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不只是中國的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歷經8年的漫長談判,東盟(ASEAN)發起的、西太平洋15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正式簽署。15締約國不約而同盛讚這一協定能帶動區域經濟、為疫後復甦注入強心針、在全球化遭遇挫敗之時維護多邊體系,但許多歐美媒體卻更多聚焦於中國,將這一協定描繪為「中國的」重大勝利。

這些媒體憂心忡忡地評論道,「RCEP是世界目前最大的自貿區,超過了歐盟和《美墨加協議》(USMCA)」,「這是中國勢力擴張、主導區域經濟的又一大步」。不少美媒也關心新總統拜登會否考慮重返特朗普退出的、日本接棒領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以抗衡RCEP影響力。這些言論中充斥着中國威脅論的影子,也投射出美國對自身影響力衰退的憂慮。

這種僅僅以中美角力看待世界的視角,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不管渴望通過RCEP進一步拉動經濟、提升政治地位的東盟,還是希望藉此深化經貿合作的中日韓,抑或是能從愈發簡化的貿易規則中受益的新西蘭,以及有望與中國透過RCEP機制獲得更多對話機會、舒緩兩國貿易戰態勢的澳洲,每個締約方都能享受到顯而易見的紅利,由此可見「中國是RCEP最大受益者」言論的片面性。

RCEP的締約無疑是對中國的一大利好。圖為北京CBD東三環國貿附近。(美聯社)

東盟經濟外交雙勝利

先從RCEP最初的發起者和最堅定的推動者東盟說起。東盟在近20多年來一直不懈尋求提高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它不斷強化內部合作紐帶,同時大力拓展朋友圈,從「10+1」(東盟+中國)進階至「10+3」(東盟+中日韓),再發展出納入美、中、俄、日、韓、澳、紐、印的「東盟峰會」。為了進一步深度融入區域經濟,東盟在2011年提出了野心勃勃的RCEP設想,並在次年正式邀請各方談判。RCEP最終成功締結,包含了東盟多年心血,不僅能進一步帶動其經濟騰飛,也是外交上的巨大勝利。

東盟不僅是RCEP的重要推手,也是最主要獲利者。拆解來看,對東盟中的富國新加坡和文萊而言,RCEP能促進區域穩定繁榮,為其發展製造有利的大環境。

對於蓬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來說,RCEP訂明的統一的原產地準則,將方便生產成本更高的締約國將附加值較低的生產鏈下游轉移至這些國家。RCEP中促進投資的規定,也對於這些依賴外國直接投資(FDI)點燃經濟引擎的國家來說大有助益。另外,該協議降低了服務貿易的壁壘,對於有大量外傭出口的印尼和菲律賓,以及旅遊行業為支柱產業的泰國來說,自然是重大利好。今年的疫情雖然打擊了這幾個新興經濟體的上升勢頭,但在RCEP正式落地之後,各國想必能依託這個最大自貿區重拾增長動能。

至於東盟內部發展程度較為落後的老撾、緬甸和柬埔寨三國,RCEP靈活地給其預留了更長過渡期,來升級相關配套設施,例如柬埔寨就申請將海關申報電子化延長五年。RCEP給這些國家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融入區域經濟機會的同時,也考慮到內部發展差異性而靈活處理條款執行時間,舒緩這三國的升級壓力。

RCEP將帶動越南等新興經濟體進一步騰飛。(美聯社)

將中國塑造成RCEP背後推手和最大贏家的看法,可謂忽視了東盟的付出,也輕視了其政治經濟能量。或許從即將卸任的總統特朗普曾三度缺席東盟峰會就可看出,美國缺乏對這個以發展中國家主導、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經濟共同體予以應有的重視。

中日韓自貿區共贏

除東盟之外,另外顯而易見的受益者即是中國、日本和韓國,因為三方可藉RCEP間接形成「中日韓自貿區」。尤其是對於與中韓均無自貿協定的日本來說,RCEP能大大削減與這兩大貿易夥伴的關稅壁壘,例如,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無關稅商品的比例最終從目前的8%擴大至86%,而面向韓國則從目前的19%擴大至92%。

當然,不少關鍵領域的產品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消除關稅壁壘,但這在長遠來看,該貿易協議能加速整合中日韓供應鏈,使三方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深化經濟合作。而在利益更加高度融合後,三國也有望在維護區域安全穩定上達成更多共識。

早在2002年,中日韓就有建設三方自貿區的構想,但推進過程充滿波折,尤其是在2012年宣布啟動正式談判之後,三國屢屢發生摩擦,例如中日釣魚島爭端、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事件等等,日韓去年還因陳年積怨爆發小規模貿易戰,這導致自貿區談判數次擱淺。

日本趁美國權力交接之時簽署RCEP,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伯傑11月18日會面。(美聯社)

由於日韓是美國長期盟友,更在防衛上依賴後者,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後,自然會不時「從中作梗」,而中日韓三國又常被複雜歷史和民族主義情緒所困,給自貿區的締結增添挑戰。如今,三國終於能依託RCEP間接完成這一歷史任務,不僅為三方經濟注入新的動力,也能使整個東亞地區更具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分量,這毫無疑問是典型的共贏範例。

而本來就與其他所有締約方擁有自貿協議的澳洲和新西蘭,雖然在印度去年正式退出RCEP後,缺少了打開印度市場的大機會,受益似乎不及其他締約方那麼明顯,但簡化的貿易規則還是能給貨物流通帶來便利。另外,對於正在與中國陷入貿易糾紛的澳洲而言,雖然RCEP缺乏爭端解決機制,但兩國還是能透過該組織擁有更多對話機會,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為中澳關係降溫。當然,中澳經貿關係中夾雜了太多政治因素,不是單純的貿易問題,自然也很難單純通過自貿區的框架解決。

區域合作或成主流

誠然,中國將從RCEP中獲益良多,但其他14個締約國亦是如此。歐美媒體從中美競爭的敘事角度出發,給RCEP賦予了過多的象徵意義,他們認為,「中國主導」RCEP,本質上是對抗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而特朗普政府的貿然退出,讓TPP牽制中國的效果大減,而RCEP此刻在美國疫情失控、政權交接混亂之時的高調成功,宛如是中國的大反擊。再加上對於「西方中心論」衰落的固有恐懼,美國在描述太平洋彼岸締結的這一龐大自貿區時語帶不安,也就不難理解了。

RCEP將使締約國進一步加深經濟合作,圖為上海世博展覽館的新西蘭展區。(美聯社)

但從全球化的進程來看,那種類似於「原材料來自澳洲、在美國進行加工、在孟加拉最後組裝」的「超全球化趨勢」正在逐漸退潮,疫情導致跨國物流的煞停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讓各國意識到供應鏈過於分散的壞處。相比之下,RCEP這種區域性的自貿區能提供更加緊湊高效的供應鏈,可能是未來全球化的新面貌。

當然,全球並不會就此「一分為三」,形成北美、歐盟和西太平洋三足鼎立的局面,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合作仍然不可或缺,但也需要逐漸放棄「超全球化」的浪漫想象。因此,美媒在望向RCEP這個龐然大物時候,應要跳出「中國擴張權力」的陳詞濫調,而將區域性自貿區視為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