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要演變為貨幣戰爭了嗎?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美談判代表7月30日至31日在上海進行了第二輪貿易談判,雖然中美雙方都宣布將在9月進行新一輪談判,但隨後中美輪番上演的進擊措施,表明上海談判成效並不顯著。

7月31日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2.00%至2.25%。8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Twitter上宣布,將於9月1日開始對另外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税。

而中國官方表示不滿是意料之中的事,除此之外,北京時間8月5日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雙雙跌破7。特朗普8月5日在Twitter上說,這是匯率操縱行為,是嚴重的違規。美國財政部8月5日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宣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北京時間8月6日凌晨中國商務部宣布暫停採購美國農產品。

中美這一連串的動作非同尋常。美聯儲降息是2008年來的第一次,上次人民幣匯率跌破7是2008年5月,當時全世界正陷入金融危機。美國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則是25年來的首次。輿論認為中美已經從關税戰迅速進入了貨幣戰、金融戰。

在觀察人士看來貿易戰是美國挑起的,中國本身是陪打,中國所有努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化解同美國的紛爭,儘量解決同美國的糾紛。中國並不願讓中美之間的貿易紛爭擴大化。中國多次公開承諾「不會將貶值人民幣作為貿易戰工具」。在中共中央三令五申要「穩金融」的情況下,中國主動挑起對美貨幣戰爭的動機幾乎為零。

而特朗普的初衷或許也不是金融戰。

白宮高層中,只有納瓦羅支持特朗普對華加税。(VCG)

特朗普執着於農產品

回到此次中美僵局的根源,特朗普8月1日宣布對華加徵關税時已經說得很清楚,他對談判進程太慢感到失望,認為中國在拖延。同時,他還對中國未能兑現購買美國農產品等一系列承諾感到失望。

大阪習特會上中美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暫停加徵關税,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美國解禁華為。特朗普是對大阪習特會後中國未能儘快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失望。他的初衷並不是要打金融戰,而是敦促中國採取行動。

特朗普宣布加徵關税的同時並沒有叫停上海談判達成的9月進行第十三輪談判的共識,中國商務部只是宣布暫停進口美國農產品並未說不再進口美國農產品,這就說明中美之間的較量是互相加碼的示威,並非是談崩之後進行金融戰。中美的訴求都是希對方儘快採取行動。

至於美聯儲降息,是從去年以來市場就普遍猜測和預期的,這次降息是一次預防性降息,和中美上海談判的關係並不大。這是美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之後,美聯儲採取的措施,只是在時間上和中美貿易談判的關鍵節點有重合。

美國財政部對其貿易伙伴國操縱匯率的評估包括三項標準: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經常項目盈餘超過GDP的3%,以及一年內重複淨購外幣達到或超過GDP的2%。中國僅滿足其中的第一個標準。因此美國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一事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

將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後,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推出包括懲罰性關税在內的更多舉措。本質上匯率操控國這一措施也是在繼續威脅加徵關税。

不取消關税,中國進口美國產品沒有商業可操作性。(AFP)

中美之間的談判已經陷入了難解的僵局,大阪習特會達成的共識中涉及農產品和華為等具體事宜,已經暗示中美正在縮小交易目標。大的原則性的談判不會是一次習特會也不會是一次上海談判就可以完成的。在總統選舉之前,特朗普希望拿出響噹噹的貿易戰成績,最重要的就是農產品貿易。特朗普最關心的也是這一項。

因此上海談判後,特朗普宣布將對華加徵關税是在下一次中美談判來臨前先祭出關税大棒,是為了敦促雙方談出來特朗普需要的農產品貿易成果。

中美分歧在落實大阪習特會共識的節奏上

中美貿易談判目前的矛盾在筆者看來仍然是大阪習特會共識的落實問題,對美國來說是農產品,對中國來說是華為。

美國解禁華為需要一定的程序、時間和流程。7月23日,針對供貨華為一事,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再次表示,特朗普政府將在在未來幾周內處理,預計在未來幾周內會有結果。

而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也需要時間和進一步談判。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不是隨隨便便就大量採購的,如果要對美國農產品豁免徵税,美國也應該相應豁免一部分中國產品的關税。

中美目前的分歧是落實大阪習特會共識的分歧。(新華社)

針對美國稱中國沒有采購美國農產品的實際行動,中國發改委秘書長叢亮8月5日稱中方在採購美國農產品方面積極顯示合作誠意,取得不少進展,但也存在美國產品缺乏競爭力等現實障礙。美國一些農產品在完税後不具備採購的商業可操作性。

也就是說中國未購買一些美國農產品是因為美國農產品價格在現行税率下過高。這表明中國互相採取關税取消或者豁免的談判進展並不順利,或者說還沒有完成。北京不會單方面取消或者豁免美國的相關農產品關税,美國目前要求的中國的採購數量和額度超出了此前談判達成的互相豁免的對等條件。是否需要進一步互相豁免關税仍然需要談判。

此外,上海談判之前,7月21日和7月28日中國官方媒體曾在採購美國農產品的報道中指出,「美方宣布對110項中國輸美工業品豁免加徵關税,並表示願意推動美國企業為相關中國企業繼續供貨」。「中國有關部門表示,美方應該採取具體措施落實美方有關承諾」。這也從一個側面暗示中美現階段採取行動是互相的同步的,北京在看美國的行動,美國也未完全滿足北京的要求。

因此,不是中國不願意購買美國農產品,也不是美國不想立刻解禁華為,而是即便是具體事宜,中美之間的談判也需要進一步的細化,中美都需要時間來滿足對方的要求。特朗普突然宣布對華加税,是對目前的推進速度失去耐心,是希望加快談判。

而中美在農產品採購和落實華為承諾方面的分歧不會是兩次通話,一次上海談判就能夠完成的。8月中美將進行密集的低級別磋商,可能會解決這些問題。

中美即便不能達成歷史性的協議,至少可以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涉及諸多具體事宜的小協議。這是中期選舉之前中美都希望做到的。因此,金融戰、貨幣戰爭不是特朗普現階段的初衷和目的。

中美貿易戰將進入未知區域

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到9月1日,中國對美國出口的5,500億美元商品幾乎都會被加徵關税,中美之間的關税戰將在9月1日迎來關鍵的節點。

考慮到中美此前打打停停幾乎都是暫停未來的關税加徵,照常執行此前加徵的關税,未來中美之間的關税戰可能是互相提高徵税比例的問題。關於徵税比例,美國方面在聽證會中已經論證了合適的加徵比例,如果進一步提高加徵比例,美國自身也會受到損害。提升關税比例這一點的可操作空間實際上並不大。

這意味着中美貿易戰至2019年9月將告一段落。關税戰或將面臨徵無可徵、打無可打的瓶頸。中美貿易戰將進入前所未有的未知區域。當美國民主黨人變得比特朗普還「特朗普」,特朗普會否為了選舉對華祭出更加強硬的其他的措施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