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惑】默克爾開啟漫長告別 無問西東還是以退為進?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德國「鐵娘子」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連續兩場地方選舉失利後,宣布不再連任基民盟主席,並在2021年結束總理任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盟研究所主任崔洪建在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默克爾退位是為了管控黨派分歧,避免政局混亂;而她的繼任者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則面臨維持大聯合政府政治穩定的挑戰。

01:香港01

崔:崔洪建

01:默克爾讓出基民盟主席的位置,由卡倫鮑爾接任,但基民盟內部又有聲音求要默克爾提前讓出總理寶座。在外界看來,默克爾似乎遭遇了執政危機,但是也有不同觀點認為,默克爾其實如精算師一般掌控了局勢,她並不留戀總理位置,並且在為自己卸任之後的德國政局作長遠謀劃。你怎麼看?

崔:首先我覺得默克爾不當黨派領導人,本身就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維持她在基民盟黨內的威信。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她繼續抗著,一方面壓力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大家對她的好感度也越來越低。

默克爾「退」的這一步,表明了自身的責任心,她要傳遞的信息是,我為了黨的和政府的利益放棄了個人利益。兩個方面,其一,不當黨內領導人;其二,不尋求連任。現在(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也學這一招,還是挺管用的,說到底就是交易,以「退」來換取大家的繼續支持。

換句話說,她要鞏固基本支持面,現在默克爾在基民盟黨內、在德國政府內,她的地位短期很難被取代。所以我覺得實際上她放棄黨的領導職務,後面也是為了退出政壇做準備。她給出時間表,現在退黨,2021年退出政府,其中意味不言自明,就是需要時間,用這個時間來培養接班人,有了黨內接班人,再花時間讓她成為政府接班人。

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卡倫鮑爾當選基民盟黨魁,有望在未來接替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路透社)

01:卡倫鮑爾繼任基民盟黨主席似乎是眾望所歸,但德國政壇錯綜複雜的局勢似乎並沒有就此理順。

崔:推出卡倫鮑爾可以看成是默克爾和基民盟的交易,基民盟也基本上接受了她這個交易。但是對德國來說,則有另外的考量:卡倫鮑爾在基民盟黨內,默克爾在政府,兩者的關係怎麼處理?德國是大聯合政府,是黨派聯盟,是政黨聯盟,也就是說,黨派對政府不可能一點影響都沒有,畢竟政府是黨派組成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由政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與默克爾領導的政府之間是什麼關係?對雙方來說,雖然現在黨內權力交接完成了,但是接下來黨內的政治議題和政府議題該怎麼處理關係?就這一點而言,目前雙方並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式,很多人都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之所以大家支持卡倫鮑爾接班默克爾,是因為這體現了政局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她是默克爾力薦的人,另一方面,她在有些方面和默克爾也保持著一定距離,她並不是默克爾的翻版。卡倫鮑爾其實也想適當地與默克爾保持距離,這也是她得到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拿捏與默克爾的「距離」,對卡倫鮑爾來說是一大挑戰。(視覺中國)

那麼問題在於,要保持多大距離?如果距離保持不夠遠,黨內不滿意;如果距離保持的太遠,默克爾肯定不滿意,會認為她干擾政府的政策。

現在德國是在分階段解決問題,默克爾退出黨,先把基民盟穩下來,不讓基民盟內部的分裂擴大。另外,對執政夥伴有所交代,包括基民盟和社民黨。每次地方選舉,社民黨都要跳出來指責基民盟,說自己被拖累。這種情況不可以持續,因為這樣下去的話,地方選舉出現的矛盾會直接影響大聯合政府。所以,默克爾就以一定程度上犧牲自己在黨內的領導權,換取大家暫時的穩定,安撫各方不要往分裂的方向走。

但是,其實大家現在都沒有想好接下來怎麼處理這個關係,默克爾作為政府總理,不可能一點也不聽黨內的。因為德國的政治特點就是黨派聯合上台,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有黨的政策共識,然後才能變成政府共識。這在德國來說,是一個正常的過程,而不是像其他政府一樣,選舉結束之後黨就沒用了,政府就是政府,政策就是歸政府來管。

德國每屆政府上台之後,都會推出政策文件:黨的政策文件、聯合政府和執政夥伴的政策文件。基民盟、社民黨的政策文件要合在一起。所以在大聯合政府裏,左右兩端的政治協調尤其重要。

維持基民盟的團結、維持大聯合政府的穩定的政治功能完成之後,還有政策層面的問題。實際上,這種結構能不能真正運作起來,大家心裏還是沒有底,還是有懷疑。所以現在卡倫鮑爾的壓力不小,她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因為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把因默克爾淡出而試圖解決的問題又重新挑起來。

