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連刪三年文件 中印對峙有何不可吿人真相?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0月8日晚,《印度快報》、《電線報》等媒體發現,印度國防部突然刪除了其從2017年至今的全部月度報吿。這其中涵蓋了洞朗對峙後的中印防務談判、聯合軍演以及中印一線對峙的一些細節。

印度國防部刪稿不稀奇。8月時,印度國防部就刪除了一份談及「中國侵略」以及預言「拉達克地區僵局將長期持續」的月度報吿。印方稱這一公開文獻「未經審閲」就突然發布,因此需要刪除並調整。可是隨着該部門竟一口氣刪除了三年間的全部類似文獻,這種理由就說不通,它所背後不可吿人的內容可能也並非印度媒體熱衷談及的「中印對峙」。

中印對峙已成幌子

在得悉刪稿後,《印度快報》記者當日專門連線了印度國防部,後者對此無可奉吿。但印度國防部的消息人士還是放出口風,稱此舉系「內部調整」,要確保發布的報吿「更為全面」。這一語焉不詳的答覆暗示了印方此舉的目的:此舉似是要全面刪改近三年來的全部公開國防信息,而非改寫一下中印對峙或交流的相關記載。

印度三軍的對華態度略有不同,印度陸軍面前最大的問題也需再做觀察,點擊看圖

+2

印度國防部的這一反常舉動因此讓外界大為疑惑。

長期以來,印度國防部的公開報吿都是在高官審閲拍板之後才允許放出的。這意味着即便有一兩篇文章能繞過最終審核,但多數報吿都是上頭首肯的。

觀察家們指出,此番印度國防部即將經手刪改的文獻的確有一些牽涉中印相關的細節,但它們在三年間的全部月度報吿中所佔的內容是有限的。而且它們並未涉及2019年的印巴空戰、印巴對峙以及2017年洞朗對峙等「已經定性」的重要內容。

根據網絡資料顯示,除去此前被刪除的2020年6月報吿,印方自2019年8月至今只有四次具體談及中國的內容,在2019年和2020年各有兩則。這在印方刪除的全部近50篇報吿中是極為有限的。

對印巴對峙、中印對峙等熱點問題,印度國防部其實早有關鍵定性。(路透社)

在2019年,印方談及了中印交流的細節。首先是8月13日至14日間,中印國防部舉行了邊境「聯合工作組」會議,該會議旨在商定中印兩軍從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間多次舉行海軍互訪。其次是同年12月7日至20日中印兩軍在印度梅加拉亞邦西隆機場附近的「聯合軍演」。

到2020年,情況雖略有不同,但也並非敏感。第一則報吿發生在2月5日,印方稱在印度港市博爾本德爾(Porbandar)附近的巴基斯坦水域發現一艘中國053H3型軍艦;第二則報吿在3月,印度邊境道路組織(BRO)稱要在印控藏南與中國對峙的上蘇班西里地區修建一座大型軍用活動便橋(Bailey bridge),以此「確保當地戰略需要,以及保證當地451個村莊村民的出行」。

新德里究竟要掩飾什麼

事實上,相對於外界自2020年4月才開始關注的中印對峙,印度國防部試圖掩蓋的東西可能遠超於此。

2020年8月,印度曾在「印度自力更生」的口號下推出新改革方案。它與印軍裝備有關。

+1

比起華文世界熱衷的「中印對峙」,印度軍方從2017年至今最大的挑戰可能仍是「軍改」等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竭力應對但難有突破的細節。

從2016年開始,印軍前陸軍司令謝卡特卡爾(D.B.Shekatkar)將軍曾組織專門委員會,以研究如何提高印軍戰鬥力以及平衡印度國防預算等問題。到2016年12月,該委員會提交了188項軍改建議,印度國防部只採納了其中的99項,其中與印度陸軍相關的65項改革直到洞朗危機在2017年8月結束後才開始。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原計劃在2017年8月開始,並在2019年12月完成第一階段的印度軍改在2017年9月發生了反覆。

已故前防長帕裏卡爾(Manohar Parrikar)和賈伊特利(Arun Jaitley)雖擬定了耗資1,500億美元、清退近6萬名官兵和文職人員的現代化軍改一籃子方案。可到時任防長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2017年9月接手後,到2017年末,這一方案的實施反而讓印軍三軍出現了9,259名軍官和50,363名士官的員額空缺,以及70萬挺步槍、4.4萬挺輕機槍和4.46萬挺卡賓槍的裝備斷供。印度空軍至少10個航空隊的米格戰機也將在2024年全部報廢。

對此,西塔拉曼不得不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間重新研究,另行推出了印度陸軍的新改革方案。其核心在於先從印軍總部下派229名軍官前往中印、印巴前沿野戰部隊,並最終把印度陸軍高層的兩成高級指揮員配置在一線。此外,印度陸軍為削減開支,亦計劃削減15萬文職人員,節約1.8萬億盧比(約合1,950億港元)的養老金等開支,並提升戰鬥部隊在總兵力中的比例。這種安排就與此前的「全面改革」大相徑庭。

莫迪曾稱「印度在控制冠狀病毒大流行方面做得很好」,並宣布了1.46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以提振低迷的經濟。但這對推進印度軍改幫助有限。(美聯社)

到2020年,莫迪當局雖然嘗試推行「戰區司令部」體制,但印度三軍的各行其是仍在繼續。到8月9日,印度防長辛格(Rajnath Singh)宣布將「從即日起到未來四年間」停止進口101項軍購項目,逐漸實施裝備的「國產化」。這一策略又改變了印度自2017年「軍改」之後的採購環境等生態。但隨着莫迪主持的「國防採購委員會」又在10月6日批准為中印、印巴一線的印軍緊急購買七萬多支美國產的突擊步槍,這種反覆無常也顯出了印軍「軍改」的混亂與無序。

很顯然,在印度試圖拿中國問題作為掩飾的時候,這種手法的確可以迷惑一些熱衷中印對峙的看客。印方在細節上的小動作,暗示了其軍方高層在指導思想上,較之此前的確因為領導更替而有所不同,代表印軍的國防部基於其長期以來的官僚主義慣性,也從改文件來體現這一點。這件小事在提醒外界,需要繼續留意在中印對峙時期被掩蓋的印軍「軍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