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馬來西亞半世紀首變天 「希盟」四黨關係受考驗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變天!原執政聯盟「國民陣線」(BN)建國半個世紀以來首次丟失政權。前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領導的「希望聯盟」取下222個國會席位中的113個,足以微弱優勢單獨執政。同時,國陣亦將多個州的執政權輸了給希望聯盟同伊斯蘭黨。

經歷一夜的苦候,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在清晨5時公布正式結果,執政國民陣線獲79席,希望聯盟獲113席。儘管昨夜開票過程較以往緩慢許多,也有流言稱首相納吉(Najib Razak)將動用國安法戒嚴,拒絕交出政權,最後仍是有驚無險。今早,希盟名譽主席兼首相候選人馬哈蒂爾將與希盟主席旺阿茲莎(Wan Azizah)一同覲見最高元首,尋求盡快組建新政府。

首都吉隆坡一所學校內,選民正排隊等待投下神聖一票。(Gettyimages)

    馬來反風吹響 執政黨國州皆輸

繼上次選舉出現「華人海嘯」後,反對黨支持者希望馬哈蒂爾的加入可令馬來人改弦更張,掀起「馬來海嘯」。這股海嘯昨日如期來到:據估計,全國不分地域均有兩成左右馬來人轉投希望聯盟。

在南部的柔佛州,希盟議席由5席增至19席,打破國陣在柔佛州不敗的神話。這股反風也吹向另一岸的沙巴和砂拉越,東馬地區原本屬於國陣的「定存州」:國陣原獲得56個席位中的47席,卻在今次選舉中失去近過半席次。

馬哈迪(中)在選後見記者,站在他左邊的慕尤丁原為巫統柔佛州大臣,亦是本次柔州變天的功臣之一。(Gettyimages)

除了全國政權,希望聯盟亦奪取多個州屬的執政權。除了保住原有的檳城和雪蘭莪州,還在北部奪下了吉打州。至於在馬來半島南部,希盟將首次執政馬六甲、森美蘭和柔佛三州,幾乎涵蓋馬來西亞全部經濟發達地域;西海岸唯一落下的霹靂州則呈現各黨均不過半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退出反對黨聯盟成為第三勢力的伊斯蘭黨,本不被外界看好,料將在失去友黨支援後一敗塗地。然而,伊斯蘭黨同樣乘反風而起,不僅保住了吉蘭丹州政權,更奪下登嘉樓州。國會議席方面,伊斯蘭黨奪下最少18席,是單獨參與大選情況下的最佳戰績。

行動黨柔州國會議員候選人劉鎮東,成為少數落選的行動黨候選人(香港01記者攝)

    華人未有轉向 馬華公會瀕臨泡沫化

選前有推測認為,華人上屆大選幾乎一面倒支持反對黨也未能推倒政府,今次選票應會回流國陣,避免「朝中無人」的窘境,但今次華人變天的意願卻是更加堅定。

國陣成員馬華公會在本屆大選派出39位國會議員候選人,幾乎全軍覆沒,僅剩下亞依淡(Ayer Hitam)的魏家祥一人。該選區為華人及馬來人的混合選區,魏的選票也大多來自馬來人聚居區。在吉隆坡士布爹(Seputeh)選區,希盟行動黨候選人郭素沁以63094票戰勝馬華公會的陳君兒,後者僅得7035票,在一對一的對決中竟連選舉保證金都無法取回

同樣誇張的例子還發生在巴都(Batu)選區,原定上陣的公正黨候選人蔡添強因法律問題被剝奪競選資格,不得已在選前5天宣布支持一位年僅22歲的大學生普拉巴卡蘭(P. Prabakaran)上陣。結果,後者以將近三倍的票數戰勝國陣候選人劉華財,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國會議員。

馬華公會一度打出中國牌爭取選票,卻難避慘敗。(香港01記者攝)

    勝選過後 考驗希盟盟黨關係

勝利的滋味固然甜蜜,如何分配勝利果實卻是希望聯盟四黨必須面對的問題。接下來的幾天,希盟各黨領袖不僅要分配內閣席次,還要商議各州的州務大臣和州內閣人選。如果談判破裂,任何一黨退出希望聯盟都將令希盟無法組閣,出現「懸峙國會」。

希望聯盟接納馬哈蒂爾及其領導的土著團結黨前,內部曾激烈爭論。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Anwar Ibrahim)同馬哈蒂爾可謂一生仇敵,後者親自在90年代末將安華送入監獄;行動黨更因馬哈蒂爾任首相時,對華人社群及華語教育的不友好態度,而同他不咬弦,相互的不信任難以短時間化解。行動黨議員倪可敏曾在演講中提及:「騎馬殺雞」(借馬哈迪拉倒納吉),「利用」意味顯著。

馬來西亞大選三大陣營示意圖(香港01製圖)

另一方面,四黨在執政理念上也有不同。希盟成員中的行動黨和公正黨皆反對族群政治,反對馬來人特權,主張「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其中尤以行動黨為甚,更因此被馬來人稱為華人沙文主義政黨;反觀土著團結黨專注土著及馬來人權益,主張維護土著特權,理念差異可見一斑。

為了推倒國陣的共同目的,四黨暫時走到一起。選後面對各自支持者的壓力,必將實踐本黨理念,其間調解決不容易。然而,四黨間的相互制衡未必是壞事,國陣執政時期,巫統憑一己之力便可執政,其他政黨難以制衡巫統,為馬華的失敗埋下伏筆;如今四黨平起平坐的格局,相信能避免類似情況重演。

篤信伊斯蘭教的安華在1991年任大馬財長,1993年兼任副首相,但到1998年給時任首相馬哈蒂爾趕走,二人反目。(VCG)

此番大選過後,希望聯盟相信將改革六十年來積弊的國家體制,廢除單方面維護政府權威的「惡法」,也將調整選區劃分不公,票值差距10倍的畸形現象,國陣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也許下次大選時,馬來西亞能從「對抗國陣」的意識形態中走出。各黨可以自由競爭,不必為了聯合而聯合。屆時,馬來西亞的民主方能走進新的一頁,而希望聯盟的歷史使命也將隨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