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論缺席印度大選 新德里為何放下敵意?

撰文:唐曉東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5月23日,2019年度印度大選結束。該國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人民黨陣營已取得压倒性勝利。

在外界仍對選舉進程意猶未盡時,分析人士也從各大黨派選舉的潛臺詞中發現了一個重要資訊。2014年時印度朝野仍執著於「中國威脅」,到了2019年大選時,類似口號在政治活動中就幾乎銷聲匿跡。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印度發生這種轉變,與新德里各界對中國的實際需要分不開。2017年的洞朗對峙後,新德里固然對北京有所不滿。可在經濟問題上,印度反而對中國越發倚重。印度各大黨派也在彼此攻訐中與北京建立了更親密的關係。在資本的左右之下,中國威脅論也因此成了陳詞濫調。

投資印度的實際利益

對以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為首的印度當局來說,他們可能仍在「一帶一路」等綱領性問題上與北京存在距離。中國在印、巴「反恐」代理人戰爭期間對巴基斯坦的支持,也讓新德里感到不快。

但北京已經在5月1日改口,轉而贊同印度觀點,認定巴基斯坦境內組織「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ad)確系「恐怖分子」,這就讓中印之間僅剩的一點芥蒂也得以消解。

事實上,莫迪當局自2017年12月後就全面調整了對華態勢,並壓制了當年因洞朗風波而引發的對華「鷹派」情緒。中印雖缺少戰略互信,但莫迪在此後的全面稅改與投資基建之際看到了中國的能量,加之特朗普(Donald Trump)政權2018年後屢次談及的「印太」等策略對身陷貿易戰的新德里實際幫助有限,這就讓莫迪政府逐漸將焦點轉移至中國。

在經濟界人士之間,「投資印度」尤其是其基建、建材、電子、紡織、醫療、通信等領域也早就成為中國經濟界的共識。印度市場具有規模大,經濟增長率相對較高,市場多樣,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儲備充足,居民消費意願高以及地理位置突出等優勢。

目前,印度在智能手機、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已經完全依賴中國。高盛(GoldmanSachs)公司認為,中國手機的大量湧入甚至擴大了印度市場的規模。

對莫迪來說,贏得競選勝利早在情理之中,未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美聯社)

中國資本正主宰印度市場

有跡象顯示,中國企業可能已經開始在印度扮演上游知識產權供應方的角色。在印度「自行研發」的智能手機產業中,這一跡象更為突出。

2018年到2019年間,莫迪的政治合作夥伴,印度產業巨頭安巴尼家族(Ambanis)旗下信實集團推出了依託其Jio資訊通訊網絡,據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Jio手機,借此在國外巨頭間殺出了一片陣地。但該手機的操作系統仍是中國TCL公司研發的KaiOS操作系統,其晶片亦依託中國展訊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至此,新德里產經界人士對中國資本的倚重就可見一斑。

分析認為,印度如能致力於國內改革,未來逐步縮減地區發展失衡問題,那麼該國可以儘快縮小與中國的差距,進而建立起一個體量相當於中國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經濟體。如能有中國資本在此期間中持續加入,新德里或許可以有效加速這一進程。並使得莫迪可在2019年繼續以總理身份在新德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此實現中印首腦2018年非正式會晤時的「約定」。

這樣一來,當中國因其經濟因素在印度變得越來越重要時,各大黨派也隨之或維持傳統良好關係,或改變方針。儘管這其中有部分政要因選舉季節不得不見風使舵,如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黨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曾批評過莫迪在對華態度上的虛與委蛇,但事實上,拉胡爾本人也是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常客,他本人與中國歷任駐印度大使也維持著相對親密的私人關係。

因此,新德里和北京之間的敵意總的來說並不像想像的嚴重,如從經濟角度看去,兩國甚至還具備極高的關聯性。在中國資本已在印度扮演頗具支配性的角色時,力主拼經濟的印度政要們想必也不會冒著傷害市場的風險,對資本產生多餘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