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過萬畝防護林遭砍伐? 官方通報: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內媒《經濟參考報》日前揭發,地處沙漠邊緣、曾經擁有約2萬畝防護林帶的國營敦煌陽關林場,十餘年來持續遭大面積「剃光頭」式砍伐,僅剩下約5000畝,而砍伐後的林地全部被用作種植耗水量大、需頻繁擾動地表土層的葡萄。
甘肅省陽關林場問題調查組周二(26日)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2000年以來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並指傳媒「2萬多畝林地」說法有出入,陽關林場區域內現有防護林面積為6979畝,其餘1.3萬畝是「林場經營管理面積」。

據《經濟參考報》此前報道,自2000年以來,來自外地的承包戶蜂擁進入陽關林場,大面積租賃林地開發建設葡萄園,擠佔生態林地甚至有全部取代之勢。為阻止防護林與葡萄爭奪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不少葡萄種植者更不惜競相對承包地附近的防護林痛下殺手、斬草除根,製造生態林木假死現像,包括剝掉胡楊樹皮,放火炙烤焚燒樹幹底部等。

曾在陽關林場工作20多年的職工向該報表示,曾親眼看見被成片砍掉的新疆楊、檉柳、胡楊等樹種,老化枯死的「老年樹」和病死樹只佔極少部分。報道又取得兩張由權威部門製作的衛星遙感影像圖片顯示,2000年陽關林場林地防護林面積約為2萬畝;2017年林地面積只有5000畝,葡萄種植面積則達萬畝以上。

報道引述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司建華指,陽關林場的主要功能是防沙固沙,大面積種植葡萄過度消耗水資源,會導致區域生態功能不斷衰退,加劇沙漠化風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何哲表示,陽關林場生態區位極其重要,生態工程一旦遭到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且恢復代價遠遠高於破壞生態所取得的收益,大面積毀林更暴露了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短視行為。

對於上述報道,甘肅省陽關林場問題調查組在26日的通報中指出,經歷年衛星遙感資料比對分析,2000年以來,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情況,未發現砍樹開墾葡萄園地情況。根據最新的衛星遙感數據測算,陽關林場區域內現有防護林面積6979畝。

通報指,傳媒所說的「2萬多畝林地」實際上是林場經營管理面積,「1.3萬畝生態林面積」實際上包括林場喬木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葡萄園地和部分未成林造林地,以及道路、水域、建設用地等林場生產生活用地。

通報續指,2006年林場承包改制時實有葡萄園地面積3304畝。通過衛星遙感資料比對,2006年至2011年間,葡萄園地面積沒有發生變化。2012年,承租林地的敦煌葡萄酒業公司通過殘次林改造,新建葡萄園地400畝。至此,林場實有葡萄園地面積3704畝。2013年以來,葡萄園面積再無增加。

通報又指,調查組現場調查掌握到,陽關林場管理比較粗放,日常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導致傳媒反映的一些問題的發生,包括林木撫育工作不夠規範、林木更新採伐管理不夠到位、水資源節約利用不夠、存在違規承租和協調不力問題等。下一步將繼續嚴格排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壓實整改責任,確保全面整改到位,同時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