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開打油價戰 沙特王儲或錯失最後轉型機會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周二(3月10日)正式宣布於4月開始將其石油產量提升至每日1230萬桶,比過去數月的水平高出超過250萬桶,往後還會繼續追加。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的價位一周以來下跌過25%至大約34.7美元水平,而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也以相約比例下挫至約37.8美元水平。在沙特能源部長拒絕再與俄羅斯重返談判桌之下,這一場油價戰似乎無可避免。

自上周五(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的進一步減產合作談判未見成果之後,沙特正式決定以增產、減價的「七傷拳」回應,一方面以低價搶奪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也希望俄羅斯在利益受損之下會願意重回談判桌。

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由於沙特極度依賴石油收入,要國家預算達至平衡,油價至少要在83美元水平。目前,沙特坐擁大約4900億美元外匯儲備。相較之下,俄羅斯則有大約4400億美元。雖然沙特可發債抵禦低油價的預算空檔,然而俄羅斯只要油價達至42美元即可維持國家預算平衡。

兩雄相爭之下,其他石油輸出國也有可能在財政壓力之下不得不增產應付,造成不斷減價爭奪市場份額與收入的惡性循環,使全球石油輸出國陷於全輸局面。當中,沙特與俄羅斯兩國都有能力堅持互打「七傷拳」一段時間,可是伊朗、委內瑞拉、伊拉克、尼日利亞、安哥拉等一眾經濟、政治環境不佳的同儕卻是難以應付。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Abdulaziz bin Salman Al Saud)與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同場主持在維也納舉行的石油合作會議。(路透社)

有趣的是,這一場油價戰,竟沒有任何贏家。在傳統的理解上,油價下跌基本上就是石油輸出國將財富轉移到石油進口國的企業或消費者手上,讓後者可以有多餘資金作投資消費。然而,如今全球疫情正盛,廠商原材料或能源成本減低,也只敢謀定後動、保持觀望狀態,而消費者連家門也不敢或不可出,更是無從消費。

沙特改革開倒車?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如此施為,實在讓人摸不着頭腦。到底他是想重演2014年壓低油價以圖趕走開採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岩油競爭者?是想趁石油需求不振之際,擴大沙特石油市場佔有率?是想以減價戰迫使俄羅斯接受OPEC共同每日減產150萬桶石油的要求?還是意氣用事的只顧「懲罰」不願合作的俄羅斯?

在全球正集中對抗新冠病毒疫情,以及疫情帶來的嚴峻經濟環境之時,穆罕默德此舉為全球經濟「添煩添亂」,更讓外界質疑這個多年來施政躁動冒進的34歲沙特王儲,能否一如其所願將沙特安然帶領到後石油時代的未來。

這次油價戰的客觀效果,是擴大了沙特開採成本低的石油市場,一方面讓沙特更加依賴石油收入的保證,另一方面也打擊了沙特阿美的股價,使穆罕默德原來穩步出售石油業務,並以得來收入作石油產業以外投資建設的計劃離成事愈來愈遠。這,可算是開倒車,讓沙特離後石油時代更加遙遠。

特朗普已跟穆罕默德就能源市場問題通電話。(路透社)

收押王親 亂中再添亂

同時,穆罕默德在決定開打石油戰之際,更在國內收押了多名王室成員,包括沙特國王的親弟艾哈邁德(Ahmed bin Abdulaziz al Saud),以及前任王儲穆罕默德納伊夫(Mohammed bin Nayef),讓沙特王室的內部權鬥再次浮上枱面。

根據多方分析,在穆罕默德手中牢牢掌握國安、情報、軍事實力之際,上述兩人即使如何不滿穆罕默德,最多只能在負責通過王位繼承的效忠委員會(Allegiance Council)中做手腳。由於效忠委員會基本上是沙特掌握實權者的橡皮圖章,穆罕默德看似「防患於未然」的操作,更似是面子之爭多於實際權鬥。在他剛開打油價戰之際,為此製造風波,極其不智,更讓人擔心這個改革者是否真有能力為沙特帶來適時的改革。

穆罕默德:志向高遠 能力成疑

回顧他主政之下的重大變故,也是劣跡斑斑。自2015年進兵也門以來,打不贏的戰事已變成人道災難,穆罕默德至今仍不願收手;2017年,他打着反貪旗號,未經審訊將數百名權貴收押於首都利雅德(Riyadh)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Carlton),最終聲稱為國庫收回過千億美元,卻讓人質疑穆罕默德以政治便利壓過司法體制,與其改革路向背道而馳。

2018年10月的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土耳其沙特使館遇害事件,更使穆罕默德聲名敗壞,導致沙特阿美的上市計劃不得不馬上延後;2019年,穆罕默德一邊開放婦女駕駛權,另一邊卻收押以往爭取駕駛權的人權抗爭者,使這件正好用來宣稱沙特改革的美事蒙上陰霾。

諸如2017年與卡塔爾斷絕外交關係、同年脅迫黎巴嫩總理請辭等針對伊朗區內勢力擴張的政治操作,若非徒勞無功,就是弄巧成拙。其在也門與伊朗的代理人戰爭也導致親伊朗的地方勢力,如也門胡塞組織等,多番攻擊沙特,去年9月更疑成功破壞沙特關鍵石油設施,使地緣政治不穩成為投資沙特的一大障礙。

以上種種不智的行徑,原已使投資沙特的名譽風險高企,讓穆罕默德全面改革沙特的路途更為困難。如今,穆罕默德在不適當的時刻清洗難有實際威脅的王族對手,又作出明顯讓沙特改革開倒車的油價戰決定,不顧這對全球經濟的打擊,甚至無視這對OPEC部份成員國政局穩定的威脅,更讓人質疑這位看似胸懷大志的王儲,到底有沒有能力改革沙特。

目前,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斷下降,電動車興起只是時間問題,人們愈來愈關注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不少人都開始談論「石油頂峰」(Peak Oil)的時代是否已經來臨。往後的日子,石油的開採或許將隨着需求下滑而進入長久的下跌期。沙特要在後石油時代維持其深獲西方世界支持的中東遜尼派霸主地位,此刻已是改革、轉型的最後機會。

對於這個危機,穆罕默德當然是了然於胸。可是,知道危機將至,並不代表懂得如何拆解這個危機。看穆罕默德的往跡,人們對他的「信心圖表」已呈現「一山還有一山低」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