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值得批評 但應警惕反美情緒過度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院3月2日宣佈,將對新華社、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和《人民日報》這5家在美運營的中國官方媒體實施僱員數量限制,從160人減少至100人。

該限制將在3月13日生效,上述5家機構必須在3月6日前向美方通報人員去留。被裁減的中國籍人員不會被立刻遣返,但由於美國政府只向中國駐美記者簽發一次性入境簽證,因此倘若該類人員沒有其他簽證,則需在限制生效前離開美國。

這是中美媒體外交衝突的又一次升級。

兩國數周內你來我往的「媒體戰」

早在2月18日,美國國務院便宣佈認定上述5家中國官方媒體的在美機構為「外國使團」,美國政府不再將之視作媒體,而是中國政府的一部分。按照「外國使團」的定義,這五家機構需要向美國國務院提交在美工作人員的姓名、個人資料及人事變動決定,並向國務院登記在美租賃或持有的房產清單。

美國政府以中國媒體由政府控制為由,將五家中國主流媒體駐美分支的身份重新定義為「外國使團」。(Getty)

另一方面,因美媒《華爾街日報》2月3日刊佈「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一文,引來中國群情激奮,中國政府在多次要求《華爾街日報》就該文道歉,並未得到回應後,乃於2月19日褫奪了該報三位駐華記者的簽證。

2月24日,美國白宮召開會議,討論美國政府是否應就此事採取行動,又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席間有人主張溫和處理,以免影響美中防疫合作,亦有不少與會官員認為應該採取強硬報復手段,包括驅逐數十乃至數百中國媒體駐美人員離境,雖然這有可能違觸美國法律,亦不符合美國價值觀。

如今看來,此次美國國務院的「驅逐令」應與是次白宮會議決定相關,是為對中國褫奪《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報復性行動。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兼新聞司司長華春瑩於3月2日當日在Twitter表示,「對等?29家美國媒體的工作人員獲批多次入境簽證在中國工作,反觀只有9家中國媒體的工作人員獲批單次入境簽證在美工作。去年以來,21名中國記者被拒簽。如今既然美國開始玩遊戲,那就來玩吧」。

白宮2月24日該會議由副國安顧問波廷格(Matt Pottinger,中)主持。波廷格曾於1998年至2005年間先後擔任路透社及《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對華立場強硬。(Getty)

事態如此,中國政府具體會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中美在媒體領域的衝突又將如何發酵,這不由外界揣度。兩國政府對對方媒體的立場、政策,乃至兩國社會對媒體角色之認知,亦是一個值得單獨展開的話題。筆者在這裏想討論的並非「中美媒體戰」,而是中國政府在面對一個愈發對華強硬的美國政府,該以怎樣的方式面對?

換言之,在輿論層面,中國政府應如何管控這衝突愈發頻繁、愈發不易管控、卻又關乎兩國乃至全球命運的中美關係?而這又分為國際聽眾和國內聽眾兩個切面。

美國只脫不顧 中國更需謹慎管控

美國對華態度愈來愈強硬,且此「強硬」不同於以往數十年美國對華鷹派的那種強硬。美國對華鷹派一直不認可中國,從政制到經濟發展模式到社會治理模式,都是如此。不過,以往鷹派人士不過是想改變中國,且其登得大雅之堂的言論,也都是以數據及事實為基礎,雖然這些言論或帶有一定程度的曲解及意識形態偏見。反觀如今,不僅主張與中國全面對峙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從國會議員,到白宮顧問、國務院官員,乃至副總統、國務卿、總統,都有信口胡謅的時候。美方的態度轉變,是近兩年貿易戰開打以來,中美關係改變的根本原因。

中美兩國關係深而廣,存在一系列分歧是正常的,畢竟各國有不同的國情,各異的問題,各自的思維,以及各自的解決方案。關鍵點在於,如何通過或趨同、或包容、或舒緩、或擱置的方式管控這些分歧。

然而在過去兩年多以來,美國決策圈發生頗大變化,多了一些執着於輸贏、恪守意識形態、只對選舉負責的人,少了一些深刻了解兩國關係、認為兩國「互惠大於互鬥」的人,以至於當下的美國決策圈在面對中美衝突時,頗有不管不顧之態。

