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綜合安倍訪華成果 推進政經合作 惟地雷仍在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結束,中日在多個領域項目上達成了共識。安倍表示兩國關係走進新時代,國家主席習近平亦表示兩國關係得以重返軌道,回應安倍的「互為合作,不作威脅」。雙方在這次會面的目的基本達到了,然而中日關係根本的問題其實並無解決,在今次中日峰會上依然擱置。

安倍訪華,中日雙方就經貿等議題達成共識,簽署多項協議及備忘錄。(視覺中國)

總括而言,這次中日峰會兩國取得了政治和經濟的成果,讓兩國得以在共同利益下再次走在一起,但雙方的根本矛盾未有解決。翻閱這次雙方的會談成果,可以扼要地歸納成以下9項。

1. 中日兩國就建構新時代達成一致,兩國「互為合作,不作威脅」,中方確認日方提出的三項原則。
2. 日本確認中止對華開發援助,中方感謝日本多年協助。雙方將改以對等方式共同合作,並就第三方國家合作進行基建開發。
3. 中國同意積極考慮放寬自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實施對日本進口的食品限制。
4. 中日同意重開貨幣互換協議,並把上限提高至3萬億日圓(約2100億港元)。
5. 中方願意再向日本借出熊貓。
6. 中日同意就建構和平東海,盡快重啟東海油田共同開發談判。
7. 年內召開海空聯絡會議,盡早建立熱線聯絡機制,以防止在包括釣魚島附近的爭議海域上發生衝突。
8. 中日同意守護多邊主義,支持自由貿易。日方支持中國繼續與美方展開對話,解決摩擦。
9. 中日支持繼續履行針對朝鮮的安保決議,同意就實認朝鮮半島無核化合作。中方支持日朝盡快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並改善兩國關係。

中日關係重回正軌,走向新時代,但走向新時代前並沒有消除兩國間最大的矛盾。(視覺中國)

未有處理關鍵的歷史認識及領土爭議

9項的會談成果中,幾乎全部圍繞政治及經濟,與領土相關的釣魚島問題僅以「建立溝通機制」防止發生衝突帶過。

中日間的關鍵問題,在於「歷史認識」及「領土爭議」。過刺激中日關係起跌的元兇都離不開這兩項,直至最近2012年使中日關係跌至低谷的,正是因日本「國有化」釣魚島所致。但這些話題其實並沒有在這次會談上特別出現,在雙方同意走進兩國新時代的同時,矛盾依然存在。

中日作為世界經濟大國,互相合作對雙方都有利。特別在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至上主義下,加速了日本走近中國的步伐,中日在這次峰會中就經濟及政治外交上達成共識是可預期的,亦可說得上是富有成果的會面。但摒除兩國意識形態不同,歷史認識及領土爭議若無法得到真正解決,中日兩國實際沒法真正並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