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走鋼線向朝鮮示好 國內保守派伺機反撲 人權問題仍是死穴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也許由朝鮮半島以外的人看來,韓國總統文在寅對朝鮮示好,是促成今次朝韓首腦峰會的一大原因。
不過在韓國國內民眾眼中,文在寅卻是在走鋼線,若拿揑不好國防與朝鮮關係之間的平衡線,隨時「車毁人亡」。在部分保守派的眼中,文在寅的行動更是對朝鮮示弱、甚至是放棄了底線。

韓國保守派對朝韓峰會成果有保留。(路透社)

文在寅在競選總統時,本身打正旗號反對設置薩德導彈防衛系統,但在朝鮮多番射導彈等挑釁行為後,在選前兩個月,文在寅終轉軚支持薩德。

在成功登上總統寶座後,他任用對朝態度較強的前海軍上將宋永武為國防部長,任用強調多邊主義的鄭義溶出任國家安保室室長;他上場後首個官方正式訪問又是到華盛頓,處處強調美韓同盟的重要性。他的行動目的是顯示:他不會對朝鮮示弱。

不過之後形勢急轉直下,文在寅為促成與朝鮮對話以至召開首腦峰會,連番放下身段。而朝鮮和金正恩方面亦由不理睬變為積極回應。然而這些努力未為韓國國內保守派政客欣賞。

不少保守派批評,朝鮮由年初至今的「讓步」只是為核武發展「買時間」,甚至質疑金正恩表明願意無核化只是謊言。在野保守派的自由韓國黨黨魁洪準杓早前與文在寅會面時,就有關問題與文在寅針鋒相對,他強調無核化的重要,警告若朝鮮只是凍結核計劃或暫時停發射導彈,結果都會是重大國家悲劇。

朝鮮發射導彈等行為,令韓國國內保守派對總統文在寅的政策有質疑。(VCG)

面對這些批評,文在寅回應:「我們要小心不要太快感到樂觀,但我們亦應避免『永遠不成功』或『我們只會被騙』的想法。」他強調無核化是最終目標,不能以不擴散或凍結作為終點。

文在寅的行動及言論,明顯未能安撫國內的保守派。時移勢逆,儘管文在寅被視為「陽光政策」繼承者,他暫時還未有如金大中及盧武鉉年代般,對朝鮮慷慨解囊,有金錢上的資助。

有國內民眾要求韓國總統文在寅關注朝鮮的人權問題。(路透社)

即使如此,國內民眾對朝鮮仍有戒心,《京鄉新聞》今年2月的調查顯示,69%的受訪者支持朝韓峰會,69.1%的受訪者認為兩韓關係會改善;但也有約半數受訪者認為,若朝鮮不同意凍結核計劃或放棄核武,峰會也沒有意義。

有脫北者坦言更關心人權問題,朝鮮人權關注人士金英華接受半島電視台訪問,他說:「作為朝鮮人權關注人士,我批評峰會及政府的參與。韓國不只犧牲小事,更是打擊人權。若峰會提及人道救援,那是好的,但救援又是否能給他們希望?」他認為朝鮮違返人權,希望文在寅透過對話令朝鮮變成一個倡議和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