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稱中國是「戰略夥伴」?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特朗普在此G20者會上說了很多「漂亮話」,顯示出了中美之間關係正朝着積極方向進展。那麼,中美關係是否真如特朗普所言如此樂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了會晤。會晤結束後,特朗普舉行了一場記者會,向輿論介紹了此次會晤的情況。

記者會上,特朗普(Donald Trump)明確表示,不會再繼續加徵中國關稅,並且會和中國繼續合作,重啟兩國之間的貿易談判談判。

不僅如此,他在會談中談到華為,稱華為問題極為複雜,他得將華為的問題留在美中貿易談判的最後處理。不過,他已允許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出售產品。

之後一位記者問道,中美應該如何看待對方,到底是戰略夥伴、競爭對手或敵人?

對此特朗普回應:「我想我們是戰略夥伴(strategic partners),我們可以相互幫助。如果最後有一個對的協議,這對我們彼此都非常棒(we can be great to each other)。」

習近平在G20期間與特朗普舉行會晤,此次會晤後中美經貿磋商重新開啟。(路透社)

總結來看,特朗普在此次記者會之上說了很多「漂亮話」,顯示出了中美之間關係正朝着積極方向進展,中美貿易爭端也出現了解決的空間。那麼,中美關係是否真如特朗普所言如此樂觀?

分析認為,外界不需要對特朗普所言過於可觀,中美兩國關係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變化,即便兩國貿易爭端出現短暫轉圜空間,中美之間的摩擦在未來還會不斷出現。

這樣的判斷基於中美矛盾根源。中美貿易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中國的崛起讓美國的「一極獨霸」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戰,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中美之間的任何問題都有可能成為美國施壓中國的重要工具和籌碼。

從貿易戰到孟晚舟被捕事件,再到美國聯合各國「圍剿」華為,美國自2018年以來的種種行為,這些事件的發生足以證明美國對中國的「不滿」和發起貿易戰的原因並非僅僅是「中美的貿易逆差」。

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的解決是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階段,並非是兩國領導人簡單的會晤便可以徹底結束,中美一年多來一波三折的貿易談判就是最好的證明。基於此,中美未來的關係還是會出現波折,兩國爭端也不會再短期內結束。

特朗普稱中國為「戰略夥伴」也只是安撫人心的言辭而已。(路透社)

基於此,分析認為特朗普所言不排除是為了給北京政府的一個口頭上的「交代」。

在習近平和特朗普會晤之前,習近平就已經表示,願意同特朗普總統在大阪峰會期間舉行會晤,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交換意見,雙方經貿團隊將認真落實兩國元首的重要指示。

足以說明習近平此次與特朗普見面就想向從特朗普口中得到答案。中方既然將此問題公開的擺在輿論場之上。作為回應,特朗普自然會做出「客套式」的回答,而這也正是北京和華盛頓都需要的。

畢竟中美貿易戰打了一年多,兩國的企業和人民在其中受到不少的衝擊和影響,中美國內對此也是人心惶惶,特朗普此時說出「中國是戰略合作夥伴」,「兩國在貿易上還會繼續合作」對緩和市場和民眾心理情緒也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由此判斷,戰略夥伴」也只是特朗普表現政治正確,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所言,都是他在安撫外界,展現「政治正確的一個說辭而已。只要中美結構性矛盾存在一天,中美之間的糾紛和摩擦將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