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死時速 內地恢復經濟策略亟待改變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威脅下,中國經濟已停頓近一個月。儘管從2月18日起,內地政府正式啟動了全面復工,規模以上工業的復工率已超過90%,但遲遲未能刺激民眾的消費意欲,尤其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逾半的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依然面臨生死考驗。
若疫情持續,政府無法有效疏導民眾過度擔憂的情緒,依然只將重點放在工廠復工,忽視刺激民眾消費等需求,那麼大多數服務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個體從業者還能再堅持多久?內地政府加緊復工、恢復經濟的成效又如何呢?
撰文:于子志

在疫情之下,儘管「規模以上」製造業復工率已經接近90%,但是眾多中小服務業、商業企業依然難以恢復經營。(Reuters)

回看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俗稱「沙士」)疫情期間,內地經濟主要依靠製造業、建築業等第二產業,如今,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份額已佔內地GDP近54%,就業人數亦達全國總數的近50%,經濟結構明顯已有重大改變。

然而,在今次疫情中,內地政府卻沿用舊有思維來恢復經濟、復產復工,儘管決心、魄力很大,但依舊懶於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仍然用那一套對待製造業的最簡單、方便的做法,來恢復一個以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體。

關鍵在於刺激需求 恢復消費

自1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百業停頓之初,內地政府已開始通過央行、財政政策釋放更多流動性和提供資金補貼,以助企業抗擊疫情,從而避免核心企業停擺。然而,踏入2月,部份企業因疫情無法開工營業,尤其是服務業面對收入銳減、資金鏈斷裂的困境時,政府還是在用金融、財政工具來為企業輸血,務求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

到2月下旬,即內地政府動員企業全面復工時,儘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周二(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力度,但地方政府大多還是習慣性地在減費降稅和提供貸款上做文章,例如免徵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社會保險費可緩繳最長六個月,免收滯納金;對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需的電、氣、水等,實行「欠費不停供」措施;承租國有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房產的企業,可以減免或減半收取一個月至三個月房租等。

內地政府在恢復經濟、支持復工上不可謂不努力,但努力的方向似乎出了問題。對於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企業來說,當下面對的最核心問題不在資金、原料和經營成本上,而是要恢復銷售,收入現金流,這一切的關鍵便是要啟動消費、恢復需求。假若消費沒有恢復,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賣不出去,即使政府提供再多的貸款、降低再多的利率,企業也不會積極開工,因為勉強開工只會積壓更多產品,增加虧損和負債。

昆明一家餐飲企業復工後啟用史上最嚴衛生標準,實行員工測體溫消毒、填寫外賣安心卡、穿著潔淨服工作等措施,對取餐的外賣小哥也要測量體溫。(中新社)

以影院和餐館為例,政府無論提供多少貸款,只要沒有顧客登門,企業就不會開業。勉強開業只會增加水電和人工等開支,不僅無法增加收入,反而會更快墮入絕境。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警告,在內地忙着復工的同時,需求才是核心邏輯,如果不能有效恢復需求,只會積壓復工生產出來的商品,進一步惡化企業債務,並加劇隱性通脹,為內地經濟帶來更大傷害。

化解時間錯配 發揮組織能力

隨着抗擊疫情形勢好轉,內地政府應當盡快擺脫最初那緊急復工、支援一線物資供給的「戰時」思維,合理評估疫情的實際影響,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和消費心態,並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瞄準關鍵點,化解各種憂慮,從而刺激民眾消費,恢復正常市場需求。

目前,內地大多數產業,尤其是服務業面臨的是「時間錯配」問題—潛在需求被疫情遏制、壓抑,而非本質需求不足。在此次疫情的打擊下,內地整個消費市場陷於停滯,失去了調節能力,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整個「生產—消費—收入—再生產」經濟傳導過程和市場迴圈更被打斷。

企業正在和疫情進行一場「生死時速」的賽跑。可以肯定,一旦度過當前危機,消費必然會隨着疫情恢復,甚至出現補償性爆發。內地最新公布的2019年經濟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增速高達6.9%,餐飲、教育、健康、影院休閒等產業高速發展,是內地經濟的主要增長點。

1月23日,在上海影城、百麗宮等熱門影院前來購票觀影的人數寥寥。圖為影院在醒目位置竪起「已消毒」標牌。(中新社)

以影視院線為例,內地電影票房自2006年以來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長,在201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後,又在2018年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2018年12月,中國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鼓勵影院投資建設,目標是在2020年銀幕數量超過八萬塊。此次疫情不過暫時打斷了這個高速發展的進程,讓影院經營陷入困境,但只要幫助行業渡過暫時的難關,之後的盈利能力和發展依然不可限量。

目前的困難是,如果自然等待疫情消散,整個恢復過程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半年,若政府不提前採取措施,大多數企業或會元氣大傷,無力支撐到疫情消散後的市場大規模爆發。如何解決疫情帶來的「時間錯配」問題,讓企業從目前的困境平穩過渡到半年後的產業爆發,不僅需要企業自身作出調整,更需要政府的協調與支援。

例如,在一些疫情已近於消散的地區,政府可以透過「消費券」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補貼,刺激消費,緩解消費者對疫情的心理擔憂。在疫情尚未退去的地區,政府可以鼓勵企業採取價格補貼的方式,像影視院線便可提前預售下半年場次,以對沖目前的經營困境。這種刺激消費、拉平需求的方式,曾在應對2008年金融海嘯時起到了良好效果。

促進線上線下經濟統籌合作

當然,這不意味着政府需在本就緊張的財政中拿出大筆資金來補貼企業,這種補貼既無法持續,又可能帶來通脹隱患。政府更多只是充當組織者的角色,而在目前內地電商平台、金融體系更為成熟的基礎上,甚至不用政府直接提供財政補貼,只需通過電子記帳和金融產品的方式,就可以實現「消費券」的發放,以及未來電商平台與受益企業之間的分賬。政府起到的更多是種子資金和信用擔保的作用,調集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為其與企業合作搭建平台,並為產業結構的調整指明方向。

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呼和浩特市的電影院暫停營業。圖為市民在橫店電影城門口閱讀停業提示。 (中新社)

同樣以影視院線為例,內地政府可利用此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產業短板,通過財政引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例如將一些原先過分依賴線下銷售的產品和服務轉移到線上,逐步推進內地電視、電影、網絡企業的跨行業合作。

目前,內地的餐飲、家電、電商、快遞行業已經初步實現了這種產業的聯合,但在影視院線、商超、醫療等領域,線上線下依然是兩條平行線,相互競爭,內耗不斷,沒有形成社會合力和有效供給。一方面,民眾不能及時在網上看到製作更精良的電影,不能更廉價地享受實體商超更優良的購物環境,不能享受便捷的線上醫療;另一方面,受平台壟斷、上網費用居高不下的困擾,好的電影難以推廣,實體企業運營成本高企,內地的公立醫院更是人滿為患。內部惡性競爭的結果,最終會阻礙整個產業健康發展,導致產出和供給無法匹配民眾需求。

如果能夠借助此次疫情的契機,促進內地線上線下經濟的統籌合作,顯現經濟的自由切換,不僅將在經濟上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國家安全、危機應對上也可以更遊刃有餘。

其實,內地企業沒有太多奢望,相比於政府在貨幣工具、財政資金上的扶助,企業更希望政府能夠根據它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務實地制定調整政策,發揮出政府在經濟組織和社會動員上的作用。

上文刊載於第20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2日)《疫情下的生死時速 內地恢復經濟策略亟待改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