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歐】「法德歐中峰會」:一場不尋常的會晤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意大利、摩納哥、法國為期6日的訪問已經於3月21日(周四)開始。期間除了「中國與意大利將簽署一帶一路框架協議」引發各界關注以外,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會在巴黎蹭出怎樣的火花也是此行的另一個重要看點。
不過就在習近平抵達意大利的第一天,一名法國高級官員表示,馬克龍將於26日,也即習近平此程最後一日,在巴黎接待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罕見的安排

這種「法德歐中峰會」的形式並不常見,且因此前並無任何這方面的消息,應該屬於臨時敲定的特意安排。按照國際慣例,一國在接待他國元首訪問時,很少會在這種雙邊關係場合插入他國領袖。

而這種安排對中國而言就更加詭譎。在中國的外交常規操作中,排除大型國際會議等場合,此前少有中國元首與他國元首及歐盟這類組織「元首」共同會面的情況。一則就是與他國元首舉行雙邊峰會;二則是與各國領導人在中歐峰會、APEC峰會等大型會議下舉行多邊會談(經常會有組織負責人出席);三則是單獨與國際組織「元首」會面,譬如2018年7月,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與來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及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會面。

會有如今這樣的安排,自然是因為馬克龍、默克爾和「歐盟總理」容克都有希望與習近平當面討論的議題,且三者之間立場基本一致,不介意共同與習會晤。

照當下的新聞來看,相信法、德、歐、中四方在數日前便已經做好了對接工作,商定了26日的這場「巴黎會」。不過,就在習近平到達意大利當天,馬克龍、默克爾等歐洲元首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歐盟特別首腦會議,三人也應當藉此機會再次溝通了一番相互看法。

與此同時,此次「法德歐中峰會」能夠如此順利且「臨時」地敲定,也顯示中方是樂得與之見面的。畢竟,四人有太多值得聊的內容。

中國因素關乎歐盟前路

就在習近平到訪的十天前,歐盟委員會向歐洲理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歐中戰略前瞻》的報告(EU-China – A Strategic Outlook)。該文系統地梳理了當下的歐中關係,在2016年歐盟對華戰略部署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出了補充。通篇文件就事論事,語調中立,可謂是歐盟委員會在審視當下全球環境後,就如何應對中國愈發重要的國際角色,如何處理歐中關係,如何在歐盟內部作出因應整合等核心問題,給出的立場性文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容克、馬克龍、默克爾作為力挺歐盟整合的主要領導人,自然希望在自己整合出方案的基礎上,向習近平闡述立場,溝通意見。因此,雖然愛麗舍宮的法國高官表示這場會議主要會討論「貿易、氣候及中歐關係」,但可以預期四人不會討論過多具體問題,而是就宏觀局勢交流意見。

當然,作為東道主和組織者,馬克龍本人也有些額外的小私心。一直以「整合歐盟內部意見,確立歐盟共同發展方向」為己任的他,甚至可以藉著「中國問題」這根線,來繼而推動歐洲整合。這是另話。

馬克龍(左)、默克爾(中)和容克三人是歐盟及歐盟成員國領導人中力主推動歐盟一體化的代表(GettyImages)

喜聞樂見的中國

其實在習近平出訪前,外界因應《歐中:戰略展望》文件的發表,不乏有看衰26日會議的預估,認為該文件宣示著歐盟對華態度轉硬,於3月12日的時間點發佈,也是對即將來訪的習近平的「下馬威」。

譬如,《美國之音》突出報道歐盟新戰略文件將中國稱作「競爭對手」的措辭;《華爾街日報》則認為稱此舉意味著歐盟對華策略更接近美國,將中國作為主要戰略對手,認為該報告可能引發歐盟內部「中國盟友」的不安。

然而,面對法德歐元首的邀約,習近平庶幾應該是喜聞樂見的。

在過去數年間,中國對歐盟和中歐關係也經歷了一輪重新定義。2018年12月,中國官方公佈了最新的對歐政策文件,可謂是中國對歐政策的最新宣示。此前2003年2014年北京也曾公佈相關文件。和以往兩份文件相比,如今最大的變化是北京對雙方關係的定位發生了變化:

2003年對歐政策文件稱「中歐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互不構成威脅」;
2014年對歐政策文件稱「中歐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共同點遠大於分歧」;
2018年對歐政策文件稱「雙方沒有根本戰略衝突,共同點遠大於分歧」。

熟知中國政治文化的人皆知,中國官方文件向來字字考究,細微的措辭變化都包括潛在含義。而今中國對歐政策文件從不再提「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到提出「沒有根本戰略衝突」,潛臺詞是承認中歐存在利害衝突。這與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密切相關的。很顯然,歐盟方面對此也有同感,當馬克龍21日在歐盟特別首腦會議上表示「中國正發展將與歐洲構成競爭關係的複雜產品,歐盟需要對此覺醒」時,就是此意。

習近平在羅馬受到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的接待(路透社)

不過在北京看來,這種衝突不是根本的戰略衝突。這是北京為雙方分歧做出的最新定性,也是表明北京在戰略上無意對抗歐盟的誠意。

在中美矛盾持續發酵的當口,歐盟不站在美國一邊,這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持續不斷拉歐盟,預防潛在的「美歐對華陣線」,是北京必然的戰略選擇。

為了達到這個根本戰略目標,在2018年中國對歐政策文件中,北京也詳細羅列了要同歐洲合作的領域:貿易投資、互聯互通、財政金融,科研創新、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技術船舶等等——北京希望同歐盟共同發展,且雙方也有廣袤的共同發展空間。

這些都是北京在通盤考量自身發展階段、全球宏觀政經格局、中歐產業情況、及歐洲政經情況等因素後,對當下歐盟和中歐關係的定義。

對習近平而言,執行國家已定的對歐政策,向歐盟領袖說明中國立場,將雙方共識最大化,這就是他此次作為國家主席出訪的任務。

而當默克爾和容克皆願意不顧外交常規,抽身前往巴黎與馬克龍一起會見習近平時,所釋放出的信號著實是積極的,是想解決問題的,而不是所謂「三人商量好後共同向習發難」,更不是所謂「下馬威」。

「巴黎會」的主基調:尋找交匯點

在梳理歐洲和中國領導人對此次「法德歐中峰會」的期待後,便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盟(更準確地說是馬克龍、默克爾和容克等主張歐盟整合的歐盟領袖),都是對當今全球格局及其前景有了審慎思考後,再將視野落回到歐盟和中國各自的現實情況及未來所需,最終各自整理出各自的對華/對歐政策。

在當下雙方都基於理性思索的基礎上,此次「巴黎會」理應是一場激烈而誠懇的對話:雙方陳述自身立場,坦然面對分歧和潛在衝突,尋找公共合作的著手點,尋找規避或解決分歧和衝突的方式,並將共識最大化。

有基於此,當各界在關注習近平訪歐之旅,並將目光集中於「中意兩國是否簽訂一帶一路」、「習近平會否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會晤」、「中國又會承諾多少訂單」這些具體問題時,殊不知26日在巴黎舉行的這場「不尋常的會晤」,才當是習近平此行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