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帕病毒│荷蘭研究指尼帕恐引發下一波大流行 台灣稱有應變準備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並未受控之際,荷蘭有非牟利組織發表報告稱,各大藥廠仍未為下一波大流行做好準備,其中提到病死率約為40%至75%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又稱立白病毒),受到關注。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1月31日)表示,台灣有監測國際疫情並進行風險評估,也有相對應的應變準備。

巴西國營Fiocruz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秤了一隻裝在布袋中的蝙蝠的重量,牠是在2020年11月17日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佩德拉布蘭卡州立公園的大西洋森林中捕獲的。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原始或中間宿主,包括尼帕病毒。(AP)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尼帕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是在蝙蝠,過去在其他國家也曾發生疫情,1999年曾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疫情,2011年在孟加拉也有疫情。

尼帕病毒未來是否可能發生大流行?莊人祥表示,這部分很難預料,病毒一直在演進,有時距離造成大流行僅差一小步,但這一小步需要很長時間去累積突變。

莊人祥又表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都有在密切監視尼帕病毒,指揮中心對國際疫情也都會隨時做監測,就像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就算疫情發生在別的國家,但台灣都時時監測並做相關風險評估,一旦有任何狀況,都會做相應的應變。

據早前報道,荷蘭非牟利組織「藥品獲得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行政總裁艾耶(Jayasree K Iyer)稱尼帕病毒可能隨時爆發,她並說下一波大流行將是有抗藥性的。基金會公布的年度研究報告稱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16種傳染病中,有10種是藥廠沒有為之準備的。

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尼帕病毒是1998-1999年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涉及養豬場工人和與豬有密切接觸人士的爆發中首次發現。它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果蝠是病毒的天然宿主。它的感染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呼吸道飛沫、鼻腔分泌物和組織傳播。它也可以通過食用受有病動物污染的食物(例如椰棗)傳播。尼帕病毒感染也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尼帕病毒患者嚴重的話可能出現併發症,如肺炎、癲癇、腦炎、昏迷,甚至死亡。個案病死率約為40%至75%。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綜合報道)