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病例再創新高 後疫情時代的主題是衝突|漫談國際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時間步入9月下旬,世界各地已在逐步適應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帶來的影響,以至於對諸如東亞等疫情管控較好的地域而言,雖然「後疫情時代」究竟意味着什麼仍屬未知,但最嚴峻的疫情爆發期似乎已成為過去數月的事。

可這並非事實。就在9月13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每日疫情報告,全球在過去24小時裏新增確診307,930例,新增死亡5,537人的情況,再度打破了記錄。其中,印度新增確診94,372例,死亡1,114人;美國新增45,523例,死亡1,022人;巴西新增43,718例,死亡874人,是為最嚴重的三個國家。

截至9月14日,全球總確診人數已經逼近2900萬人,逾90萬人罹難——疫情並沒有緩解,只不過是疫情首發的「西太平洋地區」相較更為可控而已。

病毒難受管控 疫苗成唯一寄望

事實上縱觀歷史,人類歷次面對疫情,若非是因病毒傳染力較弱而自然消亡,那麼最終都是靠「群體免疫」渡劫。只不過在沒有疫苗的年月裏,需要付出成千上萬甚至總人口數分之一的代價才能臻至免疫狀態。而今「病毒零容忍」策略顯然無法得到廣泛複製,疫苗也已成為我們「渡劫」的唯一途徑。

就在9月13日,香港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估計,部分疫苗於今年年內完成第三階段研究後便投入生產,而香港要到明年4至6月方可取得疫苗,待得2021年底至2022年初,才能有六至七成人接種,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水平。

許樹昌其言很可能還是以歐美疫苗順利研發投產為前提。

許樹昌9月13日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將在全球疫苗免疫聯盟(COVAX)下採購約35%的所需疫苗,餘下65%會由衞生署轄下的科學委員會全球預訂。(資料圖片)

上周,全球疫苗廠家當中進展最為順利、備受國際社會期待的阿斯利康(AstraZeneca),因在測試階段出現接種者感到不適的情況而一度暫停測試,雖然目前已經獲得英國監管部門批准而恢復疫苗試驗工作,卻難保這類情況再度出現。

其他選項呢?領導中國首支新冠疫苗研發、剛於上周獲習近平授予「共和國勛章」的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9月12日在武漢透露,全球第一針新冠疫苗已於3月16日在武漢由志願者接種。目前看來,諸如康希諾(CanSino)等中國疫苗或可最先取得突破進展,並且依賴中國的資源動員和工業能力優先實現量產。

可是,又有多少香港市民會接種「中國疫苗」?又有多少其他國家會引進?如今國際社會對俄羅斯「衛星V」疫苗多有疑慮,中俄固然有別,但這終究是個信任問題。如今香港全民檢測尚不到200萬人參與,疫苗呢?

香港況且如是,即便一切順利也要到明年年尾才能臻至「群體免疫」,那麼其他地方呢?可以預估,即便研發順利,量產順利,屆時國際社會在真正接種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大量阻力。這還是在疫苗研發可以應對病毒變異速度的前提之下。

各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現況,請點擊大圖查看:

+2

再有,中國已經多次向國際社會承諾,待得疫苗成功研製,會將其當做公共產品向全世界提供,且優先給亞非拉等地域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什麼意思?意即屆時中國疫苗將不求收益,以低價格推出,這將直接影響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科研及製藥公司的收益。屆時,這些公司的國家政府會否出面為這些企業「背書」,為這些企業爭取利益?

這已經不是「中美博弈」所能界定的範疇,而是「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的本質衝突。政治角力乃至衝突,都將難以避免。

疫情,從來都不僅是「病毒問題」。

傅瑩一語成讖?

好吧,疫情難以管控,人們只能仰仗疫苗,而即便疫苗研製及量產皆一切順利,分發和接種過程還都將糾纏一系列政治問題。那麼,這又意味着什麼?

+3

中國資深外交家、現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近月以來屢屢就國際局勢發文,期間提及一個可能的前景,也即疫情進一步挑戰全球化思維,主要經濟體紛紛反思現行產業鏈對外依賴的風險,「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框架下,有可能會形成以中國(東亞)、美國、歐盟為中心的三大分體系,由此向外發散,離岸外包越來越被近岸外包取代,生產基地盡量靠近終端消費市場,供應鏈流程變短並更加多元,以便於靈活應對突發波動」。

7月底,聯合國下屬機構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共同發表報告,預估國際往來(按客運收益公里數/RPK計算)要到2024才能恢復。若是四年國際往來都恢復不了,那傅瑩說的全球形成「三個中心」的前景,各中心間相互依賴性降低、產業鏈和貿易網重組、國際資本相應調整流向的局面,就肯定躲不掉。

這又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特朗普力推近四年而無果的「脫鈎」可能因疫情而實現,且並非「中美脫鈎」,而是世界全球化在一定時間內被「區域化」所取替。其實傅瑩所言亦不全盡然,相較於中美,歐盟恐難成為另一個「中心」,恐怕只會是中美必爭之地。不過各區域間相互依賴性減弱卻是難以避免,衝突恐怕會進一步因「無所顧忌」而加劇。

按疫情前預估,全球客運收益公里數(RPK)原應持續保持高速增長。(IATA)

中美是相對幸運的

更何況,按當下中美經濟的情況預估,中國經濟總量很可能在2027年前後超過美國,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因此進一步加強,美國自身社會撕裂也難保繼續惡化,那麼待得2024年,再次臨近大選時,考慮到屆時兩國相對「脫鈎」的情況,中美真的將隨時爆發比現在更嚴重的衝突。

而在這過程中,特朗普政府,以及那將他送入白宮的大量美國國民,又認為現時多邊框架對美國不公,遂以動蕩而驟然的方式,在多邊框架尚未完善、且沒有任何其他替代國的情況下,卸下美國多邊責任,甚至對聯合國等多邊框架發起攻擊……

目光所及,未來數年的國際局勢着實難以安分。

某種程度上,面臨這種令人堪憂的前景,中美反而是相對幸運的。如同在驚濤駭浪中,大船總比小船行得安穩,只要這些大國經濟社會內政不亂,就總能應付得來。「亡秦者秦也,非六國也」和「戰勝於朝廷」這種話,對大國而言沒錯,只要搞掂了自己,便不會生亂。可是放諸那些仰仗國際秩序而存活的小國而言,就並非如此了。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大江滾滾西來而東去,又有多少國家、企業、政黨、家庭與個人將被「淘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