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見證十五國疫後選擇 全球化潮流未變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市民生活、跨國貿易及社會思潮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國輪流鎖國,學界一直認為疫情是對國際分工的一次大考驗,今次東盟十國加上中日韓澳紐合共十五個國家,聯手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建立一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經濟,象徵疫情觸發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的時局下,十五國對經濟全球化理念的一次信任投票。

出口紡織品關稅將下調

RCEP主要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推動區內跨國貿易。協定正文包含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與技術合作、競爭政策等合共20個章節。十五國亦分別訂立了長達數百頁的關稅承諾,訂明未來二十一年各國對上萬款進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

細看中國的關稅措施,對中國的出口企業而言,此次合作框架中最有得益的應是紡織業,紡織業本身在中國對日本貨品出口佔比中排名第三,原先內地紡織服裝類產品面臨日本徵收8%至11%左右的關稅,在RCEP協定下稅項將會逐年漸進式下調,直至十五年後將紡織服裝類進口關稅下降至零。

中國車企蔚來汽車美股市值力壓通用、寶馬和法拉利。(圖片來源:蔚來官方網站)

進口汽車零部件業料受益

至於對進口企業而言,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受益料會較明顯,因為現時由日本進口的汽油車發動機零件的關稅將立即獲豁免,此舉將有助依賴進口原材料的內地車廠可用較低成本,引入日本高技術的零件來組裝汽車。不過,中國亦要保障本土汽車行業,故從日本進口的多數汽車種類並不會享有關稅削減,內地目前僅承諾對產自日本的排量2500cc以上的豪華轎車,自協議實施第一年起關稅降至15%。

東盟多國依賴出口 疫情下受害最深

今次RCEP得以令15個國家拋開各自分歧,共同落實簽署,時機是一個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國內失業率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領取社會福利援助的失業人口數目大幅上升。(Getty Images)

回看RCEP的草擬過程,印度多年一直有份參與洽商,不過因憂心大量廉價貨品攻入本土,所以於去年底正式宣布退出RCEP。當時日本亦曾經表示,不會簽署没有印度在內的RCEP。不過,最終日本不願放棄與其餘十四國建立自貿關係的機會,加上今年一場新冠肺炎,對世界造成的影響無遠弗界――國與國之間封鎖邊界,人流及經濟停頓,工人停工,產業鏈中斷,多國GDP重傷,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今年第二季GDP於9月份下修至按年倒退7.9%,折合年率倒退28.1%,今年第三季才重返正數按年升5%,不過增幅仍遜於疫情嚴重的歐美國家,而且與疫情前的經濟水平相距甚遠。日本經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內需疲弱,依賴出口的多個東盟國家。

要扭轉經濟劣勢,東亞地區建立一個自由貿易經濟區是局勢所向,皆因RCEP合計的國家共有人口約23億,經濟規模佔全球三成GDP,透過促進區內的製造業產業分工,推動跨國貿易,建立區內大型的生產供給以及消費體系,才有望擺脫歐美鎖國對工人生計及民生的重大影響。各國今年面對疫情、經濟、民生的多重困局,在逆景中握手前行,比孤身上路來得踏實安穩。學界一直認為今年疫情是對全球化國際分工的一次大考驗,今次RCEP的簽訂,可謂是15國對經濟全球化的一次信任投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及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11月15日以视讯方式参与RCEP签署仪式,此一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宣告诞生。(中央社)

全球化絕非一國的全球化

對於區內經濟而言,各國消除關稅壁壘將助促進跨國貿易,推動經濟復甦,以成衣為例,產自紐西蘭的羊毛可以免稅進入中國,在中國織成布料後再免稅出口到泰國製作成衣。關稅優勢令到區內生產和運輸的成本大大降低,推動區內各國就業,同時創造低成本的製造業優勢,達到互惠共贏。由此推之,坊間經常將RCEP誤解為中國主導的貿易協議,用來抗衡美國貿易圍堵的方法,其實是忽略了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正是透過國際分工,減低生產成本,提高創新效率,鼓勵跨國貿易,建造雙羸。全球化經濟潮流,其實與內地所支持的多邊主義,旨在以開放、合作、共贏的精神,與各國共謀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RCEP十年磨一劍 破除保護主義

全球化本質上就不存在一國的全球化,而是每一個參與國都在全球化分工中各取所需,各有得益。今次RCEP是自2012年開始,各國歷經近30輪正式談判協商,才走到今日簽訂的一刻。在現今世界強國保護主義抬頭、貿易爭端頻生的時刻,「十年磨一劍」的RCEP,突顯出維護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