處兩國邊境的「友誼橋」。(路透社)

對外營造和平 對內全力改革

為了發展經濟,金正恩提出營造和平的外部環境,對朝鮮內部則提出,「將集中一切力量開展全部動員國家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劃時代地提高人民生活的鬥爭」;「在集中一切力量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鬥爭中,增強黨和群眾團體組織、政權機關、法律機構、武力機關的作用」;「各級黨組織和政治機關要經常掌握和總結黨的七屆三中全會決議執行情況,保證決議徹底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內閣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會決議提出的任務,採取法律、行政及工作措施」。

撇除官方套話,上述各項改革目標若能實現,將很大程度上改變朝鮮的社會面貌。金正恩早就展現出走經濟發展道路的構想,他多次說要讓朝鮮人民吃上米飯喝肉湯。過去數年在嚴厲制裁下,朝鮮的科學技術得到發展,國民經濟實現了增長。這是初步恢復經濟發展的並行路線取得的成果。現如今全面轉向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水到渠成,不是生硬的轉折。在完成國內權力鞏固的基礎上全面推行自身的政治理念構想,體現出金正恩在政治上的成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上文載於4月2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