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迄今經濟總遭攻擊 俄國再推進去美元化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11月13日,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Vladimir Kolychev表示,將減持國家福利基金裏的美元份額,以推進2020年外匯儲備多元化的目標。今年10月俄羅斯經濟部長奧列什金(Maxim Oreshkin)也表示,欲鼓勵投資者以盧布進行能源交易,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也宣布所有出口合同改以歐元結算。此外,俄國還大幅增加黃金與美元除外的貨幣儲備,藉此儘量降低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打擊。

「去美元化」,可說是俄羅斯為因應美國攻勢以及世界經濟危機,不得不做、也必須得做的政策。畢竟自二戰結束以後,蘇聯就警覺到美國欲利用美元拓展影響力的企圖,因此斷然拒絕加入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以免喪失經濟屏障後連主權也跟着受動搖。

原本蘇聯對同美國保持合作抱有熱誠,再說蘇聯也亟需美國贈款援助,更需要美英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蘇共中央總書記史太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1953年)甚至在1943年向到訪的美國戰時生產局局長納爾遜(Donald Marr Nelson,1888─1959年)示好:蘇聯人民比世界各地人民更熱愛美國人民、希望得到優良的美國產品云云。因此1944年,蘇聯也派遣代表團出席布雷頓森林會議,與盟國共商建立戰後新金融秩序與國際貨幣的方案,而美國也慨然同意蘇聯在IMF裏握有12%選票的第三大代表權。

不論是蘇聯駐美國大使葛羅米柯(Andrei Andreyevich Gromyko,1909─1989年)、副外交人民委員邁斯基(Ivan Mikhailovich Maisky,1884─1975年),都向外交部呈報蘇美合作的樂觀前景,後者還於1945年11月分析稱,美國的生產過剩,將使其依賴蘇聯市場,且英國會與美國爆發更嚴重的經濟摩擦。蘇聯外長莫洛托夫(Vyacheslav Mikhailovich Molotov,1890─1986年)也於1945年1月向美國駐蘇大使、羅斯福總統的多年好友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1891─1986年)請求60億美元貸款。但蘇聯萬萬沒想到,就在期待獲得更多美國善意的同時,對蘇敵意已經悄悄佔據美國政壇的主流。

1944年7月,蘇聯、英國、南斯拉夫聯盟等國代表(自左至右)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同席討論。(世界銀行)

主導布雷頓會議的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1891─1967年)贊成對蘇借款,甚至主張該給予100億美元低息貸款讓蘇聯購買美國商品。摩根索認為,美蘇協調是歐洲復興不可或缺的關鍵,而且還可趁機得到錳、鎳、鈾等戰略礦產。但哈里曼和美國軍方可不做如是想,哈里曼指責蘇聯利用美國租借法案的剩餘物資控制東歐。兩派意見的撞擊,導致國務院決定製訂較強硬的借款方針:第一便是要求蘇聯得承諾加入布雷頓森林體系,且限制借款得用於發展出口工業,接着還要求美國在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佔領國裏享有「適當地位」。

考慮到蘇聯工業遠遠不如美國健全的形勢,這份方針無異是想讓蘇聯成為出口原料的供應國,好滿足美國的生產與消費需求。再說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讓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各國匯率被嚴格限制,使蘇聯察覺這將侵害主權,因此遲遲不肯繳納IMF的資金。加上在決定德國賠償數量、德國未來體系、波蘭臨時政府等問題上,美國與蘇聯齟齬日深,最後令美國乾脆拖延貸款,1945年12月,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年)竟裝傻稱不記得蘇聯有正式請求貸款過。直到1946年3月,美國國務院不情不願地承認有過這回事,但旋即敷衍道「忘記」把文件擺在哪,這讓蘇聯明白美國的態度已全然轉變。

1946年2月,美國駐蘇聯代辦喬治‧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2005年)提出「圍堵政策」的構想。1946年9月蘇聯駐美大使諾維科夫(Nikolai Vasilevich Novikov,1903─1989年)對此向母國分析稱,美國以為戰後蘇聯將衰弱得向美國要求援手,從而使美國能放手在歐亞擴張,「但蘇聯對外部世界繼續保持其經濟獨立, 並正在自力更生重建國民經濟」。而當1947年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後,蘇聯驚覺箇中隱藏的政治意圖,抨擊這是「美元帝國『殖民地化』的嘗試」,遂在1949年另外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抗衡之,美國亦糾合西歐國家於1950年秘密組織「巴黎統籌委員會」,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經濟封鎖和技術出口管制。從此,隨着冷戰序幕的拉開,全球經濟也形成兩大陣營互相競爭。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倡議歐亞經濟聯盟貨幣一體化。(Reuters)

不過儘管蘇聯未加入美元體系,但不代表能完全避開美元交易,畢竟同蘇聯貿易的西歐、日本、中東產油國等便使用美元結算而非盧布,這便給了美國可乘之機。尤其當蘇聯於1970年代經濟逐漸走下坡後,不得不仰賴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換取美元,再以美元向歐美購買糧食等民生物資,美國便不時操弄油價、斷絕糧食出口、甚至引發1982年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爆炸案,千方百計就是要減少蘇聯收益。最後,經濟危機催生政治危機,對自身制度失去信心的蘇聯於1991年底解體,冷戰以美國的勝利告終。

新生的俄羅斯共和國雖然採用「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想積極融入歐美,但反而在經濟危機裏成為資本強權馳騁的遊樂場,民生問題依舊沒解決,加上歐美對俄國的傳統敵意並沒消失,近年又因間諜案與克里米亞歸屬動輒對俄製裁,迫使俄羅斯必須闖出自己的經濟藍圖。比如加快歐亞經濟聯盟(EEU)的整合,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ímir Vladímirovic Putin)甚至於2015年3月令中央銀行和有關部門研究該聯盟貨幣一體化的可能性。雖然普京的盤算遭哈薩克斯坦斯坦、亞美尼亞等成員國阻止,但仍達成增加本幣結算的比例,亦算是自側面助推「去美元化」,縮小被美國針對的打擊面。

雖然由於美國近年爆發多次金融危機,以及美國屢屢透過美元升降息牟利,造成不少資產縮水的國家也跟俄羅斯一樣,不願再持有過多美元。伊朗、朝鮮等國遭美國單方面經濟制裁的例子,更讓世界怵目驚心。但若要解決經濟命脈被強權掐住的危機,以及應付資本主義的過度炒作,釜底抽薪的做法不只是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發展完整且健全的產業結構,如此才可避免在關鍵領域上遭敵對國家夾殺,民生也得以不仰人鼻息。這對目前仍以出口石油、煤炭、天然氣為主要收入的俄羅斯而言,或許是更刻不容緩的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