所以把卡倫鮑爾推上前台,現在來看還只是個交易,並沒有真正解決(德國政治的)矛盾和分歧。

黨派聯合上台執政,是德國政治的一大特點。圖為德國國會外觀。(視覺中國)

01:近一段時間以來,德國先後有兩位政治人物出面說話,要求法國退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歐盟代替。這其中固然蘊含著讓歐盟從經濟聯盟變成政治聯盟實體的理想,但其實也涉及到了德法關係的問題,有人認為,當中或多或少藏著德國的一些私心。

崔:這個提法我認為很能體現德國人求真務實的特點,這幾年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中表現很積極,它想有一個代表權,但是現在情況並不允許。別說增加德國,原有的英法都引來頗多質疑。歐洲一體化帶來的問題也是一個原因,除了傳統的英法以外,歐盟也想提高代表性,歐盟在很多國際組織中都想插一腳,已經有英法德的參與了,歐盟也還想來湊個熱鬧。

所以大家就會思考這樣到底公不公平,其實就是雙重代表的問題,英法德在歐盟裏面,然後英法德又單列出來,這個矛盾很深。德國人的這個想法我認為實際上提出了幾個問題。

第一,歐洲內部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英法在安理會各佔一席,二戰過去這麼多年,如果不考慮歷史因素,德國現在才最有資格在安理會代表歐洲——從經濟、政治影響,以及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德國其實已經超過英法了。所以這背後反映的是,歐洲內部的實力已經發生了很深刻的變化。

第二,德國這個提法表達了一個觀點,如果要真正實現歐洲認同,那麼就應該做到實處,像英法這樣的大國,經常虛張聲勢說代表歐洲後面的好幾十個國家。然而,一旦涉及到國家利益,就又不提代表歐洲了,那時候法國的就是法國的,英國的就是英國的。

所以從建設性的角度,或者現實的角度來看,德國人的提案未必沒有道理。第一,客觀反應實力對比的變化。第二,真正體現歐洲的版面權,而不是法國或者英國。

英德是安理會常任理想國,但兩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其實早已比不上不是常任理事國的德國。圖為文翠珊和馬克龍早前出席一戰紀念活動時的情況。(視覺中國)

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也經常提歐洲主權,怎麼體現歐洲主權?把法國主權揉到歐洲主權不就行了?歐洲的能見度不是更高嗎?但這其中又有另一套邏輯,這套邏輯裏碰到一個問題就是:一體化在某些核心領域還是遇到了「民族國家」的障礙,仍然以國為界。各國平等、共用一體化紅利都可以是目標、可以是願景,然而回到現實,沒有國家願意把自己的位置讓出。德國人這個想法,反映了真實,但是又和另一種現實產生了矛盾。

01:德國這樣的主張是否會給現在的聯合國體系帶來衝擊和影響?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不僅僅是德國有訴求,放眼全球來看,印度、日本、巴西等這些新興的國家都有類似訴求。

崔:這個問題其實涉及聯合國安理會改革。聯合國為什麼一直在說改革?因為它有些方面的確出現了問題。比如,安理會的代表性和效率問題,如果從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員的角度去思考,的確可以解決代表性的問題,如果以上這些國家都進來,基本上能解決代表性問題。畢竟現在的「五常」,第一,在地域上沒有囊括全球。第二,不能客觀反映從戰後到現在以來國際實力的對比變化,並且效率可能更差。

由於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和代表性不足等問題,聯合國備受詬病。圖為安理會會議情況。(視覺中國)

01: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本來外界對於聯合國的批評就集中在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等問題上,如果擴大常任理事國席位,反而又繼續加重了這些問題,相當於是用一個問題來解決另一個問題。

崔:對,很難用「擴員改革」的方式來解決矛盾,要換一種思路。首先,把這兩個問題排序,哪個要先解決。再或者不從「擴員」這個角度出發,現在有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設立非常任理事國的初衷,也是為了避免常任理事國的過度專權等。

但是,非常任理事國現在的權力影響還相對較弱。有一種思路就是,以後聯合國參照一下西方國家的兩院設計,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設置為「參議院」,非常任理事國設置為「眾議院」,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比喻。從這個思路來看,其實可以適當增加非常任理事國權能,讓他們和常任理事國之間有某種平衡。

因為現在如果從擴大常任理事國這個角度去推推演的話,除了會帶來效率問題,還會激發大國關係中陰暗的一面,也就是說把矛盾暴露出來。比如日本入常的問題,中國方面肯定不願意。德國入常,歐洲國家也不願意。這就是為什麼擴大常任理事國的問題這麼多年都推不動,就是大家對前景並不樂觀,因為可能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帶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