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267款App 莫迪向全球資本揮舞法律大棒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1月25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消息,以「從事有損印度主權與完整性的活動」為名,繼續以「臨時禁令」方式封禁了43款手機應用程式(App)。

至此,從6月29日以來,印度政府已總共封禁了267款App,這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國企業的產品。環顧新德里的種種政策,莫迪(Narendra Modi)當局的大棒不僅揮向中國,駐紮在印度的全球資本都有可能成為被打擊對象。

有法可依的臨時禁令

在11月25日的「臨時禁令」發布之前,印度當局大批封禁App有兩個重要節點。

一些印度專家曾認為TikTok或有望按經驗解封,但此案的發展還是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1

其一是6月29日,即中印加勒萬河谷夜戰兩週後,當時印度當局封禁了包括TikTok、QQ、微博在內的59種App,印方後又在7月27日封禁了上述59種App的47種改版軟件。

其二是9月2日,即中印兩軍在班公湖南岸對峙後,印方又封禁了包括「絕地求生移動版」在內的118種App。隨着11月25日的新封禁到來,西方觀察家也逐漸得出了一種「印度打擊中國科技企業的行動毫無減弱的迹象」的觀點。

目前,印度《今日印度》、《電線報》、《不滅之光報》、印度報業托拉斯(PTI)等主流媒體大都直接以「封禁中國App」作為新聞賣點報道了封禁事宜。被封禁的全部267種App大多來自中國也是事實。但莫迪當局此舉的內核仍然值得注意:印度的「封禁」有法律保障,新德里向全球資本採取任何措施均「有法可依」。

加勒萬一戰之後,印度國內對「自力更生」的需求隨之呈現:

印度大規模封禁App是根據其2000年制定的《信息技術法》(ITA)第69條A款及2009年制定的《有關阻止公眾獲取信息之程序和保障措施的信息技術規則》(ITR)第9條採取了「緊急措施」。

在印度法律中,ITA第69條A款即確定印度「政府通知任命的」官員可指示任何政府機構「攔截通過計算機資源傳輸的相關信息」,避免網絡信息危害「印度的主權完整、國家安全、外交關係或公共秩序」。

在ITR第9條幫助下,印度官員還可以在48小時內將特定「禁令請求」呈送電子和信息技術部,並在後者認定禁令「滿足必要性、緊急性、合理性」之後,以臨時禁令方式規避投訴聽證會等渠道,起到封禁的實際目的。

不可否認,按ITR第九條第C款規定的實際操作,印方會組織被封禁App的相關企業參加問卷調查,並組織委員會審查其答覆;印方也的確在7月後對第一批涉事企業展開了問卷調查。但印方至今未做答覆,也拿不出涉事企業「損害印度國家安全」的直接證據。

印度執政黨黨主席、已感染新冠的內政部長沙阿(左二)在印度優先等問題上的堅定意見在新德里是一種主流。(美聯社)

考慮到在印度,推翻ITA第69條判決的判例極為罕見,且印方的「審查委員會」在此次風波中也並非中立機構,其組成人員來自政府,與此前確認禁令的官員同氣連聲,因此,印方突然且無先例的臨時禁令恐難被解除。

印度優先的投資限制

環顧近期新德里在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新聞,印方「封禁」267種App可能只是印方嘗試以法律武器加大控制力度的一個環節。

考慮到被封禁的267種App中,新聞聚合、短視頻信息聚合以及社交類佔據多數,這使得相關企業即便逃得印方管制,仍要因為印度工業和內部貿易促進局(DPIIT)針對「數字媒體」的國外直接投資(FDI)新規則付出代價。

美國科技巨頭Google、Facebook等都要注資印度「JIO電信」,但他們也深知印度對外資的限制:

+1

當然,這一新規則的約束對象也不僅僅在中國企業身上,所有在印度的國際資本都因此遭殃。

資料顯示,DPIIT曾在2019年8月29日和10月16日兩次修改了其《外商直接投資綜合政策》中第五章第二節A款中有關FDI在數字媒體中份額的要求。

印方在2019年先規定,經營媒體業務的數字新媒體企業的外資佔比不得超過26%,一年後,這一投資限制又擴展到了新聞聚合類媒體上,其中「新聞聚合」的定義還包括「用戶發布並生成的連接」,很多印度媒體認為,Facebook及Twitter亦將因此被波及。

此外,根據DPIIT在2020年10月發布的新解釋,所有在印經營的「數字媒體」企業還要符合三個條件。即首席執行官(CEO)必須是印度公民,董事會多數董事必須是印度公民,以及外國資方派遣的任何外國僱員都需要取得印度政府的安全許可,印方可以依任何理由撤回許可,並要求資方解僱相關人員。

對此,一些在印度運營的外資「數字媒體」企業已有所不快,其中一些甚至選擇退出。也就在11月24日,美國Buzzfeed集團旗下全資的霍芬頓郵報(Huffpost)印度分公司突然歇業解散,這也是新德里公布其投資規則之後,第一家遭遇影響的知名媒體。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德里當局針對外國企業、資本的法律、政令等武器可能都是基於莫迪「印度優先」原則的體現,它的核心在於新德里能否從國際資本的衝擊下保護民族產業、保護經濟命脈。它業已成為印度對外國數字媒體、數字產業重拳出擊的理由,外國資本亦可擇機抽身,並讓新德里體味「自力更生」的真正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