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美英疫苗進入衝刺階段 殘酷爭奪戰即將打響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中國、美國和英國在研發新冠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上目前處於全球的前列。三國近來不斷傳出好消息: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稱該公司研發的滅活疫苗目前已經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並已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他還估計,該滅活疫苗最快或於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7月14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布了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研發的新冠疫苗的最新數據。在早期人體試驗中,所有45名受試者身上都產生了中和抗體,出現了「強有力」的免疫反應。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Anthony Fauci)7月15日預測,美國到今年底將能達成開發成功新冠疫苗的目標。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7月15日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第一階段的人類試驗顯示,它會對新冠肺炎產生免疫反應。該疫苗有望在9月以較大規模上市。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數量已經超過1,300萬,死亡人數超過59萬,且這些數字還在不斷上漲。疫苗成為最終擊敗這個「看不見的敵人」的最大希望。需要指出的是,即便疫苗在未來一兩年內上市,以當下各國的生產能力來看,實現全球民眾人人都能接種恐怕並不現實。

問題隨之而來:在疫苗最初上市後,誰應該最先接受?誰來決定各個國家接種的順序?那些發達國家會不會以此來排擠不發達國家?疫苗會不會成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優先研製出疫苗的國家與盟友或者關係好的國家分享疫苗,同時又迫使對手國家的夥伴或者盟友無法獲得疫苗?

這些問題,全球各國還沒有形成共識。

中國此前已經承諾會將疫苗作為「公共產品」提供給全球,但中國會以何種方式分配疫苗,是優先滿足國內需求還是國內外同時推進?如果中國疫苗提供給國外,誰會在隊伍的前列?這些不得而知。

而美歐沒有中國類似的表態,而是在為自己獲得疫苗鋪路。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除了扶持莫德納、強生(Johnson & Johnson)、默沙東(Merck Sharp & Dohme)和輝瑞(Pfizer)研發疫苗之外,5月,還提供12億美元助力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疫苗研發,並預定了3億劑。

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荷蘭四國則在6月組成「疫苗聯盟」,加速在歐洲本土研發疫苗。同時,這四國也與阿斯利康簽署協議,該公司將在其新冠疫苗研製成功之後,立即向所有歐盟成員國進行供應。此外,日本與美國開發疫苗公司和英國阿斯利康公司也已經進行了溝通,預計年底可以接種。

可以窺見,美歐各國目前主要聚力於為本國獲得疫苗,對中國來說,雖然有「公共產品」的承諾,必然也要考慮本國優先的問題。

在有限的資源面前,談公平與合作非常困難。人們寄希望於疫苗,可獲得疫苗需要時間。時間長短的背後是各國實力與能力的比拼,那些有優勢的國家有更多的選擇與保障,那些弱勢的國家恐怕只能等待。

疫苗開發本就是一場殘酷的競爭,生命科學領域專家紐肯(Alexander Nuyken)稱:「我們估計,目前正在測試的疫苗中,97%的疫苗以失敗吿終。最後能夠真正投入治療目的僅剩下三四種。」

疫苗分配問題恐怕也會變成一場爭奪戰。但那些將疫苗分配政治化的國家仍要記得,全球防疫不取決於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國家,也不取決於控制得最早的國家,而是取決於控制得最差的國家。如果忽略掉那些弱勢國家,靠疫苗擺脱疫情的國家也要為此承受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