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文翠珊國會首敗 「留歐派」或能扭轉脫歐厄運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英國下議院周二(4日)正式開展「脫歐協議」的審議程序。文翠珊剛上戰場就「敗象紛呈」,除了政府遭到「藐視國會」指控外,還將未來脫歐走向的決定權進一步交到國會手中。
《金融時報》亦隨即發表評論文章,指文翠珊「能保首相之位,卻不保首相之權」,更使部份親歐派主張的「挪威模式」、「二次脫歐公投」聲勢大漲。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敗象之一:「藐視國會」威脅 被迫「自毀長城」

在文翠珊保守黨政府關鍵執政盟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倒戈之下,國會以311對293通過對文翠珊政府官員「藐視國會」的指控,有導致政府官員被中止職務或者逐出國會的風險。

事緣國會在上月通過要求政府「全面公開」其內部保密的「脫歐法律意見」,不過,英國檢察總長郝思賢(Geoffrey Cox)周一(3日)在國會上只願公開有關法律意見的「摘要」,被工黨影子脫歐大臣施紀賢(Keir Starmer)指控為「故意拒絕執行國會命令」。

「藐視國會」指控通過後,保守黨下議院領袖利雅華(Andrea Leadsom)承諾文翠珊政府將會公布法律意見全文。不過,唐寧街卻只說周三(5日)會正式回應「藐視國會」指控,而法律意見能否趕在下周二(11日)的「脫歐協議」前公布則仍屬未知之數。

檢察總長郝思賢雖然周一已到國會接受議員提問,不過仍未能阻止國會違反一貫慣例,堅持要求政府公開「脫歐法律意見」。(路透社)

「脫歐法律意見」預計會對「脫歐協議」為解愛爾蘭邊境問題的「補底方案」提出多番質疑,繼早前被迫公開的「脫歐經濟分析」,將進一步打擊文翠珊指協議是「好方案」的講法,可說是「自毀長城」之舉。

文翠珊如今亦只能承認協議只是「有光彩的妥協」(honorable compromise)而已。

敗象之二:國會搶奪「未來脫歐路向」決定權

同時,保守黨留歐派前檢察總長葛偉富(Dominic Grieve)提出「如果文翠珊脫歐協議不獲通過,國會有權動議修改協議內容」,在今日「脫歐協議」遭否決風險極高的情況下,形同將未來脫歐走向的決定權交到國會手上。

有關提案,在26位保守黨議員倒戈之下,以321對299票獲得過通。

文翠珊曾試圖親身遊說前檢察總長葛偉富,如今卻遭後者來了一下「回馬槍」。(視覺中國)

在國會強烈反對「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文翠珊脫歐協議之外的其他選項因而聲勢漸高。國會議員或會提出各種類型的「挪威模式」(即留在單一市場,卻不留在關稅同盟),甚至是「二次脫歐公投」主張。

雖然文翠珊政府未必真要執行任何國會動議──例如國會就算否決「無協議脫歐」,也不能在法制上迫使文翠珊向歐盟提出「放棄脫歐」或「延遲脫歐」──不過國會動議將對文翠珊政府將造成極大政治壓力。

敗象之三:英國或有權「單方面」撤銷脫歐 助留歐聲勢

另外,歐洲法院周二公布的法律顧問意見,不同意歐盟對「英國撤回脫歐,須歐盟全體成員同意」的主張,指出歐盟成員身份,如同其他國際條約,一個主權國家絕對有權決定是否退出,認為英國可單方面撤銷《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第50條的脫歐程序。

雖然顧問意見並無約束力,但歐洲法院的判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會跟從。

對於「英國能否單方面撤銷脫歐程序」的審理早在去年啟始,至今已接近尾聲。(路透社)

此法律意見,為企圖借「二次公投」扭轉脫歐厄運的英國留歐派,打了一針強心針:由於目前「留歐民意」反勝「脫歐民意」,如果歐盟願意延後明年3月29日的脫歐大限,英國可借「二次公投」的新民意打倒舊民意,而單方面「撤回脫歐程序」。

「單方面撤回」權力的好處是,英國的「回心轉意」,將不會因為某些歐盟國家想從英國手上獲取更多利益而受阻;而且如果國會真有多數議員支持,甚至有望可急行軍,趕在脫歐大限前進行「二次公投」。

配合文翠珊的國會敗象,「留歐派」聲勢可謂更上一層樓。

文翠珊策略:以「留歐」倒逼「疑歐派」支持

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分析就指出,周二倒戈的保守黨員中,其實有數位一直忠於文翠珊的黨員,其中一位更是保守黨黨鞭的左右手。

周二是英國國會審議「脫歐協議」的第一日,國會外分別有留歐及脫歐支持者舉行集會。(路透社)

因此,有傳言指,文翠珊的「敗象紛呈」其實全由她一手「自編自導自演」,全心要收編保守黨內,甚至其他政黨(特別是當初支持脫歐的DUP)的疑歐派議員,以支持其「脫歐協議」。

英國疑歐派雖然極為不滿文翠珊的「脫歐協議」,然而「二次公投」可能導致的「留歐」卻是更大的敵人:由於「英歐未來關係」未定,將來可能選項甚多,疑歐派其實可以先「忍痛」接受文翠珊協議的「半脫歐」過渡期安排,再在未來關係上從長計議。

文翠珊如今唯一可以挽回疑歐派支持的手段,似乎就真的剩下以「留歐」相逼。不過,即使有疑歐派「含淚支持」,在保守黨內留歐勢力堅拒文翠珊協議的情況下,其「脫歐協議」要通過國會,於今依然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