美國決策圈愈發秉持這樣的認知,這是當下實情,但這並不代表這種認知是正確的。中美關係倘若衝突加劇,其代價太大。這不是中國、美國、乃至全球所能承受得起的。因此,考慮到中美「相剋」的一面愈發被放大,「相生」的一面愈發被忽視,美國溫和派的話語空間愈發有限,這時就更需要中國主動管控兩國分歧。

從中國政府面對貿易戰的方式來看,中共也是認可並秉持着這套思路來處理兩國關係的。因此我們看到中國一直堅持「談,大門打開;打,隨時奉陪」。只要不違背國家發展路線,符合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大政綱,那麼能讓就讓,開放速度快一些都不是問題。與此同時也可以一再呼籲合作。

當然,在這麼做的同時也需要有讓有拒,「好好先生」只會被人欺,一再唯唯諾諾也不匹配今日中國的綜合國力,更對中美關係不健康。美國做得不對的時候,中國就該批;中國自己做得對的時候,就該多宣傳。而當美國這幾周兩度限制中國媒體的行為,中國就應該加大批評程度。

問題在於,要加大到什麼程度?

讓民眾正確認識美國

考慮到美國政府的一系列作為,中國官方對其加以批評,這本身是沒問題的。甚至可以在此之餘,由各個平台適當傳播一些批評美國的言論。畢竟,在中美輿論場的角力中,聽眾既來自國際社會,也來自中國國內。

面對國際聽眾,關鍵在於實事求是,避免樹立過度「戰狼化」的形象,畢竟在當下以西方語境為主流的輿論環境下,「戰狼式」的表述傳遞效果有限。類似華春瑩3月3日的那則Twitter,以陳述事實的方式展開,是有效的;至於她以及耿爽、趙立堅等其他發言人近期記者會上的表態,雖然引發了一定「措辭過於強硬」、「強國言論」的爭議,但只要符合事實,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中國也不用事事皆順從西方語境。

相較於外交部發言人愈發強硬的答復方式,以吳謙為代表的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反而措辭相對溫和。(中國國防部)

問題在於如何面對國內聽眾。在同樣講究事實的情況下,究竟當以怎樣的程度和頻率批評美國,需要好好拿捏。適度的批評可以帶動民眾對中美關係的關注,讓人們更透徹地認識到美國政治虛偽、自私、唯利的一面。這對當下的中國而言,是需要做的,畢竟中國不乏一群盲目認可美國的群體,認為美國是「燈塔國」,只看到美國好的一面,看不到美國的缺陷與不足,乃至認為凡是中國與美國不一樣的地方,就都是中國需要改的地方。這種片面的認知,值得糾正,而藉著對美國政策的批評,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為了這樣的目標,我們看到了外交部等人愈發強硬的表態,也看到了各官媒在網站、評論、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一系列平台所做的宣傳。與此同時,在這些平台的中國網民留言中,我們也看到了這種宣傳手段的成效。

但另一方面,適度批評是有效的、應該的,但什麼是「適度」?一如上文所言,美國政治虛偽、自私、唯利的一面誠然值得批評,但美國政治亦有其積極的一面。廣而論之,美國人民、文化、制度就更有可親可愛可取之處。「凡美國便批」的方式,是有很大問題的。這不僅會鞏固西方社會既有的「中國是強國、戰狼」的負面認知,更會令中國國民片面地認識中美關係,陷入與美國對華強硬派的反面情景——這同樣是極端且對兩國無異的。

特朗普的對華強硬以對選舉有用為前提。(AP)

當然,中國民眾對中國政策的影響力並沒有美國民眾對美國政策的影響力大,美國政策當下被民粹深深地影響,而中國政策還呈現出充分的理性。可是,在中美愈發交惡的當下,進一步煽動中國民眾的反美情緒,是否合適?這是否會影響到積極管控中美關係的人士的工作?當一些官媒選擇性報道美國負面新聞,乃至不陳述事態全貌,曲解美國政策時,這是不是也在為兩國關係添油加醋?這麼做的結果難道不是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

更何況,如今是互聯網時代,中國官媒在國內講了什麼,美國看得到。《環球時報》的報章評論、《中國經濟網》的抖音視頻,美國也看得到。一再鼓噪國內民眾的做法,只會為美國政壇火上澆油,令對華強硬派愈發握有話語權和決策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先後對美國前任及現任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特朗普表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這不僅僅是客觀現實,更是一個需要兩國共同努力推進的目標。既然中美誰都忽視不了對方,註定需要共處,那麼和平共處總好過相互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