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究竟有沒有「台灣牌」?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0月21日,中印之間連續傳出了兩條吸引觀察人士目光的消息。

在當天早些時候,解放軍確認,此前在拉達克的巴里加斯一線走失的中方士兵已尋獲,並在當日凌晨送回。同日,亦有印度「匿名官員」披露,稱「印度政府內部越來越多人支持推動正式啟動與台灣的貿易協議談判」。

一時間,新德里手中似乎抓到了一張可以打出的「台灣牌」。

新德里與台北之間的互動是有原因的,點擊看解說:

+2

非常時期的非常策略

對外界來說,這兩條消息反映了新德里在中印問題上的兩個獨特維度。

其一,在巴里加斯走失的解放軍的尋獲與返回,已證明了中印兩國兩軍仍然有着足夠的默契。即便兩軍在加勒萬夜戰後彼此有所損傷,且仍在拉達克一線展開着冰點下的對峙,但雙方在重大關切之外尚不至於撕破臉皮,而這也是兩國、兩軍前線談判的基礎。

圖為楚舒勒一線的簡易機場與中印會晤點,如無意外,近日走失的解放軍士兵將在此送還中方一側。(天地圖截圖)

其二,新德里在中印對峙期間考慮台灣選項的情報,也展示了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在特定僵局之下,試圖藉「一個中國」立場作為試探,並漸次採取行動的可能性,莫迪手中的「台灣牌」也若隱若現。

這一點給近期的中印格局帶來了相當的不確定因素。部分印度政要的行動亦激化了局勢。

譬如在10月9日深夜,莫迪麾下「印度人民黨」(BJP)的新德里黨部就派員潛入使館區,在中國駐印度使附近張貼海報,懸掛旗幟。至次日,其地方黨部發言人還與蔡英文等台北政要於社交網絡上遙相慶祝。

對新德里的各界人士來說,位於使館區的中國大使館是加勒萬夜戰後適合展示其愛國憤慨情緒的大舞台。雖然新德里當局在6月一度勸阻大批人員不得前往,但在10月9日深夜,印度人民黨新德里黨部人士還是成功潛入。(美聯社)

當然,新德里方面的異動終究只是BJP駐新德里黨部的獨走,而非莫迪方面的意圖。但這種動向終究展示了新德里的「好意」,即便這種情緒只是單向的。

資料顯示,新德里方面自6月中旬的加勒萬夜戰後,伴隨着印度國內對華強硬的民意逐漸呈現,新德里的一些「鷹派人士」及其「打台灣牌」的觀點開始佔據上風。

印方思路的波動符合其客觀國情:中印關係不穩定的時候,新德里就會拿北京眼中的重大關切做文章。台灣、西藏等話題便周期性出現在印度政界、財經界人士的口中。

一張不存在的牌

此外,在2020年5月提出「印度自力更生」(Atmanirbhar Bharat)倡議的莫迪政府也希望引入一些具有足夠實力的合作伙伴,以充實其製造業。台北周邊密佈的晶片、半導體、微電子等加工、研發企業在相關領域的領導力,讓莫迪當局看到了機會。

莫迪當局力推的「印度自力更生」有相當項目集中在國防領域

+5

很快,隨着印度加大縮緊中國資本進入的渠道,加大力度延請台北企業、資本入駐已成為新德里經濟官員的重要任務。到10月初,莫迪政府即批准包括鴻海、緯創在內的多家企業入駐。

到10月19日,《印度時報》指出,印度當局已在連續六個月討論後逐漸敲定新方案,「即便中資比例極小,政府也要加以審查」,印方同時封堵了中國資本借香港、新加坡與毛里求斯進入印度的可能,來自台北的企業和資本「或將不受這一限制」。

當然,新德里一側終究知道與台北的深度接觸意味着什麼。

莫迪當局雖未在2010年後以「聯合公報」等方式重申對「一個中國」的承諾,但新德里方面也深知台灣、西藏等問題屬於北京重大關切,「台灣牌」不能輕易打出。

在台北已於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等地設置具備使領館效力的「經濟文化中心」,雙方試圖悶聲發財之際,莫迪當局的「台灣牌」也由此僅僅停留在概念階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德里釋放「打印度牌」的思路和印軍在班公湖南岸的行動存在某種相似性。新德里試圖在北京的「弱點」、敏感問題處採取突然行動,此後,印方就可以將其「戰果」轉化為交換條件。這種思維方式或許不僅僅是印方在中印對峙問題上的盲點,也是北京在面對新德里時的盲點。

新德里是否會繼續炒作新概念,威脅打出下一張牌?外界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